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222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水泵单元的一端连接,第一水泵单元的另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输入端连接,冷却塔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冷却塔还通过第二水泵单元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供能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第三水泵单元,第三水泵单元的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第三水泵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下游降温钛液中的热能供给上游钛液结晶过程中的驱动介质,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转用
,具体涉及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路线。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0003]钛白粉的生产流程包括:磨矿、酸解、澄清、结晶、精滤、浓缩、水解、冷却等过程,其中结晶过程是将45

50℃的钛液的温度降低至15

23℃,温度降低后的钛液会形成晶体,冷却过程是将95至110℃的钛液的温度降低至75℃。
[0004]现有技术中,钛液在结晶过程中,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一侧连接,换热器另一侧则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与冷却塔连接,工作时,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制出冷水,该冷却水流动到换热器与送入到换热器中的钛液进行热交换,钛液温度获得降低,冷水温度升高后回流到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中,冷却塔将回流的冷水的温度带走,从而使冷水保持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工作范围内,如此循环。
[0005]对于上述对钛液进行结晶的结构,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时需要热源进行驱动,目前的热源采用的是外购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如果持续地运行,则需要持续地向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输入蒸汽,因此,生产成本较高。而在后续的冷却过程中,又将钛液中的热能排走了,显然,又对热能形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本技术将下游降温钛液中的热能供给上游钛液结晶过程中的驱动介质,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0007]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第一换热器、第一水泵单元、冷却塔、第二水泵单元,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水泵单元的一端连接,第一水泵单元的另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输入端连接,冷却塔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冷却塔还通过第二水泵单元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还包括:
[0009]用于将冷却的钛液的热能提供给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供能单元,供能单元包括:
[0010]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
[0011]第三水泵单元,第三水泵单元的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连接,第三水泵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2]本技术中,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95

110℃的钛液,通过第三水泵单元使用于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的驱动介质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与第
二换热器6之间循环流动,因此,当驱动介质输入到第二换热器内部之间,与95

110℃的钛液进行热交换,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驱动介质的温度上升至80℃,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钛液的温度降低至75℃,由此可见,本技术将下游工序中高温的钛液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提供给上游的驱动介质,使驱动介质的温度获得升高,从而驱动上游工序结晶过程中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不但避免了外购蒸汽作为动力源,降低了生产的成本,而且还避免了热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的示意图。
[0014]图2为第一水泵单元的放大图。
[0015]图3为第二水泵单元的放大图。
[0016]图4为第三水泵单元的放大图。
[0017]附图中的标记:
[0018]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第一换热器2,第一水泵单元3,第一过滤器30,第一水泵31,第一止回阀32,第一蝶阀33,冷却塔4,第二水泵单元5,第二换热器6,第二过滤器50,第二水泵51,第二止回阀52,第二蝶阀53,第二压力表54,第三水泵单元7,第三过滤器70,第三水泵71,第三止回阀72,第三蝶阀73,第三压力表74,蝶阀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第一换热器2、第一水泵单元3、冷却塔4、第二水泵单元5、供能单元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是一种常规设备,属于现有技术,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赘述。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输入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水泵单元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2优先采用盘管换热器。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45

50℃的钛液,45

50℃的钛液在流过第一换热器2后温度被降低,从而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钛液的温度为15

23℃,钛液在15

23℃的温度下可以析出晶体。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水泵单元3的另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水泵单元3使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产生的冷水在第一换热器2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与冷水与45

50℃的钛液在第一换热器2内进行热交换。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泵单元3包括至少一路第一水泵组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泵组件的路数为两路且并联,其中一种工作时,另一路备用。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水泵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30、第一水泵31、第一止回阀32、第一蝶阀33,第一过滤器30优先采用Y型过滤器,第一过滤器30的一端与第一水泵31的一端连接,第一止回阀32的一端与第一水泵3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水泵31的另一端以及第一
止回阀3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蝶阀33。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水泵组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压力表34,在第一过滤器30和/或第一止回阀3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力表34。第一压力表34用于检测第一水泵组件上的压力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
[0028]如图1所示,冷却塔4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连接,冷却塔4还通过第二水泵单元5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连接,本实施例中,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输出的冷水的温度为7℃,经过热交换后,冷水的温度上升至18℃,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水泵单元5和冷却塔4的作用,使冷水的温度降低至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工作范围内。
[0029]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水泵单元5包括至少一路第二水泵组件,本实施例中,第二水泵组件的路数为两路且并联,其中一路工作时,另一路备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第一换热器(2)、第一水泵单元(3)、冷却塔(4)、第二水泵单元(5),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输入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水泵单元(3)的一端连接,第一水泵单元(3)的另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输入端连接,冷却塔(4)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连接,冷却塔(4)还通过第二水泵单元(5)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冷却的钛液的热能提供给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的供能单元,供能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6)的第一输出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连接;第三水泵单元(7),第三水泵单元(7)的一端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连接,第三水泵单元(7)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生产冷却余热供给钛白粉结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为盘管换热器。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强韩三飞顾高川陆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微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