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辋下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50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底座和升降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同的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上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平面、第二支撑平面和翻边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设置有切料间距;所述升降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上方,且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和翻边定位面;所述第一压模与第一支撑垫之间、第二压模与第二支撑垫之间设置有定位间距;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之间设置有切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初步成型后的轮辋板材下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辋下料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轮辋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轮辋下料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轮辋是车轮重要部分之一,加工时,一般是将板材下料后模压成型,然后卷圆成圆形筒体。由于轮辋的形状不规则,一般设置有翻边,如申请人生产的图4所示的轮辋,一端设置有翻边,翻边处的直径大于主体的直径,周长也更大,那么所需的材料长度大于主体所需材料的长度,因此下料时需要预留较长的余量,导致浪费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先对板材进行初步压制成型,成型后的板坯形状如图5所示,然后再进行切割下料,翻边和主体下料长度一致,卷圆后能够形成完整的筒体。由于压制成型后板材的形状不规则,因此需要模具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辋下料模具,用于初步成型后的轮辋板材下料。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轮辋下料模具,包括底座和升降座;
[0005]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同的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上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平面、第二支撑平面和翻边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设置有切料间距;
[0006]所述升降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上方,且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定位平面、第二定位平面和翻边定位面;所述第一压模与第一支撑垫之间、第二压模与第二支撑垫之间设置有定位间距;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之间设置有切刀。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可拆卸安装于底座,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可拆卸安装于升降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通过螺栓安装于底座,所述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通过螺栓安装于升降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组竖直的导向柱,所述升降座上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位于套筒内并与套筒滑动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外侧设置有衬垫,所述衬垫可拆卸安装于底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切刀、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均设置于安装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下料时,将模具的底座固定在压力机的台面上,将模具
的升降座连接到压力机的压头上,将初步成型后的板坯输送至底座与升降座之间,确保板坯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第一支撑平面、第二支撑平面和翻边支撑面贴合,板坯超过切料间距的长度达到要求时,压力机的压头驱动升降座快速向下移动,使得切刀将板坯切断,而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将切口两侧的板坯压紧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上,防止板坯变形。本技术用于初步成型后的轮辋板材下料。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是轮辋设计示意图;
[0018]图5是初步成型后的板坯断面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底座;11—第一支撑垫;12—第二支撑垫;13—第一支撑平面;14—第二支撑平面;15—翻边支撑;16—切料间距;17—导向柱;18—衬垫;2—升降座;21—第一压模;22—第二压模;23—第一定位平面;24—第二定位平面;25—翻边定位面;26—切刀;27—套筒;28—连接口;29—垫板;21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本技术的轮辋下料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1和升降座2,底座1和升降座2均采用厚度较大的板材,保证足够的承压能力。
[0022]底座1上设置有相同的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的上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平面13、第二支撑平面14和翻边支撑面15,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之间设置有切料间距16。
[0023]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用于对初步成型后的板坯进行支撑,初步成型后的板坯形状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其下表面为两个平面和一个翻边形成的面,因此,在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支撑平面13、第二支撑平面14和翻边支撑面15,第一支撑平面13、第二支撑平面14和翻边支撑面15组成的具体形状与图5所示的板坯下表面适配,使得板坯下表面能够稳定贴合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
[0024]升降座2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的上方,且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定位平面23、第二定位平面24和翻边定位面25;第一压模21与第一支撑垫11之间、第二压模22与第二支撑垫12之间设置有定位间距;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之间设置有切刀26。
[0025]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用于对板坯进行限位、整形,防止板坯切断后,在切口的两侧产生变形。根据板坯的形状,在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定位平面23、第二定位平面24和翻边定位面25,第一定位平面23、第二定位平面24和翻边定位面25组成的形状与板坯上表面的形状适配,使得板坯上表面能够较好地贴合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切割板坯时,第一定位平面23和第一支撑平面13相配合,第二定位平面24和第二支撑
平面14相配合,翻边定位面25和翻边支撑面15相配合,可以防止板坯变形。切刀26的下表面低于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的下表面。切刀26的宽度略小于切料间距16,确保切刀26切断板坯后进入切料间距16。
[0026]采用本模具进行下料时,将底座1连接到压力机的压头上,压力机可以采用常用的模压设备,将升降座2固定到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将初步成型后的板坯传输至底座1和升降座2之间,确保板坯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的第一支撑平面13、第二支撑平面14和翻边支撑面15贴合,当板坯超出切料间距16的长度的达到要求时,则利用压力机的压头推动升降座2向下移动,升降座2上的切刀26将板坯切断,使得切刀26伸入切料间距16。接着升降座2上的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分别与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相配合,对切口两侧的板坯进行整形,避免板坯切割后变形。
[0027]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可以焊接在底座1上,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也可以焊接在升降座2上,由于车辋的尺寸规格有多种,板坯的尺寸规格也有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板坯需要不同尺寸的第一支撑垫11、第二支撑垫12、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为了使得本模具能够用于多种尺寸规则的板坯下料,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可拆卸安装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辋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升降座(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相同的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所述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的上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平面(13)、第二支撑平面(14)和翻边支撑面(15),所述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之间设置有切料间距(16);所述升降座(2)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所述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的上方,且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的下表面包括第一定位平面(23)、第二定位平面(24)和翻边定位面(25);所述第一压模(21)与第一支撑垫(11)之间、第二压模(22)与第二支撑垫(12)之间设置有定位间距;所述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模(22)之间设置有切刀(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下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垫(11)和第二支撑垫(12)可拆卸安装于底座(1),所述第一压模(21)和第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平昌县助力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