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697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6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壳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包括底座和工作台,底座上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开设有空腔,工作台相对的两侧壁呈半圆形,工作台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槽,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下模,下模中间开设有矩形槽口。本技术,当铸模完毕时,上模进行复位,此时下模将失去挤压力,因此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下能够进行复位,下模复位时将能够带动连接杆拉动滑动机构进行复位,下模复位的时候矩形槽口将于固定板进行分离,此时能够进行保证铸模后的壳体能够底部能够进行散热冷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要等待冷却取出的时间,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减震器壳体,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1、车减震器具有缓冲震动的作用,能够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在非常靠近车轮的位置。汽车防滑链一般是由钢链或橡胶链制成,具有防滑的功能,安装需包裹着车轮,常用于北方冰冻天气。

2、经检索cn218425033u公开了一种减震器壳体及其成型装置,该减震器壳体及其成型装置,涉及减震器以及减震器加工的
,减震器壳体上设有让位部,让位部由成型装置冲压而成,成型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用于成型所述让位部的凸模。本申请能够减少汽车上减震器壳体与防滑链的干涉,从而减少减震器和防滑链损坏的可能性。

3、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4、根据上述种减震器壳体及其成型装置,现有的减震器壳体在成型后,需要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分离,让成型的减震器壳体进行冷却,而上述成型后只能上方进行冷却下方无法进行冷却,导致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包括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空腔,所述工作台相对的两侧壁呈半圆形,所述工作台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中间开设有矩形槽口。当铸模完毕时,上模进行复位,此时下模将失去挤压力,因此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下能够进行复位,下模复位时将能够带动连接杆拉动滑动机构进行复位,下模复位的时候矩形槽口将于固定板进行分离,此时能够进行保证铸模后的壳体能够底部能够进行散热冷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要等待冷却取出的时间。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方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由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上模。确定了上模的安装位置,保证了启动液压缸,液压缸能够带动安装板向下移动,安装板向下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上模向下移动,因此能够进行铸模。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矩形槽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滑槽和滑杆,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矩形槽内腔相对的两侧壁,两个所述滑槽相互对称,两个所述滑槽内腔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分别滑动与两个滑槽内。确定了滑动机构的安装位置,保证了上模向下移动的时候,能够挤压下模向下移动,让复位弹簧收缩,因此下模能够带动连接杆带动滑杆向下移动,滑杆能够在滑槽内进行移动,因此能够保证下模向下移动的时候为水平移动。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杆上方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下模底部。保证了上模向下移动的时候,能够挤压下模向下移动,让复位弹簧收缩,因此下模能够带动连接杆带动滑杆向下移动,滑杆能够在滑槽内进行移动,因此能够保证下模向下移动的时候为水平移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矩形槽口相互契合。当下模向下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此时固定板顶端将位于下模底部开设的矩形槽口内,因此能够将矩形槽口进行密封,方便进行铸模。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上方设置有壳体,所述下模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四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工作台内腔。当铸模完毕时,上模进行复位,此时下模将失去挤压力,因此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下能够进行复位,下模复位时将能够带动连接杆拉动滑动机构进行复位,下模复位的时候矩形槽口将于固定板进行分离,此时能够进行保证铸模后的壳体能够底部能够进行散热冷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要等待冷却取出的时间。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当铸模完毕时,上模进行复位,此时下模将失去挤压力,因此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下能够进行复位,下模复位时将能够带动连接杆拉动滑动机构进行复位,下模复位的时候矩形槽口将于固定板进行分离,此时能够进行保证铸模后的壳体能够底部能够进行散热冷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需要等待冷却取出的时间。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包括底座(1)和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上开设有空腔,所述工作台(4)相对的两侧壁呈半圆形,所述工作台(4)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槽(7),所述工作台(4)上方设置有下模(6),所述下模(6)中间开设有矩形槽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2),四个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远离顶板(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底部设置有上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矩形槽(7)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滑槽(14)和滑杆(15),两个所述滑槽(14)分别开设于矩形槽(7)内腔相对的两侧壁,两个所述滑槽(14)相互对称,两个所述滑槽(14)内腔滑动安装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两端分别滑动与两个滑槽(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15)上方中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6),两个所述连接杆(16)远离滑杆(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下模(6)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内腔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与矩形槽口(12)相互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6)上方设置有壳体(5),所述下模(6)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3),四个所述复位弹簧(13)远离壳体(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工作台(4)内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包括底座(1)和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上开设有空腔,所述工作台(4)相对的两侧壁呈半圆形,所述工作台(4)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槽(7),所述工作台(4)上方设置有下模(6),所述下模(6)中间开设有矩形槽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杆(2),四个所述支撑杆(2)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底部中间设置有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远离顶板(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底部设置有上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壳体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矩形槽(7)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滑动机构,两个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滑槽(14)和滑杆(15),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鹏李建波姜静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三和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