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54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储液罐、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所述储液罐放置在称重装置上,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通过加料泵相连,储液罐上设有第一排气口,单体合成釜上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气体接收装置相连,所述气体接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防倒吸罐和气体吸收罐,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防倒吸罐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物料的挥发和变质,实现了易挥发有害气体物料从储料到聚合完成出料整个过程的无接触、无污染生产,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有效改善了聚酰胺酸酯放大反应过程中由于加料速度不稳定造成的聚合物分子量不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有害气体挥发、具有自动定量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属于聚酰胺酸酯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聚酰胺酸酯作为一种合成的有机材料,具有介电常数低、机械性能好、耐高温、信赖性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芯片封装、大规模集成电路、5G通信等领域。现有聚酰胺酸酯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挥发性强、易变质、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液体,虽有人工防护设备,但人工加料过程中会导致物料大量挥发和变质,不但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低,而且危害身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
[0003]此外,聚酰胺酸酯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聚酰胺酸酯在制备时需要严格控制加料方式,影响尤为明显。特定物料需要按照一定的加料速度投入反应,加料速度过快过慢都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性能降低甚至产品报废。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阶段的向反应釜内加注物料,需要加料时,依靠人工将物料抬高将料筒内的物料倾倒进反应釜,消耗大量的人力,且存在较高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能够自动定量加料,避免了加料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挥发,操作灵活,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有效改善了聚酰胺酸酯放大反应过程中由于加料速度不稳定造成的聚合物分子量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0006]一种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储液罐、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所述储液罐放置在称重装置上,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通过加料泵相连,储液罐上设有第一排气口,单体合成釜上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气体接收装置相连,所述气体接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防倒吸罐和气体吸收罐,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防倒吸罐相连。储液罐放置在称重装置上,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之间连接有加料泵,可以实现自定进料,避免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避免了加料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挥发。
[0007]进一步的,储液罐上设有进气口、压力表,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储液罐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出料口,单体合成釜的上部或顶部设有加料口,单体合成釜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出料口,储液罐的出料口与单体合成釜的加料口相连,单体合成釜的出料口上连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管路与加料泵相连,一个管路与单体合成釜的出料口相连,另一个管路上设有阀门,用于出料。优选的,三通管的形状为“T”型。
[0008]进一步的,第一排气口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排气口上设有第二阀门。
[0009]进一步的,防倒吸罐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通过管路串
联在一起并同时与防倒吸罐的进气口相连。
[0010]进一步的,防倒吸罐中进气口处的管道位于防倒吸罐的上部,出气口处的管道位于防倒吸罐的下部。防倒吸罐和气体吸收罐均为中空结构,防倒吸罐是空的罐体,用于气体的缓冲,防止气体吸收罐内的液体倒吸,气体吸收罐内装有气体吸收剂。
[0011]进一步的,加料泵安装在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之间的管道上,加料泵优选为能够实现自动计量、自动加料功能的加料泵,优选为计量泵。在本新型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料泵为精密陶瓷柱塞计量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的外侧均设有控温夹层,用于满足反应温度的要求。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内均设有搅拌装置。
[0013]进一步的,控温夹层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的报道进行选择。优选的,所述控温夹层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控温装置相连。控温装置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购买,其可以调控控温夹层内控温液体的流速、温度等,操作更为方便。优选的,所述控温装置为高低温一体机。
[0014]进一步的,聚合反应釜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保护气体储罐相连,保护气体储罐内盛有氮气或氩气等保护气体,用于向聚合反应釜内通入保护气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装置优选为电子秤。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操作灵活,具有称重装置的储液罐实现储液罐内物料自动定量加入单体合成釜,有效避免了物料加料过程中接触空气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及危害人身健康。通过加料泵将单体合成釜内的预制单体自动定量加入聚合反应釜内,避免了物料的挥发和变质,实现了易挥发有害气体物料从储料到聚合完成出料整个过程的无接触、无污染生产,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简便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有效改善了聚酰胺酸酯放大反应过程中由于加料速度不稳定造成的聚合物分子量不稳定的问题。
[0018]2、储液罐和单体合成釜连接有气体接收装置,防止加料和单体合成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挥发,避免反应过程中有害气体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储液罐;11、储液罐进气口;12、接料口;13、压力表;14、第一阀门;15、储液罐出料口阀门;16、称重装置;2、单体合成釜;21、单体合成釜控温夹层;22、加料口A;23、加料口B;24、第二阀门;25、防倒吸罐;26、防倒吸罐进气口;27防倒吸罐出气口;28、气体吸收罐;29、气体吸收罐进气口;210、单体合成釜旁路阀门;211、单体合成釜出料口底阀;212、单体合成釜控温装置;3、加料泵;4、聚合反应釜;41、聚合反应釜控温夹层;42、加料口C;43、加料口D;44、气体阀门;45、聚合反应釜出料阀门;46、聚合反应釜控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包括称重装置16、储液罐1、单体合成釜2、加料泵3和聚合反应釜4。储液罐放置在称重装置上,储液罐与单体合成釜通过管路相连,单体合成釜与加料泵通过管路相连,加料泵和聚合反应釜通过管路相连。
[0023]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1上部或顶部设有进气口11、接料口12、压力表13和第一排气口,储液罐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出料口。进气口上安装有单向阀,外部空气可通过单向阀进入储料罐,保证储料罐内气压与外部气压保持一致。接料口作为物料罐装时的物料入口,压力表用于监测储液罐内压力。第一排气口上设有第一阀门14,用于与气体接收装置相连,当储液罐内压力偏高时,可打开第一阀门,使储液罐内气体流入气体接收装置,从而保证储液罐内压力与外界压力一致。出料口用于将储液罐内的物料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加料功能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依次相连的储液罐、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所述储液罐放置在称重装置上,单体合成釜和聚合反应釜通过加料泵相连,储液罐上设有第一排气口,单体合成釜上设有第二排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气体接收装置相连,所述气体接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防倒吸罐和气体吸收罐,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均与防倒吸罐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其特征是:储液罐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储液罐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出料口,单体合成釜的上部或顶部设有加料口,单体合成釜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出料口,储液罐的出料口与单体合成釜的加料口相连,单体合成釜的出料口上连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个管路与加料泵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排气口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排气口上设有第二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酯反应装置,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兵张翠红李铭新
申请(专利权)人:波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