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56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包括底座、托板以及折角机构,托板弹性连接于底座上方,托板上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开设有供元器件引脚插入的插孔,托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折角机构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一端配合穿过第一条形孔,第一楔形块另一端的楔形面与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第二楔形块与底座固定连接;其中,当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时,第一楔形块一端能够将元器件引脚向电路板方向弯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折弯力度过大而折断元器件引脚,保证了元器件引脚弯折幅度的统一,减少返工,间接的提高了折弯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折弯效率。间接的提高了折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电路板焊件工序中,需对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引脚(电路板针脚)进行弯折,从而实现产品功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547467U的专利中,引脚在穿过电路板的通孔后需向电路板方向弯折,并进行焊接。
[0003]传统的折脚方式往往由工作人员手持橡胶锤将元器件引脚折弯,以上方式既不易把控弯折力度,力度过大容易折断元器件引脚,也不易保证元器件引脚弯折幅度的统一,重复返工调整,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把控对元器件引脚的弯折力度和弯折幅度,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包括底座、托板以及折角机构,所述托板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且所述托板能够向所述底座方向或向背离所述底座方向运动,所述托板上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供元器件引脚插入的插孔,所述托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折角机构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一端配合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楔形块另一端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时,所述第一楔形块一端能够将所述元器件引脚向所述电路板方向弯折。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折角治具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托板的底面固定,且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的第二条形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顶端与所述托板的底面固定;所述第一楔形块包括楔形体和弹性体,所述楔形体一端配合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楔形体另一端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楔形体固定、并能够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弹性抵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具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凸块布置于所述限位板的正下方,其中,当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板抵触时,所述元器件引脚与所述电路板贴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与所述底座弹性连接,所述折角治具还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与所述托板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托板向所述底座方向或向背离所述底座方向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承压板和驱动件;所述承压板的下侧面具有第一压接部、第二压接部和第三压接部,所述第一压接部与所述元器件压接固定,所述第二压接部
与所述电路板压接固定,所述第三压接部与所述托板压接固定;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承压板传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承压板和所述托板向所述底座方向或向背离所述底座方向运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具有至少一定位钉,所述定位钉能够与所述电路板的定位孔配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具有至少一垫块,所述垫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路板上,以用于放置所述元器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接部和所述第二压接部均包覆有橡胶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四角处均具有导向柱,四个所述导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承压板和所述托板分别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柱插入的导向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板之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托板弹性连接于底座上方,托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一楔形块一端配合穿过第一条形孔,第一楔形块另一端的楔形面与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当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时,第一楔形块一端能够将元器件引脚向电路板方向弯折;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以避免折弯力度过大而折断元器件引脚,保证了元器件引脚弯折幅度的统一,减少返工,间接的提高了折弯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的电路板和元器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折角治具拆卸电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折角治具的侧视图;
[0019]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折角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折角治具的剖面图;
[0021]图中:1.底座,11.凸块,12.导向柱,121.弹簧,2.托板,21.定位钉,22.垫块,2a.第一条形孔,3.折角机构,31.第一楔形块,311.楔形体,312.弹性体,4.限位板,4a.限位槽,5.承压板,51.第一压接部,52.第二压接部,53.第三压接部,a.电路板,b.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包括底座1、托板2以及折角机构3。
[0024]托板2与底座1活动连接,且托板2能够向靠近底座1方向或背离底座1方向运动,托板2上安装有电路板a,电路板a开设有供元器件b引脚插入的插孔,托板2开设有第一条形孔2a。
[0025]折角机构3包括第一楔形块31和第二楔形块32,第一楔形块31一端配合穿过第一条形孔2a,第一楔形块31另一端的楔形面与第二楔形块32的楔形面滑动连接,第二楔形块32与底座1固定连接。
[0026]其中,当第一楔形块31与第二楔形块32相对滑动时,第一楔形块31一端能够将元器件b引脚向电路板a方向弯折。
[0027]于本实施例中,当托板2向底座1方向运动时,第一楔形块31相对第二楔形块32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一楔形块31一端将元器件b引脚向左弯折,直到元器件b引脚与电路板a贴合;接着,当托板2向背离底座1方向运动,此时可拆卸更换电路板a,以便下一电路板a的元器件b引脚弯折。
[0028]相比于传统通过手持橡胶锤将元器件b引脚折弯的方式,本方案通过把控托板2向底座1方向的运动速度,把控第一楔形块31与第二楔形块32相对滑动速度,进而能把控第一楔形块31的一端对元器件b引脚折弯力度,通过把控托板2向底座1方向的运动距离,把控第一楔形块31与第二楔形块32相对滑动距离,进而能把控第一楔形块31的一端对元器件b引脚折弯幅度,以上设置方式,可以避免折弯力度过大而折断元器件b引脚,保证了元器件b引脚弯折幅度的统一,减少返工的同时,又能提高折弯效率。
[0029]由于在更换电路板a后,需人工将第一楔形块31相对第二楔形块32向右侧移动,才能对下一电路板a的元器件b引脚进行弯折,以上操作过程较为耗时,基于此,对折角治具的结构作进一步限定。
[0030]参见图4

5,折角治具还包括限位板4,限位板4与托板2的底面固定,且限位板4开设有供第一楔形块31和第二楔形块32相对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路板针脚的折角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且所述托板能够向靠近所述底座方向或向背离所述底座方向运动,所述托板上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供元器件引脚穿过的插孔,所述托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折角机构,其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一端配合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楔形块另一端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时,所述第一楔形块一端能够将所述元器件引脚向所述电路板方向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治具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托板的底面固定,且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的第二条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顶端与所述托板的底面固定;所述第一楔形块包括楔形体和弹性体,所述楔形体一端配合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所述楔形体另一端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楔形面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楔形体固定、并能够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弹性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角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具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凸块布置于所述限位板的正下方,其中,当所述凸块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峰胡斌杨雄郑琼林邓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龙昌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