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学装置和电子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312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光学装置,具备在第一部件上配置的发光元件,具有:第二部件;填充剂,填充于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的面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和不连续配置的粘接剂,配置在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的部分的外侧,用于粘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学(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电光学装置、电子仪器,特别是涉及备有有机EL元件等发光元件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电光学装置、电子仪器。
技术介绍
过去液晶、有机EL(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装置等电光学装置,具有在基板上层叠有多个电路元件、电极、液晶或EL元件等的结构。例如有机EL装置中具有发光元件的构成为含有发光物质的发光层被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层所夹持,在具有发光能力的发光层内使阳极侧注入空穴与阴极侧注入的电子再结合,利用从激发状态去激时发光的现象。然而上述已有的电光学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为使具有上述构成的有机EL装置备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使之发光之际必须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流过电流。其结果,发光时元件发热,当元件周围存在氧和水份的情况下,由于这些氧和水份引起元件构成材料的氧化被促进而使元件劣化。特别是阴极使用的碱金属和硷土金属具有容易氧化的特性。因氧化和水引起元件劣化的代表性现象是出现黑点和黑点的生长。黑点是一种发光缺陷。于是发光元件的劣化作用随有机EL装置的驱动而加重,存在发光亮度降低或者发光不稳定等经时稳定性降低而且寿命缩短的问题。作为可以抑制上述劣化作用的一种对策,是用粘接剂使设置发光元件的基板与密封部分一体化,将发光元件设置在由基板、密封材料和粘接剂形成的空间内,从而与大气隔绝的一种技术。然而在制造工序中,例如移送电光学装置之际,一旦在粘接剂尚未完全固化之前进行输送,在基板与密封材料之间就会产生错位,所以问题是不能在粘接剂完全固化之前输送,或者即使输送也必须减低输送速度,以致使生产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基板与密封材料贴合时维持高生产率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光学装置、具有这种电光学装置的电子仪器。一种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具有设置电光学元件的第一部件以及覆盖该电光学元件的第二部件的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a)在所述的第一部件与所述的第二部件接合用接合部分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赋予光固化材料的工序;(b)用光固化材料材料使所述的第一部件和所述的第二部件接合的工序;(c)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规定照射范围内,对被赋予的所述光固化性材料照射具有规定波长的光线的工序;(d)工序(c)后,对被赋予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光固化性材料至少照射具有规定波长的光线的工序;所述的接合部分的所述的第二区域比所述的第一区域宽;所述的接合部分的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区域,根据工序(c)和工序(d)中所述的光线的照射范围确定。上述制造方法中,工序(a)应当有以下工序(a-1)在该接合部分的该第一区域赋予光固化性材料的第一粘接材料的工序;(a-2)在该接合部分的该第二区域赋予与该第一粘接材料不同的第二粘接材料的工序。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贴合区设置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使用例如能短时间固化的材料作为第一粘接材料作第一处理,能够用第一粘接材料在短时间内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暂时固定,因而可以缩短固化等待时间。从而能够高效进行其后的制造工序,维持高生产率。进而通过采用密封性能高并具有所需性能的材料作为第二粘接材料,能够制造使用这种第二粘接材料发挥所需性能的电光学装置。因此,通过在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形成该发光元件,使用密封性能强的材料作为第二粘接材料,能够将发光元件气密性地密封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这种情况下,该第一粘接材料是光固化性材料,该第二粘接材料是热固性材料,所述的工序(d)具有(d-1)对所述的第二区域被赋予的所述的热固性材料加热的工序。这样通过对第一材料照射紫外线等光线能在短时间内将第一部件与第二暂时固定。而且通过采用热固性材料作为第二材料能够提高密封性能。其中第一粘接材料和第二粘接材料,可以是能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粘接的粘接剂,除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之外,也可以使用EB(电子束)固化性材料和二液混合型固化性材料、以及可以称为热熔型的热塑性材料。也就是说,作为第一粘接材料,能在短时间内固化并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暂时固定的材料是适用的;作为第二粘接材料,能够抑制大气和水份侵入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的材料是适用的。上述制造方法中,从工序(a)至工序(d)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这样能防止发光元件劣化。这里所述的惰性气体是指对发光元件呈惰性的气体,可以举出氮气和氩气。而且上述制造方法中,工序(a)优选具有以下工序。(a-3)在该接合部分的该第一和第二区域不连续赋予该粘接材料的工序。这种情况下,工序(b)优选具有以下工序。(b-1)在工序(a-3)中,使不连续被赋予的所述的粘接材料互相接触,将所述的第一部件和所述的第二部件互相压接的工序。这样工序(b)中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互相压接的情况下,粘接材料虽然因在接合部分之外的部分溢出而引起密封不良,但是由于第一粘接材料或第二粘接材料以不连续方式设置,所以在压接的初期阶段,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部的被压缩的气体有可能从所形成的不连续的部分(空隙)向外部排出。其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由于极为接近,产生毛细管现象,粘接材料变成连续形状,所以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绝,形成密封状态。另外,通过与第一、第二粘接材料一起并用其他材料,例如具有吸湿性的材料,能够抑制水份从外部向发光元件侵入,能进一步防止元件劣化。因此作为其他材料,通过采用具有所需功能的材料,能使电光学装置高性能化。这里所述的其他材料既可以是能够粘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粘接剂,也可以是粘接剂以外的材料。另外,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工序(a)具有(a-4)对该接合部分的该第一和第二区域赋予光固化性材料的工序,工序(d)具有(d-2)至少对赋予该第二区域的该光固化性材料照射规定波长光线的照射工序。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接合部分赋予光固化性材料,并在第一照射工序(c-1),对第一区域照射光线,能够使第一区域的光固化性材料固化在短时间内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暂时固定。因而能缩短固化等待时间,使其后的制造工序高效进行。而且通过比第二照射工序(d-2)第一区域更宽的区域的第二区域照射光,使第二区域的光固化性材料固化,可以增大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粘接力。这样,使光固化性材料的一部分进行固化,分开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暂时固定的第一照射工序和,使光固化材料完全固化的第二照射工序,可以提高作业性和生产性。而且,在第二照射工序中通过使光固化性材料全部固化,能够获得高密封性能,防止发光元件劣化,制成能发挥所需性能的电光学装置。其中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若是分离独立的区域,则在第一照射工序中被光线照射的第一区域,将小于接合部分所设置光固化性材料全体的50%。另一方面,当第一区域设想为第二区域一部分的情况下,在第一照射工序中被光线照射的第一区域,也可以小于接合部分所设置光固化性材料全体(即第二区域)的100%。这种情况下,该接合部分的该第一和第二区域,优选根据工序(c)和工序(d)中该光线的照射范围来确定。而且这种情况下,优选具有以下工序(e)在工序(d)后,使所述的第一部件与所述的第二部件接合的状态下,以规定期间暴露于规定温度气氛中的工序。这样,通过在规定温度气氛气体下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学装置,具备在第一部件上配置的发光元件,具有:    第二部件;    填充剂,填充于在所述第一部件中的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的面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和    不连续配置的粘接剂,配置在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的部分的外侧,用于粘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二田中繁树小林英和中楯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