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87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包括结晶器本体和水冷夹套,结晶器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液段、缓冷段和急冷段,水冷夹套包括内夹套和外夹套,内夹套的上端与缓冷段的上端之间通过上法兰密封组件连接,内夹套的下端与急冷段的下端之间通过下法兰密封组件连接,外夹套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平板法兰组件与外夹套的上端和下端连接,缓冷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急冷段与内夹套之间的空间内从上到下等间距的间隔安装有多块冷却隔板,每块冷却隔板上均设置有多排导流孔。本装置不仅可有效的提高铸坯的结晶质量,而且在保证较好冷却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内夹套出现变形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连铸的连续性。连续性。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涉及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将高温钢水连续不断地浇铸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的生产工艺过程叫做连续铸钢。连续铸钢的工艺过程是:先将钢水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钢水在结晶器中成型并迅速凝固结晶成铸件,随后铸件在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的共同作用下被拉出结晶器,经冷却、电磁搅拌后,由切割装置将钢坯切割成一定的长度,堆放冷却待用即可。结晶器是承接注入的钢水并使之按规定断面形状凝固成坚固坯壳的连续铸钢设备,它是连铸机最关键的部件,其结构、材质和性能参数对铸坯质量和铸机生产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现有的结晶器多为水冷器结晶器,主要包括结晶器本体和设置在结晶器本体外的水冷夹套,该种结构的结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现有水冷夹套设置在结晶器外侧,结晶器从上到下的结晶温度都一样,使得钢进入结晶器的钢水直接进行急冷,冷水带走钢水热量的速度较快,使得铸坯坯壳的晶体生长均匀性受到影响,容易造成铸坯拉出结晶器后容易出现菱变、脱方现象;二是现有的水冷夹套结构单一,在冷却水进入水冷夹套进行冷却时,使得靠近结晶器本体一侧的冷却水温度过高,靠近水冷夹套的一侧冷却水温度过低,从而导致结晶器冷却效果不均匀、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三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冷却水套容易出现高温变形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不易变形、有利于提高拉坯质量的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发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不易变形、有利于提高拉坯质量的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结晶器本体和水冷夹套,结晶器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液段、缓冷段和急冷段,水冷夹套包括内夹套和外夹套,内夹套的上端与缓冷段的上端之间通过上法兰密封组件连接,内夹套的下端与急冷段的下端之间通过下法兰密封组件连接,内夹套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外夹套设置在内夹套的外侧,外夹套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平板法兰组件与外夹套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外夹套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缓冷段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急冷段与内夹套之间的空间内从上到下等间距的间隔安装有多块冷却隔板,每块冷却隔板上均设置有多排导流孔。
[0005]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一是优化了结晶器的结构,结晶器设置有缓冷段,缓冷段能够对钢水进行缓慢冷却,用于提升坯壳晶体生长的均匀性,能够避免铸坯因快速冷却导致拉出结晶器后容易出现菱变、脱方现象,可有效的提高铸坯的结晶质量;二是内夹套和急冷段之间设置的冷却隔板对冷却水进行进行均分,可以保证冷却水在急冷段
的每个位置处的冷却温度都均匀,能够彻底的避免冷却水在内夹套内的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该冷却隔板的设置可以提高铸坯冷却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铸坯的拉坯质量;三是在内夹套的外侧设置了外夹套,外夹套能够对内夹套及急冷段进行二次降温冷却,在保证较好冷却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内夹套出现变形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连铸的连续性,本装置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冷却隔板10在内夹套4和急冷段3之间的俯视图;
[0008]图3为下法兰密封组件7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

进液段,2

缓冷段,3

急冷段,4

内夹套,5

外夹套,6

上法兰密封组件,61

上法兰环,62

下密封垫,7

下法兰密封组件,71

下法兰环,72

下密封折边,73

下压紧环,74

密封圈,8

平板法兰组件,9

散热翅片,10

冷却隔板,11

导流孔,12

波形膨胀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结晶器本体和水冷夹套,所述结晶器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液段1、缓冷段2和急冷段3,水冷夹套包括内夹套4和外夹套5,内夹套4的上端与缓冷段2的上端之间通过上法兰密封组件6连接,所述内夹套4的下端与急冷段3的下端之间通过下法兰密封组件7连接,所述内夹套4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外夹套5设置在内夹套4的外侧,所述外夹套5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平板法兰组件8与外夹套5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平板法兰组件8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结构,包括两个法兰环和密封垫,法兰环之间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固定,所述外夹套5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缓冷段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9,所述急冷段3与内夹套4之间的空间内从上到下等间距的间隔安装有多块冷却隔板10,每块冷却隔板10上均设置有多排导流孔11。
[0012]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进水口向内夹套4内通入冷却水,通过第二进水口向外夹套5内通入冷却水,之后,中间包的钢水通过进液段1进入到缓冷段2内,这时外夹套5内的冷却水就能够对进入到缓冷段2内的钢水进行缓冷,钢水进入到缓冷段2内时,缓冷段2外侧的散热翅片9可以保证钢水散热的均匀性,让钢坯的坯壳均匀的生长,经过缓冷段2内的钢水进入到急冷段3内,急冷段3内设置的冷却隔板10能够减缓冷却水的流动速度,能够提高钢水与冷却水的热量传递,增强冷却水带走钢水热量的能力,提高铸坯冷却均匀的效果,实现铸坯定型,经过急冷段3冷却后形成的铸坯通过急冷段3下方的拉坯机拉出即可,本装置在内夹套4的外侧设置有外夹套5,外夹套5能够对内夹套4及急冷段3进行降温冷却,在保证较好冷却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内夹套4出现变形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连铸的连续性。
[0013]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较好的冷却结晶效果,优选地,每块冷却隔板10上的多排导流孔11沿着冷却隔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导流孔11的排数为偶数排,上层冷却隔板10上的冷却水可以通过导流孔11均匀的流入到下层冷却隔板10上,这样能够保证上下相邻两层冷
却隔板10之间的冷水水均匀分布,增强与钢水接触的面积,提高钢水冷却的均匀性,优选地,偶数排的导流孔11包括主孔排和副孔排,主孔排和副孔排上的圆孔相互交错布置,且主孔排的圆孔直径大于副孔排的圆孔直径,所述副孔排上的圆孔呈倾斜设置,所述主孔排的圆孔呈垂直设置,这样能够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包括结晶器本体和水冷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进液段(1)、缓冷段(2)和急冷段(3),所述水冷夹套包括内夹套(4)和外夹套(5),所述内夹套(4)的上端与缓冷段(2)的上端之间通过上法兰密封组件(6)连接,所述内夹套(4)的下端与急冷段(3)的下端之间通过下法兰密封组件(7)连接,所述内夹套(4)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外夹套(5)设置在内夹套(4)的外侧,所述外夹套(5)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平板法兰组件(8)与外夹套(5)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所述外夹套(5)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下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缓冷段(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9),所述急冷段(3)与内夹套(4)之间的空间内从上到下等间距的间隔安装有多块冷却隔板(10),每块冷却隔板(10)上均设置有多排导流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冷却隔板(10)上的多排导流孔(11)沿着冷却隔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导流孔(11)的排数为偶数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偶数排的导流孔(11)包括主孔排和副孔排,主孔排和副孔排上的圆孔相互交错布置,且主孔排的圆孔直径大于副孔排的圆孔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新型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孔排上的圆孔呈倾斜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王贵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呈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