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48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其于轮胎胎面周向至少具有一胎沟,该胎沟具有一沟底及与沟底相邻接的两个沟壁,突起肋在胎沟中从沟底凸起并连续环绕轮胎的胎沟中,该突起肋为一多重曲面凸肋,该突起肋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三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并设置于一平台之上,该平台未与两侧沟壁邻接,通过上述花纹结构,在轮胎行走中,防夹石花纹可产生蠕动,进而将夹石排出,防止夹石越陷越深,同时突起肋可增加传热面积及空气的对流,使热量迅速传至空气中,以便于降低沟底与突起肋的温度,提高轮胎寿命及安全性。提高轮胎寿命及安全性。提高轮胎寿命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沟纹结构,特别是指设于轮胎胎面的胎沟中的花纹设计,结合沟内沟底的凸阶设计,以提升轮胎的防夹石性能,并可达到降低胎沟温度的效果。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大多数交通工具均通过车轮的滚动,以使车体前进或后退,而轮胎则是界于地面及车体之间的媒介,其利用塑性材质所具有可吸震的特性,为使车体行进中可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提升乘坐的舒适性。
[0003]轮胎的胎体须具有支撑性,利用于胎体内埋设高强度帘布层、带束层、或金属带等构件,轮胎的胎面则设有若干胎纹,借以增加排水性及抓地性。
[0004]近来,轮胎的技术已发展至朝向防夹石的功能,主要为解决轮胎行驶时,尤其是遇及非铺设路况,常导致小碎石进入而卡制于胎纹内,而此一夹石情形,往往会造成轮胎的排水性能下降,尤其以高荷重的巴士或卡车用轮胎如发生夹石状况时,因长期重力下于小碎石卡制的胎沟周边处产生一集中应力,而开始产生龟裂,以致使用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会爆胎危害行驶安全。
[0005]现有已知具防夹石的轮胎技术,其中有轮胎沟槽内设置凸出于沟底的纹路,以不对称方式设置来避免夹石情形发生,如美国第US8,225,832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充气轮胎,胎面部具有多个周向延伸的主沟,并划分成多个花纹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突起部和连接部,至少在一个周向主沟的沟底形成上述的突起部,该突起部长度沿着周向延伸,该突起部高度沿着周向呈现波浪状变化,该突起部与周向主沟的至少一沟壁由该连接部连接,该连接部在该突起部高度的最大位置连接该突起部与该周向主沟的沟壁。
[0006]另外,还有轮胎防夹石结构,如美国第US7,980,281号所公开的一种具有在凹槽底部具有突出条纹的胎面的充气轮胎和用于制造轮胎的轮胎模具,其提供一轮胎在胎面上设置有沟槽的充气轮胎,和一个由沟槽划分的陆部,其特征在于:沿着周向沟槽延伸突出条,该突出条包含一头部与一基座,该头部向轮胎外侧突出,该基座较该头部窄,并连接沟底与该头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公开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在其胎面周向至少具有一胎沟,该胎沟具有一沟底及与沟底相邻接的两个沟壁,在胎沟中介于两侧沟壁之间从沟底凸起若干突起肋,其特征在于:该突起肋设置于一未与两侧沟壁邻接的平台上,该突起肋为一多重曲面凸肋,其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三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两端分别与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连接。
[0008]进一步的,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为一弧面。
[0009]进一步的,该突起肋的宽度为该平台宽度的70%~90%。
[0010]进一步的,该平台由沟底向上延伸一高度。
[0011]进一步的,该第一表面的第一长度等于第三表面的第三长度。
[0012]进一步的,该第一表面的第一长度为第二表面的第二长度的50%~70%。
[0013]进一步的,该第三表面的第三长度为第二表面的第二长度的50%~70%。
[0014]进一步的,该第一表面的第一高度为第二表面的第二高度的40%~50%。
[0015]进一步的,该第三表面的第三高度为第二表面的第二高度的40%~50%。
[0016]进一步的,该平台的宽度为胎沟宽度的15%~45%。
[0017]本专利技术的防夹石轮胎花纹结构,在轮胎行走中,胎沟内的突起肋可以因为轮胎转动而产生变形,进而将夹石排出,以防止夹石越陷越深,同时突起肋可增加传热面积及空气的对流,使热量迅速传至空气中,以利降低沟底与突起肋的温度,以增进轮胎寿命及安全性。
[0018](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在胎面的胎沟内布设突起肋,该突起肋为一多重曲面凸肋,在胎沟内具有不同的高度变化,也具有不同的长度变化,再加上高度与长度变化所产生的特殊曲面,当轮胎行驶时,被胎沟夹住的石头会因为轮胎承受的荷重以及滚动时,使其多重曲面凸肋产生蠕动或扭曲变形,以将夹石排除。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由于轮胎花纹设置防夹石结构可减少夹石机率,但也因为防夹石结构的设置,轮胎行驶后的沟底温度相较于无防夹石花纹设置较高,对于轮胎寿命有不良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防夹石结构的突起肋,包括突起肋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三表面,在轮胎行驶时可增加传热面积及空气的对流,使热量迅速传至空气中,以利降低沟底与突起肋的温度。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由于胎沟中的突起肋设置于沟底的平台之上,并未与两侧沟壁连接,可以依然保有原有胎沟的排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轮胎局部花纹立体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轮胎局部切片剖面立体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轮胎局部正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轮胎纵向断面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轮胎周向局部断面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轮胎周向局部放大断面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元周向局部放大断面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单元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轮胎纵向局部放大剖面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0
ꢀꢀ
轮胎;20
ꢀꢀ
胎沟;21
ꢀꢀ
沟底;22
ꢀꢀ
沟璧;
23
ꢀꢀ
胎面;W
ꢀꢀ
沟宽;L1
ꢀꢀ
第一长度;L2
ꢀꢀ
第二长度;L3
ꢀꢀ
第三长度;w1
ꢀꢀ
平台宽度;w2
ꢀꢀ
突起肋宽度;30
ꢀꢀ
突起肋;31
ꢀꢀ
第一表面;32
ꢀꢀ
第二表面;33
ꢀꢀ
第三表面;34
ꢀꢀ
平台;H1
ꢀꢀ
第一高度;H2
ꢀꢀ
第二高度;H3
ꢀꢀ
第三高度;H
ꢀꢀ
平台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首先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该轮胎10的胎面23沿轮胎周向设有至少一胎沟20,该胎沟20具有一沟底21及与沟底21相邻接的两个沟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在其胎面周向至少具有一胎沟,该胎沟具有一沟底及与沟底相邻接的两个沟壁,在胎沟中介于两侧沟壁之间从沟底凸起若干突起肋,其特征在于:该突起肋设置于一未与两侧沟壁邻接的平台上,该突起肋为一多重曲面凸肋,其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三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两端分别与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为一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起肋的宽度为该平台宽度的70%~9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石的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平台由沟底向上延伸一高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石的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铭原黄建达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