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89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包含一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包括有一胎面部及二胎肩部位在该胎面部相对二侧,该胎面部有一胎面中心线,每一个胎肩部各有复数胎肩副沟环绕该每一个胎肩部,每一个胎肩副沟有复数沟槽,每一个沟槽有一延伸线与该胎面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介于28度至45度之间,该每一个沟槽长度介于27公厘至66公厘之间。借由胎肩副沟的沟槽角度及沟槽长度有助于减少轮胎偏磨耗并提升干抓性能及操控稳定性。性能及操控稳定性。性能及操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抗偏磨耗的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抗偏磨耗的轮胎。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用轮胎,在干燥路面上,从直行到转弯时的倾斜行驶要求有稳定性,特别是倾斜过程中要求均匀的过渡特性和适度的舒适性。而当地潮湿时,轮胎的湿地抓地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为了抑制水漂现象,沿轮胎周向的沟非常有效,随着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增大。另一方面,在干燥路面上,在转弯时需要大的横向力,但周向沟产生的横向力(侧抗力、外倾推力)很小,因此无法获得充分的转弯力。
[0003]在前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03863017B「摩托车用轮胎」,其揭露胎面表面具有中央倾斜主沟,该中央倾斜主沟从轮胎赤道面附近的内端到比直立时的接地宽度区域靠轮胎轴向外侧的外端以角度α朝向轮胎周向侧倾斜地延伸,并且交替地在轮胎赤道面的两侧被设置。在直立时的接地宽度区域内,周向上相邻的中央倾斜主沟之间的间隔在直立时的接地长度的0.5倍以下。在直立时的接地宽度区域内,轮胎轴向上相邻的中央倾斜主沟在轮胎轴向上局部重叠。中央倾斜主沟在直立时的接地宽度区域内的周向的沟长度小于上述接地长度。
[0004]上述专利案虽然能提升干地舒适性及过弯抓地力,但在周向上相邻的中央倾斜主沟之间的间隔在直立时的接地长度的0.5倍以下,及在直立时的接地宽度区域内,轮胎轴向上相邻的中央倾斜主沟在轮胎轴向上局部重叠等结构特征,在实车使用中易有磨耗异常情况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爰此,本专利技术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具有解决上述的缺点。
[0006]故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包含一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包括一胎面部及二胎肩部位在该胎面部相对二侧,该胎面部有一胎面中心线,每一个胎肩部各有复数胎肩副沟环绕该每一个胎肩部,每一个胎肩副沟有复数沟槽,每一个沟槽有一延伸线与该胎面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介于28度至45度之间,该每一个沟槽长度介于27公厘至66公厘之间。
[0007]进一步,该复数沟槽包括一大沟槽及一小沟槽,该大沟槽与该小沟槽长度比介于2倍至3倍之间。
[0008]进一步,该胎面部在该二胎肩部之间有一展开宽度,该胎肩副沟位在距离该胎面中心线介于30%至40%的该展开宽度。
[0009]进一步,该沟槽包括一起始端、一末端、一第一槽面及一第二槽面,该起始端位在该延伸线且靠近该胎面中心线,该末端位在该延伸线且远离该胎面中心线,在该末端的位置有该第一槽面及该第二槽面自该延伸线相对侧延伸,该第一槽面与该第二槽面形成一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介于27度至44度之间。
[0010]进一步,该沟槽还包括一第一垂线,在该末端的位置有该第一垂线垂直于该延伸线,该第一垂线与该第一槽面的夹角范围介于62度至80度之间,该第一垂线与该第二槽面的夹角范围介于62度至80度之间。
[0011]进一步,该沟槽还包括一第二垂线及一第三槽面,在该起始端的位置有该第二垂线及该第三槽面,该第二垂线垂直于该延伸线,该第三槽面自该延伸线延伸,并与该第二槽面位在相同侧,该第二垂线与该第三槽面的夹角范围介于1度至77度之间。
[0012]进一步,该胎面部有复数中央主沟,每一中央主沟包含一主沟,该主沟的一端为断开沟纹,断开处增加其中一所述胎肩部的刚性。
[0013]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下列的优点:
[0014]1.借由每一个沟槽的该延伸线与该胎面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介于28度至45度之间可提升抗偏磨耗的性能,又该每一个沟槽长度介于27公厘至67公厘之间可强化花纹末端刚性,提升过弯稳定性。
[0015]2.借由每一胎肩副沟距离该胎面中心线介于30%至40%的该展开宽度可帮助抗偏磨耗,并提升胎肩处的抓地力。
[0016]3.借由该第一槽面与该第二槽面之间的该夹角的范围介于27度至44度之间,该第一垂线与该第一槽面之间的该夹角的范围介于62度至80度之间,该第一垂线与该第二槽面之间的该夹角的范围介于62度至80度之间,该等夹角可抗偏磨耗,该第一垂线与该第一槽面之间的该夹角可抗偏磨耗,该第一垂线与该第二槽面之间的该夹角可抗偏磨耗。
[0017]4.借由每一中央主沟的该主沟的一端为断开沟纹,断开处增加其中一所述胎肩部的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抗偏磨耗的轮胎立体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前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平面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抗偏磨耗的轮胎的胎肩副沟单元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抗偏磨耗的轮胎的大沟槽放大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抗偏磨耗的轮胎的小沟槽放大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1:轮胎本体
[0026]2:胎面部
[0027]21:中央主沟
[0028]211:主沟
[0029]212:副沟
[0030]3:胎肩部
[0031]31:胎肩副沟
[0032]321:第一延伸线
[0033]322:第二延伸线
[0034]33:大沟槽
[0035]331:大沟槽第一槽面
[0036]332:大沟槽第二槽面
[0037]333:大沟槽第三槽面
[0038]34:小沟槽
[0039]341:小沟槽第一槽面
[0040]342:小沟槽第二槽面
[0041]343:小沟槽第三槽面
[0042]4:胎面中心线
[0043]5:大沟槽第一垂线
[0044]6:大沟槽第二垂线
[0045]7:小沟槽第一垂线
[0046]8:小沟槽第二垂线
[0047]θ1:第一夹角
[0048]θ2:第二夹角
[0049]θ3:第三夹角
[0050]θ4:第四夹角
[0051]θ5:第五夹角
[0052]θ6:第六夹角
[0053]θ7:第七夹角
[0054]θ8:第八夹角
[0055]θ9:第九夹角
[0056]θ
10
:第十夹角
[0057]A1:第一起始端
[0058]A2:第一末端
[0059]B1:第二起始端
[0060]B2:第二末端
[0061]D1:大沟长度
[0062]D2:小沟长度
[0063]Z:展开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64]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包含:一轮胎本体1,该轮胎本体1包括有一胎面部2及二胎肩部3,该等胎肩部3分别位在该胎面部2相对二侧,该胎面部2在该二胎肩部3之间有一展开宽度Z,该胎面部2有一胎面中心线4,该胎面部2有复数中央主沟21。每一中央主沟21包含一主沟211及一副沟212,该主沟211自邻近该胎面中心线4朝向其中一胎肩部3延伸,该主沟211的一端为断开沟纹,该副沟21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包含一轮胎本体,该轮胎本体包括有一胎面部及二胎肩部位在该胎面部相对二侧,该胎面部有一胎面中心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胎肩部各有复数胎肩副沟环绕该每一个胎肩部,每一个胎肩副沟有复数沟槽,每一个沟槽有一延伸线与该胎面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介于28度至45度之间,该每一个沟槽长度介于27公厘至66公厘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沟槽包括一大沟槽及一小沟槽,该大沟槽与该小沟槽长度比介于2倍至3倍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面部在该二胎肩部之间有一展开宽度,该胎肩副沟位在距离该胎面中心线介于30%至40%的该展开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偏磨耗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沟槽包括一起始端、一末端、一第一槽面及一第二槽面,该起始端位在该延伸线上且靠近该胎面中心线,该末端位在该延伸线上且远离该胎面中心线,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明翰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