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75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顶出复位单元;底板的一端上表面中部与竖直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板的上端与下注塑模具本体的一端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注塑模具本体的下表面等距离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顶针孔;顶出复位单元包含螺杆一、矩形槽、顶板、液压缸、支撑块、限位块、滑块、滑柱、复位弹簧、矩形板、顶针、支撑耳、转轴和活动支撑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与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上端与顶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顶针将注塑产品长时间进行顶出产生弯曲损坏后,可以方便的将弯曲损坏的顶针拆卸下来进行更换,避免影响顶针的正常使用。避免影响顶针的正常使用。避免影响顶针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注塑成型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顺次执行的模具闭合、模具紧锁、原料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和注塑产品取出,为了便于进行注塑产品取出,注塑模具需要用到顶针将注塑产品从型腔中向外顶出。
[0003]现有的大部分技术在顶针将注塑产品长时间进行顶出后,顶针容易产生弯曲损坏,不便于将弯曲损坏的顶针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影响顶针的正常使用,容易使得弯曲顶针无法正常进入顶针孔将注塑模具中的产品顶出,还容易使得弯曲的顶针卡在顶针孔中无法正常复位,不便于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在顶针将注塑产品长时间进行顶出产生弯曲损坏后,可以方便的将弯曲损坏的顶针拆卸下来进行更换,避免影响顶针的正常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包括底板和顶出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顶出复位单元(5);底板(1):的一端上表面中部与竖直支撑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板(2)的上端与下注塑模具本体(3)的一端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注塑模具本体(3)的下表面等距离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顶针孔(4);顶出复位单元(5):包含螺杆一(53)、矩形槽(54)、顶板(55)、液压缸(56)、支撑块(57)、限位块(58)、滑块(59)、滑柱(510)、复位弹簧(511)、矩形板(512)、顶针(514)、支撑耳(515)、转轴(516)和活动支撑板(517),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与液压缸(5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6)的上端与顶板(55)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注塑模具本体(3)的下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滑柱(510)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滑柱(510)的下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58)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57)的两侧中部分别与两个滑块(59)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滑块(59)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滑柱(510)的下端竖直滑动连接,两个滑柱(510)处于下注塑模具本体(3)与滑块(59)的之间的部分分别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511),所述支撑块(57)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矩形槽(54),所述矩形槽(54)的内部侧面与矩形板(512)的侧面摩擦连接,所述矩形槽(54)的上表面等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与顶针孔(4)对应配合的顶针(514),所述支撑块(57)的一侧中部与螺杆一(53)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朱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顺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