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29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包括浇铸料通路和铸铁成型模块,所述铸铁成型模块固定连接在浇铸料通路的出料端,所述铸铁成型模块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配合模块,所述铸铁成型模块与成型配合模块之间具有用于球墨铸铁成型的铸件成型模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铸件内模座、外仿形座和仿形顶壳之间形成的铸件成型模腔用来进行铸件的浇铸成型,成型的铸件能够在该模具内直接进行冷却与再加热,加热到热处理的所需温度后,直接向铸件外侧熔盐腔、铸件内侧熔盐腔内部投入熔盐,熔盐散入并充满铸件外侧熔盐腔和铸件内侧熔盐腔,达到了让熔盐有效的覆盖住铸件不同区域的效果,无需取出铸件加热后再进行铸件向熔盐内的埋入作业。盐内的埋入作业。盐内的埋入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球墨铸铁可以用来制造负荷较大、受力较复杂的零件,球墨铸铁的铸造加工过程中,球墨铸铁在浇铸成型后会进行铸件的热处理,借助热处理可以改变或影响铸铁的组织及性质,消除铸件应力,来得到具有更高强度、硬度的铸件,球墨铸铁的热处理过程需要在930℃投入熔盐中至少保温3h,然后760℃再次投入熔盐中至少保温3h,铸件直接在浇铸模具中成型,成型冷却开箱后将铸件取出加热,然后再投入熔盐中保温,操作的便利性不足,浇铸模具仅用来进行球墨铸铁铸件的浇铸成型作业,无法让操作人员通过浇铸模具来灵活安全的进行铸件加热作业后的熔盐的投入与保温作业,直接从浇铸模具外向浇铸模具和成型铸件覆盖熔盐,熔盐堆积在浇铸模具上的镂空空间内部和浇铸模具的外侧区域,使得熔盐无法有效的覆盖住球墨铸铁铸件的不同区域,同时浇铸模具的本身厚度也会影响熔盐对铸件的保温作业,从而使得对球墨铸铁铸件的热处理达不到理想效果,会影响球墨铸铁铸件的加工质量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包括浇铸料通路和铸铁成型模块,所述铸铁成型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浇铸料通路的出料端,所述铸铁成型模块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配合模块,所述铸铁成型模块与所述成型配合模块之间具有用于球墨铸铁成型的铸件成型模腔,所述成型配合模块的顶部开放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模块,所述投料模块连通所述铸铁成型模块和所述成型配合模块;所述铸铁成型模块包括第一铸件成型模座、第二铸件成型模座、两个支撑底座和两个铸件内模座,两个所述支撑底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底部和所述第二铸件成型模座底部,两个所述铸件内模座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顶部;所述成型配合模块包括外仿形座、内仿形座、仿形顶壳和仿形内壳,所述内仿形座螺接在所述外仿形座内部,所述外仿形座螺接在所述支撑底座内部,所述仿形内壳螺接在所述内仿形座顶端;所述铸件内模座内侧壁与所述外仿形座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铸件成型模腔,两个所述铸件内模座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内侧壁之间形成铸件外侧熔盐腔,所述外仿形座内侧壁与所述内仿形座外侧壁之间形成铸件内侧熔盐腔。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浇铸料通路,所述第二铸件成型模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另一侧,两个所述铸件内模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内侧和所述第二铸件成型模座内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投料模块包括投料框和料管,所述料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投料框底
部,所述投料框的出料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仿形顶壳顶端,所述料管的出料端卡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顶部,所述料管的出料端连通所述铸件外侧熔盐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和所述第二铸件成型模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连接块,所述顶连接块位于所述铸件内模座的上方,所述铸件内模座的顶端与所述顶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仿形顶壳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仿形内壳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导斗,所述引导斗的顶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仿形顶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封堵盘,所述封堵盘的外径与所述铸件内模座的内径相同,所述封堵盘从所述铸件成型模腔的上方封堵所述铸件成型模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仿形内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组合筒,所述外螺纹组合筒与所述内仿形座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仿形内壳的底端紧贴所述内仿形座的顶端,所述仿形顶壳的底端紧贴所述外仿形座的顶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仿形内壳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的顶部齐平,所述封堵盘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的顶部齐平。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铸铁成型模块和成型配合模块组成的球墨铸铁铸件的加工处理模具,铸件内模座、外仿形座和仿形顶壳之间形成的铸件成型模腔用来进行铸件的浇铸成型,成型的铸件能够在该加工处理模具内直接进行冷却与再加热,加热到热处理的所需温度后,直接向两个铸件内模座与第一铸件成型模座内侧壁和第二铸件成型模座内侧壁之间形成铸件外侧熔盐腔、外仿形座内侧壁与内仿形座外侧壁之间形成铸件内侧熔盐腔内部投入熔盐,熔盐散入并充满铸件外侧熔盐腔和铸件内侧熔盐腔,达到了让熔盐有效的覆盖住铸件不同区域的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加工处理模具本身厚度对熔盐对铸件保温效果的影响,操作人员无需取出铸件加热后再进行铸件向熔盐内的埋入作业,达到了让操作人员灵活安全的完成铸件的浇铸成型、加热和铸件加热作业后的熔盐的投入与保温作业的效果。
[0013]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铸件成型模座与第二铸件成型模座通过螺纹固定件紧固在一起,仿形内壳和仿形顶壳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在外仿形座和内仿形座的上方,内仿形座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在外仿形座内侧,外仿形座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在紧固在一起的两个支撑底座内侧,达到了让操作人员灵活组合铸铁成型模块和成型配合模块的效果,以便操作人员安全有效的进行球墨铸铁铸件的铸造加工,让操作人员能够顺利的进行加工处理后的铸件的取出。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为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中铸铁成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浇铸料通路;2、铸铁成型模块;201、铸件外侧熔盐腔;21、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2、第二铸件成型模座;23、支撑底座;24、铸件内模座;25、顶连接块;3、成型配合模块;301、铸件内侧熔盐腔;31、外仿形座;32、内仿形座;33、仿形顶壳;331、封堵盘;34、仿形内壳;341、引导斗;342、外螺纹组合筒;35、固定板;4、铸件成型模腔;5、投料模块;51、投料框;52、料管。
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机械结构,在以下配合参考图1至图5对结构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7]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包括浇铸料通路1和铸铁成型模块2,铸铁成型模块2固定连接在浇铸料通路1的出料端,铸铁成型模块2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配合模块3,铸铁成型模块2与成型配合模块3之间具有用于球墨铸铁成型的铸件成型模腔4,成型配合模块3的顶部开放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模块5,投料模块5连通铸铁成型模块2和成型配合模块3,铸铁成型模块2包括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第二铸件成型模座22、两个支撑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包括浇铸料通路(1)和铸铁成型模块(2),所述铸铁成型模块(2)固定连接在所述浇铸料通路(1)的出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成型模块(2)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成型配合模块(3),所述铸铁成型模块(2)与所述成型配合模块(3)之间具有用于球墨铸铁成型的铸件成型模腔(4),所述成型配合模块(3)的顶部开放端固定连接有投料模块(5),所述投料模块(5)连通所述铸铁成型模块(2)和所述成型配合模块(3);所述铸铁成型模块(2)包括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第二铸件成型模座(22)、两个支撑底座(23)和两个铸件内模座(24),两个所述支撑底座(2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底部和所述第二铸件成型模座(22)底部,两个所述铸件内模座(24)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23)顶部;所述成型配合模块(3)包括外仿形座(31)、内仿形座(32)、仿形顶壳(33)和仿形内壳(34),所述内仿形座(32)螺接在所述外仿形座(31)内部,所述外仿形座(31)螺接在所述支撑底座(23)内部,所述仿形内壳(34)螺接在所述内仿形座(32)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内模座(24)内侧壁与所述外仿形座(31)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铸件成型模腔(4),两个所述铸件内模座(24)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内侧壁之间形成铸件外侧熔盐腔(201),所述外仿形座(31)内侧壁与所述内仿形座(32)外侧壁之间形成铸件内侧熔盐腔(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铸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固定连接所述浇铸料通路(1),所述第二铸件成型模座(2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另一侧,两个所述铸件内模座(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铸件成型模座(21)内侧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鹏李建波姜静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三和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