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50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涉及钢锭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导向柱、弹簧及打磨电机,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支撑架可升降调节,第一安装板水平布置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二安装板水平布置在第一安装板下方,第二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多根竖直布置的导向柱,导向柱顶端滑动贯穿第一安装板并设有阻挡部,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打磨电机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且其输出轴驱动安装有打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钢锭表面经过磨抛变薄后,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使打磨片始终贴附在钢锭表面,以克服随打磨进程的持续而打磨效果变差的问题。服随打磨进程的持续而打磨效果变差的问题。服随打磨进程的持续而打磨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锭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水注入铸模凝固形成钢锭,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后,必须铸成一定形状的锭或坯才能进行加工,钢锭可根据其端面形状分为方形、圆形和多角形。
[0003]钢锭制成后,钢锭表面常常伴有结疤、重皮以及混入钢中的耐火物和炉渣、灰尘造成的夹杂等,此时的钢锭处于毛坯状态,还需要经过系列的处理方能正式投入使用,此过程第一步就是需要将其表面的杂质、毛刺等打磨去除掉,但由于部分杂质或毛刺较为顽固,因此需要来回打磨多次,而现有的打磨设备在对钢锭表面进行打磨时,虽然能够升降使得打磨片与钢锭表面贴合,但随着打磨进程的持续,钢锭表层渐渐被削薄,使得打磨片与钢锭表面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打磨效果越来越差,为此需要人工多次调节打磨片高度,极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
[0005]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导向柱、弹簧及打磨电机,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支撑架可升降调节,第一安装板水平布置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二安装板水平布置在第一安装板下方,第二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多根竖直布置的导向柱,导向柱顶端贯穿第一安装板并设置有阻挡部,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打磨电机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且其输出轴驱动安装有打磨片。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打磨电机设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可供打磨电机穿过的通口,打磨电机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二安装板后安装打磨片。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可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的通孔,且阻挡部横截面积大于通孔横截面积。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柱上标注有刻度。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底座上设有多组行走轮。
[0010]本技术中所提出的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支撑架在调节打磨片高度使其紧贴在钢锭表面的同时可促使弹簧产生一定的压缩形变,而钢锭表面经过磨抛后与打磨片之间所产生的间隙,由于弹簧回弹力的存在,打磨片可依旧贴附于钢锭表面,克服了随打磨进程的持续而打磨效果变差的问题,并且省去了人工频繁调节打磨高度的繁琐。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支撑架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导向柱5、弹簧6及打磨电机7。
[0013]其中,由于钢锭较重不便移动,因此可在底座1上设有多组行走轮9方便本装置移动,支撑架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支撑架2可升降调节。
[0014]第一安装板3水平布置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上,第二安装板4水平布置在第一安装板3下方,第二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多根竖直布置的导向柱5,第一安装板3上开设有可与导向柱5滑动配合的通孔32,导向柱5经通孔32穿过第一安装板3后设置有阻挡部51。
[0015]打磨电机7固定在第二安装板4上,更为具体的,打磨电机7设于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之间,打磨电机7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二安装板4后安装打磨片8。
[0016]阻挡部51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第二安装板4受打磨电机7的自重影响而脱离第一安装板3,因此,阻挡部51横截面积需大于通孔32横截面积。
[0017]弹簧6套设在导向柱5上,且弹簧6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
[0018]在使用时,调节支撑架2的高度使打磨片8紧贴在钢锭表面,并且继续下调第一安装板3高度使得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之间的间距变小,此时弹簧6产生一定的压缩形变,并且,导向柱5的端部会超出第一安装板3些许高度,为了清晰的判断弹簧的形变量,可在导向柱5上标注刻度,在打磨电机7的驱动下,打磨片8对钢锭表面进行磨抛,随着打磨进程的持续,钢锭表面会与打磨片8之间形成间隙,而此时由于弹簧6的回弹,推动第二安装板4下移,使得打磨片8仍能贴合于钢锭表面。
[0019]为防止调节支撑架2下压时,第一安装板3与打磨电机7发生抵触,可在第一安装板3上开设有供打磨电机7穿过的通口31。
[0020]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更适合于方形钢锭的表面磨抛,通过弹簧6的回弹力使得打磨片8始终贴附在钢锭表面,以克服随打磨进程的持续而打磨效果变差的问题。
[0021]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坯钢锭表面磨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架(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导向柱(5)、弹簧(6)及打磨电机(7),支撑架(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支撑架(2)可升降调节,第一安装板(3)水平布置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上,第二安装板(4)水平布置在第一安装板(3)下方,第二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多根竖直布置的导向柱(5),导向柱(5)顶端贯穿第一安装板(3)并设置有阻挡部(51),弹簧(6)套设在导向柱(5)上,且弹簧(6)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打磨电机(7)固定在第二安装板(4)上且其输出轴驱动安装有打磨片(8)。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冬福唐应寿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歙县益昌机械钢锭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