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37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涉及汽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横梁、脚轮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阵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脚轮组件分别连接于横梁的两端,所述脚轮组件可通过与不同的定位孔连接调节两个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杆组件连接于横梁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座和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结构灵活。结构灵活。结构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事故车移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维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方便转移拆解后的事故车悬挂,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劳动强度的移动支架。公开号为CN21737445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小操作人员负担的事故车专用移动装置,在该装置中固定板结构是固定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事故车结构的多样性,不一定所有的事故车均适应同一类型的固定板,因此不能适应转移所有的事故车悬挂。为此,需要针对现有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包括:
[0005]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阵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0006]脚轮组件,所述脚轮组件分别连接于横梁的两端,所述脚轮组件可通过与不同的定位孔连接调节两个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
[0007]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连接于横梁上,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座和撑杆。
[0008]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
[0009]优选地,所述脚轮组件包括筋板、筋条和轮体,所述轮体连接于筋板的下方,所述筋板设置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筋条呈L状,所述筋条固定连接至筋板,所述筋条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可与任意定位孔对齐。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定板和下定板,所述上定板贴合于横梁的上表面,所述下定板贴合于横梁的下表面。
[0011]优选地,所述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夹片。
[0012]优选地,所述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托板。
[0013]优选地,所述撑杆的顶部设置有托片。
[0014]优选地,所述脚轮组件的连接有拉环。
[0015]本技术的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在该装置中,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撑杆,以适应不同事故车悬挂的转移;(2)该装置中,横梁、脚轮组件、支撑杆组件均可拆卸,结构更加灵活,同时也便于维护,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在图中,1、横梁;2、定位孔;3、脚轮组件;4、支撑杆组件;5、支撑座;6、撑杆;7、固定板;8、筋板;9、筋条;10、轮体;11、固定孔;12、上定板;13、下定板;14、夹片;15、托板;16、托片;1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和附图4。
[0023]一种事故车移动车架,包括横梁1、脚轮组件3和支撑杆组件4。
[0024]所述横梁1由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7组成,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分别阵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所述定位孔2用于连接脚轮组件3。所述脚轮组件3分置横梁1的两端。所述脚轮组件3包括筋板8、筋条9和轮体10,所述筋板8呈平板状,所述筋条9呈“L”状,所述轮体10旋转连接于筋板8的下方,所述横梁1置于筋板8的上方。所述筋条9分布于筋板8的上方,并与筋板8焊接固定。所述筋条9设置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可与任意定位孔2对齐,螺栓穿过定位孔2和固定孔11后将脚轮组件3和横梁1固定。所述定位孔2对应不同的固定孔11时,即可改变两个脚轮组件3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杆组件4包括支撑座5和撑杆6,所述支撑座5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定板12和下定板13,所述下定板13贴合于固定板7的下表面,所述上定板12贴合于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螺栓设置于两块相邻的固定板7之间将上定板12和下定板13固定。所述撑杆6螺接至支撑座5,所述撑杆6的顶端设置有夹片14,所述夹片14由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夹板组成。所述脚轮组件3设置有拉环17,所述拉环17可以方便拖拽整个装置。
[0025]实施例二,参照附图2。
[0026]一种事故车移动车架,包括横梁1、脚轮组件3和支撑杆组件4。
[0027]所述横梁1由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7组成,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分别阵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所述定位孔2用于连接脚轮组件3。所述脚轮组件3分置横梁1的两端。所述脚轮组件3包括筋板8、筋条9和轮体10,所述筋板8呈平板状,所述筋条9呈“L”状,所述轮体10旋转连接于筋板8的下方,所述横梁1置于筋板8的上方。所述筋条9分布于筋板8的上方,并与筋板8焊接固定。所述筋条9设置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可与任意定位孔2对齐,螺栓穿过定位孔2和固定孔11后将脚轮组件3和横梁1固定。所述定位孔2对应不同的固定孔11时,即可改变两个脚轮组件3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杆组件4包括支撑座5和撑杆6,所述支撑座5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定板12和下定板13,所述下定板13贴合于固定板7的下表面,所述上定板12贴合于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螺栓设置于两块相邻的固定板7之间将上定板12和下定板13固定。所述撑杆6螺接至支撑座5,所述撑杆6的顶端设置有托片16。
[0028]实施例三,参照附图3。
[0029]一种事故车移动车架,包括横梁1、脚轮组件3和支撑杆组件4。
[0030]所述横梁1由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7组成,所述固定板7的两端分别阵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所述定位孔2用于连接脚轮组件3。所述脚轮组件3分置横梁1的两端。所
述脚轮组件3包括筋板8、筋条9和轮体10,所述筋板8呈平板状,所述筋条9呈“L”状,所述轮体10旋转连接于筋板8的下方,所述横梁1置于筋板8的上方。所述筋条9分布于筋板8的上方,并与筋板8焊接固定。所述筋条9设置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可与任意定位孔2对齐,螺栓穿过定位孔2和固定孔11后将脚轮组件3和横梁1固定。所述定位孔2对应不同的固定孔11时,即可改变两个脚轮组件3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杆组件4包括支撑座5和撑杆6,所述支撑座5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定板12和下定板13,所述下定板13贴合于固定板7的下表面,所述上定板12贴合于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螺栓设置于两块相邻的固定板7之间将上定板12和下定板13固定。所述撑杆6螺接至支撑座5,所述撑杆6的顶端设置有托板15。所述托板15与实施例二中的托片16不同,所述托板15平行的两侧设置有向上翘起的裙边。
[0031]本技术中的事故车移动支架,两组脚轮组件3之间的距离可调,其功能部件(上述实施例功能部件指的是夹片14、托片16和托板15)可更换,结构灵活。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事故车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阵列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脚轮组件(3),所述脚轮组件(3)分别连接于横梁(1)的两端,所述脚轮组件(3)可通过与不同的定位孔(2)连接调节两个脚轮组件(3)之间的距离;支撑杆组件(4),所述支撑杆组件(4)连接于横梁(1)上,所述支撑杆组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座(5)和撑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车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置的固定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事故车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组件(3)包括筋板(8)、筋条(9)和轮体(10),所述轮体(10)连接于筋板(8)的下方,所述筋板(8)设置于固定板(7)的下方,所述筋条(9)呈L状,所述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瑜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