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0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包括:向虫库送风的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布置在虫库的一侧;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空气输入单元;对空气提供动力的风机单元,风机单元与空气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空气降低至露点温度的降温除湿单元,降温除湿单元位于风机单元的下游;对降低至露点温度的空气进行升温的升温单元,升温单元位于降温除湿单元的下游;气流引导室,降温除湿单元和升温单元均位于气流引导室内,气流引导室的一端与风机单元配合,风机单元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养虫车间内的温度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确保虫子正常生长。以确保虫子正常生长。以确保虫子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餐厨废弃物再生利用养虫的虫库,通常每个虫库长为33米,宽为5米,高为4.8米,每个虫库沿横向布置28列,每列十二层,共计336个抽屉。每个抽屉长2.1米,宽0.9米,层间距30cm。每个抽屉初始投入虫卵和餐厨固渣后七天可以出成虫,每天大约换三层抽屉进库约5吨,出库约2吨,虫子消耗及固渣自身发酵消耗约3吨。
[0003]由于固渣发酵放热、虫子蠕动摩擦生产热等造成抽屉温度约50℃

60℃,虫库目前采用自然通风,室温和外界大气温基本一致。由于夏季气温高,抽屉散热不畅,抽屉温度过高造成固渣发酵过快,温度超出养虫最佳温度,最终导致抽屉成虫个头和重量明显低于其他季节。
[0004]另外,由于虫库内会产生氨气,氨气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的氨气,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惊厥、抽搐、嗜睡和昏迷。在极高浓度的氨气中吸入会导致心脏骤停,呼吸停止。
[0005]此外,根据现场人员反馈,如果虫库内气流过快会导致固渣快速风化而不能充分被虫子利用吸收。
[0006]综上所述,如何调节虫库内的空气及其温度是当前所需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本技术可以对养虫车间内的温度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确保虫子正常生长。
[0008]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包括
[0010]向虫库送风的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布置在虫库的一侧;
[0011]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
[0012]空气输入单元;
[0013]对空气提供动力的风机单元,风机单元与空气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0014]对空气降低至露点温度的降温除湿单元,降温除湿单元位于风机单元的下游;
[0015]对降低至露点温度的空气进行升温的升温单元,升温单元位于降温除湿单元的下游;
[0016]气流引导室,降温除湿单元和升温单元均位于气流引导室内,气流引导室的一端与风机单元配合,风机单元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配合。
[0017]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先通过降温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使空气的温度获得控制,而且采用升温单元对空气进行升温,使空气的温度提升至适宜虫子
生长温度,而后通过送风管道送往每个虫库,由于提供给每个虫库的适宜于虫子生长温度的空气是持续的,因此,可以使虫库内的温度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从而避免了因温度过高导致的虫子个头小的问题。
[0018]本技术在以降低虫库温度为目标,同时兼顾了虫库湿度,臭气不外溢,室内气体流速,固渣发酵等因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的主视图。
[0020]图2为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的后视图。
[0021]图3为第一种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二种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的标记:
[0024]空调装置A,虫库B,风机单元1,降温除湿单元2,升温单元3,气流引导室4,送风主管道5,第一分管道6,第二分管道7,第一过滤器8,第二过滤器9,灭菌灯10,加湿器11,消声器12,防火阀13,输入管道14,弯曲部14a,过滤网15,预热器16,空气采集箱17,抽风管道18,均流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包括送风管道、空调装置A,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送风管道向虫库B送风,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布置在虫库B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送风管道包括送风主管道5、第一分管道6、第二分管道7,送风主管道5沿着虫库B的横向延伸,送风主管道5上设有多个输出口,输出口位于送风主管道5的周面上,送风主管道5上的输出口与虫库B的列数对应,例如,虫库B的列数为28列,那么输出口为28个,每一个输出口对应虫库B的一列。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分管道6和第二分管道7沿着虫库B的竖向(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分管道6的一端与送风主管道5上的输出口连接,第二分管道7的一端与送风主管道5上的输出口连接,第一分管道6与第二分管道7沿着送风主管道5的轴向交替布置,第一分管道6的另一端与第二分管道7的另一端不在同一高度位置。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分管道6和第二分管道7按上述结构布置的优点在于,由于虫库B的每一列的高为4.8米,由于第一分管道6和第二分管道7呈一高一低的状态布置,这样有利于出风均匀,使虫库B的第一列能均匀受风。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空调装置A包括空气输入单元、风机单元1、降温除湿单元2、升温单元3、气流引导室4,下面对空调装置A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空气输入单元包括输入管道14、过滤网15、预热器16,输入管道14的输入端设有弯曲部14a,输入管道14的输出端与风机单元1配合,过滤网15安装有弯曲部14a内,本实施例中,过滤网15用于过滤飞虫、老鼠或者空气中的大颗粒物等,在设置了弯曲部14a后,输入管道14的入口朝下,输入管道14的入口距离地面至少500mm,输入管道14入
口的轴向与水平线形成40度的夹角,这样可以降低飞虫、老鼠等进入到输入管道14内的机率。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预热器16位于输入管道14内,预热器16在低温时预热空气以保护空调装置的,预热器16位于过滤网15的下游。预热器16优先采用电加热器,例如预热器16由电加热管以及热交换翅片组成,热交换翅片套在电加热管上,电加热管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翅片上,当空气通过电加热器时,与热交换翅片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空气的温度获得提升。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在冬季室外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例如零下5℃甚至往下,如果前述低温空气穿过空调装置A,则会触发空调装置A的防冻报警装置,导致空调装置A停机自我保护,否则空调装置A中的降温除湿单元2和升温单元3会被冻坏。在设置预热器16之后,对前述的低温空气进行加热后,使低温空气的温度上升后进入到空调装置A内部,在低气温的条件下既能使空调装置A工作,又能避免损坏降温除湿单元2和升温单元3。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风机单元1对空气提供动力,风机单元1与空气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风机单元1的作用下,使空气通过输入管道14后并流向气流引导室4。
[0035]如图1至图3所示,降温除湿单元2将空气降低至露点温度,降温除湿单元2位于风机单元1的下游;降温除湿单元2将空气温度降低至11.9℃,在降温过程中,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湿度,避免湿度过大的空气流入到养虫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向虫库送风的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布置在虫库的一侧;空调装置(A),该空调装置(A)包括:空气输入单元;对空气提供动力的风机单元(1),风机单元(1)与空气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空气降低至露点温度的降温除湿单元(2),降温除湿单元(2)位于风机单元(1)的下游;对降低至露点温度的空气进行升温的升温单元(3),升温单元(3)位于降温除湿单元(2)的下游;气流引导室(4),降温除湿单元(2)和升温单元(3)均位于气流引导室(4)内,气流引导室(4)的一端与风机单元(1)配合,风机单元(1)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送风管道包括:送风主管道(5),送风主管道(5)沿着虫库的横向延伸,送风主管道(5)上设有多个输出口;第一分管道(6),第一分管道(6)的一端与送风主管道(5)上的输出口连接;第二分管道(7),第二分管道(7)的一端与送风主管道(5)上的输出口连接;第一分管道(6)与第二分管道(7)沿着送风主管道(5)的轴向交替布置,第一分管道(6)的另一端与第二分管道(7)的另一端不在同一高度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装置(A)还包括:对空气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器(8),第一过滤器(8)与风机单元(1)配合且位于风机单元(1)的下游;对空气进行过滤的第二过滤器(9),第二过滤器(9)位于第一过滤器(8)的下游以及降温除湿单元(2)的上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虫室通风空调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装置(A)还包括设置在气流引导室(4)内的灭菌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斌徐萧云周丹顾高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微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