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32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本实用可应用到纱线的编织拉挤成型的制作工艺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模具包括了树脂浸渍模段和塑形模段,其中树脂浸渍模段中设置有树脂浸渍腔,可与注脂组件配合对芯模实现注胶处理,塑形模段对注胶处理后的芯模进行加热塑形处理,整个过程为封闭式的注胶方式,更加节省材料和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还设置了回收容器用于回收因注胶压力而溢出的树脂,更加卫生环保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了材料的利用效率。了材料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编织

拉挤工艺是在传统的拉挤工艺中引入编织工艺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传统的拉挤成型的纱线在轴向方向处于紧绷状态,使得制品轴向拉伸能力强。同时制备的管件无类似于环箍的结构的编织纱线,管件在承压能力方面不足,易产生径向裂纹。因此利用编织

拉挤工艺生产的管件力学性能相对优异。现有技术中所应用的装置模大多数都是敞开式注胶的结构,材料利用率低,注胶的整体效率较差,且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用于解决现有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包括:
[0005]树脂浸渍模段、塑形模段、注脂组件、加热件和回收容器;
[0006]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和所述塑形模段相互连接,
[0007]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内部设有树脂浸渍腔、第一芯模通道和树脂流入通道,所述树脂浸渍腔设置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内部,所述第一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树脂浸渍模段,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穿过所述树脂浸渍腔,所述树脂流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腔连通,所述树脂流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外侧壁连通,所述注脂组件和所述树脂流入通道连通;
[0008]所述塑形模段上设有第二芯模通道,所述第二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塑形模段,所述第二芯模通道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连通;
[0009]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上远离所述塑形模段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的端口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安装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底端,所述回收容器的开口位于所述回流槽的底部;
[0010]所述加热件安装在所述塑形模段上。
[0011]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长度。
[0012]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均为导热材料制成。
[0013]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为不可拆卸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塑形模段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为可拆卸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注脂组件包括注脂管道和增压泵,所述注脂管道的一端和所述增压泵连通,所述注脂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树脂流入通道连通。
[0016]可选的,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电阻。
[0017]可选的,所述加热件环绕安装在所述塑形模段的外侧壁上。
[0018]可选的,所述加热件的安装位置靠近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和所述塑形模段的连接位置。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拉挤的模具,可应用到纱线的编织拉挤成型的制作工艺中。本技术中模具包括了树脂浸渍模段和塑形模段,其中树脂浸渍模段中设置有树脂浸渍腔,可与注脂组件配合对芯模实现注胶处理,塑形模段对注胶处理后的芯模进行加热塑形处理,整个过程为封闭式的注胶方式,更加节省材料和环保,同时,本技术中还设置了回收容器用于回收因注胶压力而溢出的树脂,更加卫生环保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编织拉挤的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0025]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包括树脂浸渍模段1、塑形模段2、注脂组件、加热件7和回收容器6;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和所述塑形模段2相互连接,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的内部设有树脂浸渍腔3、第一芯模通道和树脂流入通道4,所述树脂浸渍腔3设置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的内部,所述第一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穿过所述树脂浸渍腔3,所述树脂流入通道4的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腔3连通,所述树脂流入通道4的另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的外侧壁连通,所述注脂组件和所述树脂流入通道4连通;所述塑形模段2上设有第二芯模通道,所述第二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塑形模段2,所述第二芯模通道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连通;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上远离所述塑形模段2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的端口连接,所述回收容器6安装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的底端,所述回收容器6的开口位于所述回流槽5的底部;所述加热件7安装在所述塑形模段2上。
[0026]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用于编织拉挤的模具,可应用到纱线的编织拉挤成型的制作工
艺中。本技术中模具包括了树脂浸渍模段1和塑形模段2,其中树脂浸渍模段1中设置有树脂浸渍腔3,可与注脂组件配合对芯模10实现注胶处理,塑形模段2对注胶处理后的芯模10进行加热塑形处理,整个过程为封闭式的注胶方式,更加节省材料和环保,同时,本技术中还设置了回收容器6用于回收因注胶压力而溢出的树脂,更加卫生环保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具体应用过程中,芯模10从第一芯模通道中进入到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中,经过树脂浸渍腔3中树脂的浸胶处理,再进入到塑形模段2后完成塑形最终输出,因为注胶的空间,即树脂浸渍腔3为封闭空间,因此可能会导致树脂从第一芯模通道的端口处溢出,因此本技术中设置的回流槽5和回收容器6的结构组合方式可以让相应的树脂从端口处溢出后得以收集回收,更加卫生且节约原材料,而设置的加热组件可以使得减缓树脂提前反应,使得浸胶更加充分。
[00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塑形模段2的长度大于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的长度。所述塑形模段2的长度大于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的长度可以使得芯模10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中浸胶完成后在所述塑形模段2中有更长时间的塑形过程,效果更加稳定。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模段2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均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塑形模段2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1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浸渍模段、塑形模段、注脂组件、加热件和回收容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和所述塑形模段相互连接,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内部设有树脂浸渍腔、第一芯模通道和树脂流入通道,所述树脂浸渍腔设置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内部,所述第一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树脂浸渍模段,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穿过所述树脂浸渍腔,所述树脂流入通道的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腔连通,所述树脂流入通道的另一端和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外侧壁连通,所述注脂组件和所述树脂流入通道连通;所述塑形模段上设有第二芯模通道,所述第二芯模通道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塑形模段,所述第二芯模通道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连通;所述树脂浸渍模段上远离所述塑形模段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和所述第一芯模通道的端口连接,所述回收容器安装在所述树脂浸渍模段的底端,所述回收容器的开口位于所述回流槽的底部;所述加热件安装在所述塑形模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编织拉挤工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模段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娟陈杰朱永飞乔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