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34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包括:旋转壳体,与铁路车辆的轮对连接,旋转壳体能够随轮对一同转动;旋转壳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与第一安装腔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腔;自发电监测装置还包括:发电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监测组件,部分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监测组件与发电组件电连接;其中,监测组件用于监测铁路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电组件用于为监测组件提供电能,旋转壳体旋转时能够驱动发电组件工作发电。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发电组件为监测组件供电,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仅依靠电池为监测组件供电所导致的因电池电量不足使得监测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发电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货运列车信息监测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铁路的提速、运输技术与运载能力的提升,对铁路货运运输过程中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0003]相关技术中,监测装置通常设置在铁路车辆上,用于对铁路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而,监测装置通常使用电池对监测装置内的监测组件进行供电。当电池电量不足时,会导致监测组件供电不足而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4]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监测组件存在因供电不足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解决了监测组件因供电不足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包括:旋转壳体,与铁路车辆的轮对连接,旋转壳体能够随轮对的轮轴一同转动;旋转壳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与第一安装腔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腔;自发电监测装置还包括:发电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监测组件,部分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监测组件与发电组件电连接;其中,监测组件用于监测铁路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电组件用于为监测组件提供电能,旋转壳体旋转时能够驱动发电组件工作发电。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为环形腔,第二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腔的外侧。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电组件包括:转子,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且与第一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定子,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且与转子对应设置;其中,当转子随旋转壳体转动,定子被固定时,转子与定子发生相对转动,以使发电组件工作发电。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子为绕设在第一安装腔内的线圈,定子为绕设在第一安装腔内的磁圈,磁圈具有环形腔,线圈悬空设置在环形腔内。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子包括:支撑圈,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支撑圈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多个绕组,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安装孔内;连接杆,一端与支撑圈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安装腔的内壁连接。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子包括:安装座,设置在第一安装腔内,安装座设置有环形腔;多块磁铁,间隔设置在环形腔的侧壁上。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子和旋转壳体之间设置有轴承安装腔,自发电监测装置还包括:轴承,轴承设置在轴承安装腔内;轴承压板,设置在轴承安装腔的开口处,用于将轴承
固定在轴承安装腔内。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尘盖,防尘盖设置在轴承和轴承压板之间,用于封堵轴承与轴承安装腔之间的间隙,和/或防尘盖设置在定子与第一安装腔之间的外侧间隙处,用于封堵外侧间隙。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与定子连接,支架用于固定定子。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监测组件包括:电池,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电池与发电组件电连接;控制板,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且与电池间隔设置;温度传感器,穿设在旋转壳体靠近轮对的一端上,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电连接。
[0016]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设置发电组件为监测组件供电,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仅依靠电池为监测组件供电所导致的因电池电量不足使得监测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发电监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0]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显示了图1中的自发电监测装置的主剖视图;
[0022]图3显示了图1中的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显示了图1中的定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显示了图1中的自发电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25]图6显示了本技术的铁路车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显示了图1中的自发电监测装置与轮对的连接关系图。
[0027]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0028]附图标记:
[0029]10、旋转壳体;11、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20、发电组件;21、转子;211、支撑圈;212、绕组;213、连接杆;22、定子;221、安装座;222、磁铁;30、监测组件;31、电池;32、控制板;33、温度传感器;40、轴承;50、轴承压板;60、防尘盖;70、支架;80、盖板;100、自发电监测装置;200、轮对;201、轮对轴承;202、车轮;203、轮轴;400、连接板;50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和图7所示,轮对200包括车轮202、轮对轴承201和轮轴203。车轮202设置在轮轴203上,随其一同转动。自发电监测装置100固定在轮轴203的端部位置。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100,其包括旋转壳体10,旋转壳体10与铁路车辆的轮对200连接,旋转壳体10能够随轮对200的轮轴203一同转动,旋转壳体10设置有第一安装腔11和与第一安装腔11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
腔12,自发电监测装置100还包括发电组件20和监测组件30。其中发电组件20设置在第一安装腔11内;监测组件30部分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2内,监测组件30与发电组件20电连接;监测组件30用于监测铁路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电组件20用于为监测组件30提供电能,旋转壳体10旋转时能够驱动发电组件20工作发电。
[0033]上述设置中,设置发电组件20为监测组件30供电,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仅依靠电池为监测组件30供电所导致的因电池电量不足而使监测组件30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发电监测装置100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4]另外,本申请中的发电组件20利用轮对200的转动能为发电组件20提供能量,使其能够持续发电工作。该种驱动方式依靠轮对200的转动(轮轴203的转动),这样使得该种驱动方式稳定可靠,且充分利用了铁路车辆的自身动能,不但提高了自发电监测装置100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充分利用了铁路车辆运动时的动能。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利用铁路车辆的轮对200的转动,带动旋转壳体10旋转运动。这样带动发电组件20的部分零件转动,即其内的转子2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发电组件20能够工作发电,进而能够为监测组件30提供电能。以确保监测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壳体,与所述铁路车辆的轮对连接,所述旋转壳体能够随所述轮对的轮轴一同转动;所述旋转壳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与所述第一安装腔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腔;所述自发电监测装置还包括: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监测组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监测组件与所述发电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所述铁路车辆的运行状态,所述发电组件用于为所述监测组件提供电能,所述旋转壳体旋转时能够驱动所述发电组件工作发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为环形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包括: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定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与所述转子对应设置;其中,当所述转子随所述旋转壳体转动,所述定子被固定时,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发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发电组件工作发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绕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线圈,所述定子为绕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磁圈,所述磁圈具有环形腔,所述线圈悬空设置在所述环形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铁路车辆的自发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支撑圈,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支撑圈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明李林俊王喆波王洪昆边志宏王蒙丁颖王萌焦杨马瑞峰徐建喜张国彪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