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492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冲压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翻边模具,其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第一模组设置有翻孔凸凹模和推块。通过在翻孔凸凹模上设置支撑部,以降低较薄的冲压部的长度,提高翻孔凸凹模的整体强度,降低在第一模组与第二模组进行合模冲压时,冲压部受力损坏的风险;通过翻孔凸凹模、冲压平台和凸模的配合,翻边折弯待翻边零件,并通过推块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滑动,以完成翻边零件的自动卸料;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小间隙零件翻边时,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提高翻孔凸凹模强度,延长翻孔凸凹模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翻边成本。翻边成本。翻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边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冲压成型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制件的加工方法。在对工件进行冷冲压时,需要对与模具进行设计以提高冲压效率,并保证零件质量。
[0003]现有的冲压模具结构在对零件进行冲压翻边时,都使用翻孔凸凹模对零件进行冲压。在此过程中,需要将零件待折弯的部分固定在凸模和凹模之间,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配合,将待折弯的部分进行翻折。
[0004]在一些小间隙零件的冲压翻边工艺中,需要的翻边距离较长,间隙较小,导致了翻孔凸凹模需要设置一端较薄较长的冲压段,使翻孔凸凹模强度太差,难以使用。企业不得不采用半冲压半滚孔的手段,先将零件翻折一定角度,并用滚轮进行尺寸调整。
[0005]但是,对零件进行冲压滚孔的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也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边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小间隙零件翻边时,生产周期较长,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组(100),所述第一模组(100)包括翻孔凸凹模(110)和推块(120),所述翻孔凸凹模(110)的一端设置有冲压部(111)和支撑部(113),所述冲压部(111)用于与待翻边零件(300)抵接,所述支撑部(113)与所述冲压部(111)连接,所述冲压部(111)内设置第一通孔(114),所述支撑部(113)内设置有第二通孔(115),所述第一通孔(114)与所述第二通孔(115)同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15)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14)的孔径,所述推块(120)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15)内,所述推块(120)的另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14)内;第二模组(200),所述第二模组(200)与所述第一模组(10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模组(100)和所述第二模组(200)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模组(200)包括冲压平台(210)和凸模(220),所述冲压平台(210)用于设置所述待翻边零件(300),所述冲压平台(21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11),所述凸模(220)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211)内,所述第三通孔(211)与所述第一通孔(114)同轴设置,以使所述凸模(220)能够伸出或伸入所述第一通孔(114)中,配合所述冲压部(111)折弯所述待翻边零件(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孔凸凹模(110)还包括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的一端与所述冲压部(111)连接,所述连接部(1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113)连接,所述连接部(112)内设置有第四通孔(116),所述第四通孔(1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114)和所述第二通孔(115)连通,所述第四通孔(116)的孔径沿所述第一通孔(114)向所述第二通孔(115)方向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120)设置有滑动部(121)和推头(122),所述推头(122)与所述滑动部(121)连接,所述推头(122)沿所述连接部(112)的内壁向所述冲压部(111)延伸设置,所述滑动部(12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15)中,以使所述推头(122)能够将所述待翻边零件(300)推出所述第一通孔(1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召祥乔春慧杨秋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