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35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涉及气门生产技术领域;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下料箱,所述下料箱内部设有定量下料装置,所述下料箱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下料箱出口处开设有呈圆形的放置槽,所述底板下表面靠近放置槽设有定量推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驱动轴、摆动板、摆动杆、转板等结构,使得转板形成间歇转动,转板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同皮带间歇转动,皮带随着第二转轴发生间歇移动,使得推块、推杆和移动板带动连接杆和推板将间歇且等量的推动放置槽内的气门杆进行移动,设置一个第二电机配合机械结构实现对气门杆进行等量的切割操作,减少对电器设备的安装,降低后续维修的成本。后续维修的成本。后续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生产
,具体为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

技术介绍

[0002]气门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部件。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
[0003]申请号:“CN201320651041.8”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属于发动机零部件,特别是内燃发动机进排气气门。该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包括气门杆部、气门头部、气门杆部的锁夹槽以及气门头部的盘锥面,其特征是:在气门盘锥面上堆焊有铁基合金层,气门整个外表面包括盘锥面上有氮化层,由于铁原子是可以与碳、氮原子相结合,经液体软氮化后,在盘锥面铁基合金层上面就会和气门外表面其他部位同样形成一层氮化层,氮化层厚度在0.02mm以上。钴基或镍基合金表层硬度范围在HV360

480,铁基合金氮化后表层硬度可达到HV600

700,硬度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耐磨性,完全满足了发动机的工况要求;通过添加铁原子与碳、氮原子相结合的,经液体软氮化后,在盘锥面铁基合金层上面就会和气门外表面其他部位同样形成一层氮化层;
[0004]一般气门在制造是需要进行人工上料,随后进行等量切断操作,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等量切断时往往采用夹持气缸夹持,随后在通过推动气缸进行推动,每次移动等量的距离进行切割,在后续维修时,维修成本也会增加,同时在进行进料时,工作人员手动长时间手动上料的话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在进行等量切断时需要配合使用多个电子原件进行操作,后续操作维修时成本增加和通过人工下料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包括下料箱,所述下料箱内部设有定量下料装置,所述下料箱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下料箱出口处开设有呈圆形的放置槽,所述底板下表面靠近放置槽设有定量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两侧设有切割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定量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位于第二卡块上方且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呈对角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卡块同第二卡块位于下料箱内一端呈楔形,方便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将相邻的气门杆分离,所述第一卡块同第二卡块位于下料箱外壁一端固定设有对向设置的齿板,两个所述齿板间共同啮合设有齿轮,齿轮驱动齿板进行移动,首先将第一卡块向下料箱内壁移动,第二卡块向下料向外壁移动,使得最初落入在第二卡块上的气门杆将通过下料箱出料口落到放置槽内,第一卡块将对相邻的气门
杆挡住,使得上方气门杆不会下落,当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位置发生变换时,使得气门杆可逐个下料,所述齿轮中心处固定设有第一转轴,所述下料箱靠近齿轮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通过设置第一电机正反启动,通过齿轮和齿板使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间不停变换在下料箱内的位置,使得气门杆可逐个下料。
[0008]优选地,所述下料箱进料口处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间隔设置的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开设有呈弧形的摆放槽,间隔设置的放置块内,使得气门杆可等间距的进入到下料箱内,放置块上设有呈弧形的摆放槽,可保证气门杆在输送时不会发生掉落。
[0009]优选地,定量推动装置包括呈U型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凹面处转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间传动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外侧设有连接端呈柔性的推块,使得推块可随着皮带绕过一个第二转轴,所述推块远离皮带一端固定设有推杆,所述皮带上方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两端共同开设有相通的活动槽,所述推杆活动插设在活动槽的一端,推杆在随着推块绕过第二转轴时,推杆将从活动槽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得推杆再随着推块移动时,将推动移动板返回原位,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设有形状与放置槽相吻合的推板,所述放置槽下端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同推板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下方靠近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下表面,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靠近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转板,所述转板上开设有环形分布的推槽,所述第二支架靠近第二转轴转动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端固定设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杆端部固定设有活动插设在推槽内的摆动杆,驱动轴带动摆动板和摆动杆进行转动,摆动杆转动时将插设在转板上开设的推槽内,摆动杆将推动转板进行转动,当摆动杆不停进行转动时将从一个推槽脱离插入下一个推槽,在摆动杆脱离转板这段时间内,转板将不会发生转动,直至摆动杆插设在推槽内推动转板,使得转板形成间歇转动,转板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同皮带间歇转动,皮带一侧设置的推块将通过推杆推动移动板间歇等量的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通过连接杆和推板将间歇且等量的推动放置槽内的气门杆进行移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下表面靠近驱动轴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上,第二电机可提供足够的动力带动驱动轴进行转动。
[0011]优选地,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呈倒U型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凹面侧滑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表面设有切割轮,所述切割轮一侧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内可设置私服电机等驱动装置带动切割轮高速转动,对从压板内伸出的气门杆进行切割,所述第三支架上端面向活动板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上,气缸可推动活动板使得切割轮与气门杆进行接触,对其进行切割。
[0012]优选地,所述底板外壁相对两侧靠近切割轮固定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放置槽相通的限位孔,压板可对气门杆进行端部进行限位按压,避免切割时整体翘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驱动轴、摆动板、摆动杆、转板等结构,使得转板形成间歇转动,转板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同皮带间歇转动,皮带随着第二转轴发生间歇移动,推块随着皮带将通过推杆推动移动板间歇等量的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通过连接杆和推板将间歇且等量的推动放置槽内的气门杆进行移动,放置槽内的气门杆将通
过压板上开设的限位孔移动到切割轮下方被切割,通过设置一个第二电机配合机械结构实现对气门杆进行等量的切割操作,减少对电器设备的安装,降低后续维修的成本;
[0015]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齿轮和齿板驱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可依次插设在下料箱内,通过正反启第一电机,使得气门杆可逐个依次下料,只需工作人员将气门杆放置在输送带上的放置块上,后续可自动进行下料,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包括下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内部设有定量下料装置,所述下料箱(1)下方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表面靠近下料箱(1)出口处开设有呈圆形的放置槽(21),所述底板(2)下表面靠近放置槽(21)设有定量推动装置,所述底板(2)两侧设有切割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卡块(11)和第二卡块(12),所述第一卡块(11)位于第二卡块(12)上方且第一卡块(11)与第二卡块(12)呈对角分布设置,所述第一卡块(11)同第二卡块(12)位于下料箱(1)外壁一端固定设有对向设置的齿板(13),两个所述齿板(13)间共同啮合设有齿轮(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5)中心处固定设有第一转轴(14),所述下料箱(1)靠近齿轮(15)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14)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11)同第二卡块(12)位于下料箱(1)内一端呈楔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进料口处设有输送带(17),所述输送带(17)上设有间隔设置的放置块(18),所述放置块(18)上开设有呈弧形的摆放槽(19)。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锥面堆焊合金并在合金层上保留氮化层的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推动装置包括呈U型的第一支架(24),所述第一支架(24)凹面处转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转轴(25),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5)间传动套设有皮带(26),所述皮带(26)外侧设有连接端呈柔性的推块(27),所述推块(27)远离皮带(26)一端固定设有推杆(28),所述皮带(2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贵李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耐气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