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61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分解室、SCR触媒反应器、热交换回收单元、尿素溶液供给单元,分解室的输出端与SCR触媒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SCR触媒反应器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回收单元连接,还包括:压缩空气供给装置;输出端与分解室连接的气液混合单元,尿素溶液供给单元与气液混合单元连接,压缩空气供给装置与气液混合单元连接以向气液混合单元提供压缩空气,尿素溶液供给单元输出的尿素溶液进入到气液混合单元中之后,被气液混合单元打散成液滴,这些液滴与输入到气液混合单元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通过气液混合单元输出到分解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尿素介质更加均匀地分配到分解室内。明能使尿素介质更加均匀地分配到分解室内。明能使尿素介质更加均匀地分配到分解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填埋后,在填埋场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由于填埋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填埋气燃烧时与常规的天然气不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填埋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因此,目前的填埋气多使用于火力发电。
[0003]使用填埋气进行火力发电时,填埋气燃烧后会产生废气,废气的温度通常在500℃以上,为了对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早期对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的做法是,将废气通过管道引向余热锅炉,通过废气对余热锅炉进行加热,使余热锅炉中的水温升高,产生热水或蒸汽,废气对余热锅炉加热后排放到大气中。
[0004]对于上述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后最终会排入到大气中,但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采用SCR工艺对废气进行脱硝处理,SCR工艺主要分为氨法SCR和尿素法SCR两种。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氨对NO
X
的还原功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
X
(主要是NO)还原为对大气没有多少影响的N2和水。还原剂为NH3,其不同点则是在尿素法SCR中,先利用一种设备将尿素转化为氨基产物之后输送至SCR触媒反应器,转换的方法为将尿素溶液注入一分解室中,此分解室提供尿素分解所需之混合时间,驻留时间及温度,由分解室出来之氨基产物即成为SCR的还原剂通过触媒实施化学反应后生成氨及水。
[0005]上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6](1),在尿素法SCR中,仅通过泵将尿素溶液注入到分解室中,尿素溶液输出到分解室内的形态为连续的液相形态,尿素溶液在与高温的废气进行混合时,只能与一部分废气混合,另一部分废气未与尿素溶液反应直接流向SCR触媒反应器,导致SCR触媒反应器无法对废气进行处理。
[0007](2),由于废气中携带有粉尘,废气在通过SCR触媒反应器处理时,SCR触媒反应器类似于蜂窝结构,粉尘容易将SCR触媒反应器堵塞。
[0008](3),在尿素法SCR中,仅仅是向处理之前的废气喷淋尿素溶液,由于SCR触媒反应器的反应温度通常为350至400℃,因此,将500℃以上的废气降低至SCR触媒反应器需要的反应温度,需要大量的尿素溶液,不利成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本专利技术能使尿素介质更加均匀地分配到分解室内。
[0010]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分解室、SCR触媒反应器、热交换回收单元、尿素溶液供给单元,分解室的输出端与SCR触媒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SCR触媒反应器的输出
端与热交换回收单元连接,还包括:
[0012]压缩空气供给装置;
[0013]输出端与分解室连接的气液混合单元,尿素溶液供给单元与气液混合单元连接,压缩空气供给装置与气液混合单元连接以向气液混合单元提供压缩空气,尿素溶液供给单元输出的尿素溶液进入到气液混合单元中之后,被气液混合单元打散成液滴,这些液滴与输入到气液混合单元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通过气液混合单元输出到分解室内。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通过气液混合单元将尿素溶液的液体流打散成微小的液滴,这些液滴在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能更加均匀地分散在压缩空气中,另外,液滴受压缩空气的冲击,能使液滴进一步地获得分解,以体态更小,进一步优化气液混合物的均匀度,气液混合物进入到分解室中之后,由于压力获得释放而迅速在分解室内扩散,高温废气与气液混合物均匀地形成混合,从而使流入到分解室内的高温废气均能与气液混合物发生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能使尿素介质均匀地分配到分解室内,与废气充分且均匀地反应。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第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的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第二阀门组件的放大图。
[0018]图4为第一种气液混合单元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气液混合单元隐藏了一部分零件后的立体图。
[0020]图6为SCR触媒反应器与移动式吹扫装置配合的示意图。
[0021]图7为图6中的轴密封冷却组件的放大图。
[0022]图8为第二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9为图8中的输送组件与水箱配合的示意图。
[0024]图10为第二种气液混合单元的示意图。
[0025]附图中的标记:
[0026]分解室1,SCR触媒反应器2,第一壳体2a,SCR触媒反应单元2b,热交换回收单元3,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气液混合单元6,伸缩管道7,移动式吹扫装置8,压差传感器9;
[0027]水箱10,输送组件11,混流管12,过滤器13,水泵14,第一球阀15,流量变送器16,第一止回阀17,第二球阀18以及第三球阀19,第一调节阀20,第二止回阀21,第四球阀22,第二调节阀23,第四止回阀24,第八球阀25;
[0028]储气罐50,第五球阀51,第二过滤器52,减压阀53,第三止回阀54,第六球阀55,第三调节阀56,第七球阀57;
[0029]混合部件60,混合腔体60a,第一装配孔60b,第二装配孔60c,分配组件61,转轴62,分散叶片63,马达64,第一分配部件65,第一分配腔体65a,第一安装孔65b,第一导流管66,第二分配部件67,第二导流管68;
[0030]导轨80,吹灰管81,主管道82,驱动器83,传动机构84,丝杆传动机构84a,支撑组件84b,套筒85,第一径向孔85a,第二径向孔85b,第一管接头86,第二管接头87,支承部件88,
密封部件89,外挡环90,内挡环91;
[0031]过滤器A,第一阀门组件B,第二阀门组件C,轴密封冷却组件D。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分解室1、SCR触媒反应器2、热交换回收单元3、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气液混合单元6,下面分别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35]如图1所示,分解室1在高温废气的作用下将尿素溶液转换为氨基产物,以供SCR触媒反应器2处理废气过程用使用,这部分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废气产自于火力发电机组,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因此,在火力发电机组与分解室1之间配置了一个过滤粉尘的过滤器A,从火力发电机组输出的废气的温度为500℃以上,因此,过滤器A优先采用耐高温多管旋风除尘器组件,这种除尘组件属于现有技术,其内部花瓣式旋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分解室(1)、SCR触媒反应器(2)、热交换回收单元(3)、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分解室(1)的输出端与SCR触媒反应器(2)的输入端连接,SCR触媒反应器(2)的输出端与热交换回收单元(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输出端与分解室(1)连接的气液混合单元(6),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与气液混合单元(6)连接,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与气液混合单元(6)连接以向气液混合单元(6)提供压缩空气,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输出的尿素溶液进入到气液混合单元(6)中之后,被气液混合单元(6)打散成液滴,这些液滴与输入到气液混合单元(6)内的压缩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通过气液混合单元(6)输出到分解室(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单元(6)包括:具有混合腔体(60a)的混合部件(60),混合部件(60)的周面上设有与混合腔体(60a)连通的第一装配孔(60b)以及第二装配孔(60c),第一装配孔(60b)与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的输出端配合,第二装配孔(60c)与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的输出端配合;分配组件(61),混合部件(60)的输出端与分配组件(61)连接;转轴(62),转轴(62)可转动地安装在混合部件(60)上;分散叶片(63),分散叶片(63)与转轴(62)连接,分散叶片(63)分别与第一装配孔(60b)以及第二装配孔(60c)的输出口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单元(6)包括:具有混合腔体(60a)的混合部件(60),混合部件(60)的周面上设有与混合腔体(60a)连通的第一装配孔(60b)以及第二装配孔(60c),第一装配孔(60b)与尿素溶液供给单元(4)的输出端配合,第二装配孔(60c)与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的输出端配合;分配组件(61),混合部件(60)的输出端与分配组件(61)连接;转轴(62),转轴(62)可转动地安装在混合部件(60)上;与转轴(62)连接的分散叶片(63),分散叶片(63)与第一装配孔(60b)的输出口对应;马达(64),马达(64)与转轴(6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填埋气发电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孔(60b)与第二装配孔(60c)错开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填埋气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三飞朱建强顾高川陆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微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