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益嵩专利>正文

LED芯片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273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芯片驱动电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LED芯片提供高效率的直流到直流转换的同时,也为LED芯片提供完善的保护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ED芯片驱动电路,顺序连接有驱动IC和LED芯片,所述驱动IC和LED芯片之间连接有温度过高保护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当LED芯片的工作温度升高时,温度过高保护电路中负温型温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使驱动IC的比较器输入端电压升高,输出功率下降,反之温度低时,输出功率加大,起到恒温保护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手电筒或其他便携式照明用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LED照明电路,特别是一种大功率LED芯片的驱动和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照明技术以其应用灵活、绿色环保、超长寿命、调节方便和节能等诸多优点已进入实用化时期。对于大功率LED照明驱动电路,现有技术中除直流到直流的转换外,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功能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芯片驱动电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LED芯片提供高效率的直流到直流转换的同时,也为LED芯片提供完善的保护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ED芯片驱动电路,顺序连接有驱动IC和LED芯片,所述驱动IC和LED芯片之间连接有温度过高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IC前接有锂电池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IC和LED芯片之间还连接有变光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整个电路的前端连接有直流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IC为升压驱动管理IC,其1脚接地,2脚经第四电容接地,3脚经第五电容接地,5脚接第一二极管负极,6脚经第七电阻接LED芯片负极,7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八电阻接地,漏极经第一电感接电源正极,漏极同时经第一二极管接LED芯片的负极,驱动IC的8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一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极,负极接地,第二电容的正极接第一二极管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本专利技术的温度过高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LED芯片正极和驱动IC6脚之间的、相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保护IC,其4脚接驱动IC的4脚,1脚经第三电阻接地,2脚经第一电阻接电源正极,3脚接地,2脚和3脚之间串接第三电容;变光控制电路的第五电阻一端接驱动IC的6脚,另一端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LED芯片负极和第九电阻一端的连接点,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接第十电阻一端和第十一电阻一端的连接点,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经调光开关接电源正极,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直流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的第二电阻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经反接的第二二极管接地,同时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漏极接输入电源负极。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场效应管选用Si2302,第一二极管选用1N5817,第二二极管选用1N4148,升压驱动管理IC选用S-8340,锂电池保护IC选用S8241,第一、第二电容选用100μ/10V,第三、第四和第五电容选用0.1μ,第一电感选用22μH,第一电阻选用470Ω,第二、第三电阻选用1K,第四电阻选用24K,第五电阻选用55K,第六电阻选用NTC10K,第七电阻选用7.5K,第八、第九电阻选用0.25Ω,第十电阻选用10K,第十一电阻选用100K。本专利技术的驱动IC为降压驱动管理IC,其2脚接地,3脚经第七电阻接LED芯片负极,5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4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经第一电感接LED芯片的负极,漏极同时接第一二极管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电容的正极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负极接地,第二电容的正极接第一电感接与LED芯片正极之间连接点,负极接地。本专利技术的温度过高保护电路包括连接在LED芯片正极和驱动IC3脚之间的、相串联的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保护IC,其4脚接驱动IC的1脚,1脚经第三电阻接地,2脚经第一电阻接第一、第二效应管的源极,3脚接地,2脚和3脚之间串接第三电容;变光控制电路的第五电阻一端接驱动IC的3脚,另一端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LED芯片负极和第九电阻一端的连接点,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接第十电阻一端和第十一电阻一端的连接点,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经调光开关、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接电源正极,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直流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的第二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同时经正向的第二二极管接电源正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接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接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场效应管选用IRF7328,第三场效应管选用Si2302,第一二极管选用1N5817,第二二极管选用1N4148,降压驱动管理IC选用S-8520,锂电池保护IC选用S8241,第一、第二电容选用100μ/10V,第三电容选用0.1μ,第一电感选用22μH,第一电阻选用470Ω,第二、第三电阻选用1K,第四电阻选用1K,第五电阻选用55K,第六电阻选用NTC10K,第七电阻选用7.5K,第九电阻选用0.25Ω,第十电阻选用10K,第十一电阻选用100K。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IC和LED芯片之间连接有温度过高保护电路,当LED芯片的工作温度升高时,温度过高保护电路中负温型温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使驱动IC的比较器输入端电压升高,输出功率下降,反之温度低时,输出功率加大,起到恒温保护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手电筒或其他便携式照明用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LED芯片驱动电路电源与LED芯片之间顺序连接有直流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锂电池保护电路、驱动IC、并联的温度过高保护电路和变光控制电路。直流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的功能是在直流电源,即电池输入极性反接时提供保护。锂电池保护电路只有在采用可多次重复充电锂离子Li-ion电池时才使用,当输入电源电压低至2.3V左右时,它的输出控制端DOUT输出一个低电平把驱动ICU2的4脚(ON/OFF)拉低,驱动IC U2的4脚是电源开关信号输入端常态为高电平。温度过高保护电路在LED芯片工作过热时,能自动调低输出功率。变光控制电路为LED芯片的变光电路,每增加一个变光控制电路,就可增加一个调光档位。直流电源极性反接保护电路的第一触头J1为电源输入正极,第二触头J2为电源输入负极,第二触头J2通过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D把负电连接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直接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经第二电阻R2接第一触头J1,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负极接在第二电阻R2和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之间。锂电池保护电路包括锂电池保护IC U1,它的2脚VDD极通过第一电阻R1直接接到电源正极,它的3脚VSS极接地,它的1脚VM调节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2脚和3脚之间串接第三电容C3,它的4脚DOUT信号输出脚连接到驱动IC U2的第4脚,驱动IC U2的第4脚是电源输入控制脚。驱动IC U2为升压型驱动管理IC,它与第一电感L1、第二场效应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八电阻R8组成一个升压型开关电源电路。驱动IC U2的1脚接地,2脚经第四电容C4接地,3脚经第五电容C5接地,5脚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LED芯片的负极之间接点,6脚经第七电阻R7接LED芯片负极,7脚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经第八电阻R8接地,漏极D经第一电感L1接电源正极,漏极D同时经第一二极管D1接LED芯片的负极,驱动IC U2的8脚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第一电容C1的正极接电源正极,负极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芯片驱动电路,顺序连接有驱动IC和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IC和LED芯片之间连接有温度过高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益嵩
申请(专利权)人:赖益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