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冲片、电机的转子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07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冲片、电机的转子及电机,包括安装于转子轴上的内转子冲片、套设在内转子冲片外周面上的外转子冲片;外转子冲片与内转子冲片键连接,使内转子冲片和外转子冲片能够随所述转子轴同步转动,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与外转子冲片的內周面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层,使所述外转子冲片的內周面套设在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上后,所述外转子冲片的內周面不与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直接接触,隔断了结构振动在外转子冲片和内转子冲片之间的传递路径,使结构振动在阻尼材料层中缓冲、吸收,并得以大大衰减,实现隔振和降噪的目的。实现隔振和降噪的目的。实现隔振和降噪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冲片、电机的转子及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冲片、电机的转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的NVH性能是目前新能源车行业的一大重要指标。新能源汽车是通过主驱系统(电机、控制器和减速箱)取代了传统的燃油驱动系统,其没有传统的燃油驱动系统的噪声,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在运行工作时,主驱系统中主驱电机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力以及齿槽转矩等激励,激励力会直接通过转子和定子结构产生强烈的振动并通过壳体将噪声振动辐射出来,当主驱电机产生的电磁激励频率和电机转子以及定子组件(定子和壳体)的模态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使得电机噪声和振动被放大。当主驱系统安装到汽车上时,主驱电机产生的电磁噪声和振动会传递给与之相接触的汽车车架,传递到汽车车身和座椅上;在振动的传递过程中,由于共振的作用,导致传递给汽车车身和座椅上的振动和噪声更大,同时声音也可以通过汽车车内面板直接辐射到车内,所以电机轻微的振动皆可能影响司机和乘客的体验,长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需要改善电机结构,从激励源上对电机噪声振动进行降低,进而改善电机对整车噪声振动的影响,提升乘客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转子冲片、电机的转子及电机,改善现有的电机对整车噪声振动的影响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冲片,包括内转子冲片和套设在所述内转子冲片外周面上的外转子冲片;所述内转子冲片与所述外转子冲片的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层,阻尼材料层用于吸收和降低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之间的振动传递;所述内转子冲片、所述外转子冲片和所述阻尼材料层固定连接,所述外转子冲片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磁钢槽。
[0005]通过在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与所述外转子冲片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所述阻尼材料层,将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隔离开,使得所述内转子冲片引起的振动经过所述阻尼材料层缓冲和吸收后,传达到所述外转子冲片时能量降低,无法激起整个所述转子冲片的模态;同时,所述外转子冲片引起的振动经过所述阻尼材料层缓冲和吸收后,传达到所述内转子冲片时能量降低,也无法激起整个所述转子冲片的模态;从而达到减震降噪的目的;进而从激励源上对电机噪声振动进行了降低,改善了电机对整车噪声振动的影响,提升乘客的舒适感。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转子冲片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键槽,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键槽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键槽内安装有连接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转子冲片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键槽,多个所述第一键槽沿周向间隔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键包括轴向与键槽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沿径向开设有槽。
[0009]通过在所述连接部上沿径向开设所述槽,既能保证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键紧密配合,又能通过调节所述槽的数量和所述槽之间的间隔距离来改变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的连接刚度,从而可以改变整个转子的刚度和模态频率。同过对转子刚度和模态频率的控制也可以达到减震降噪的目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槽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
[0011]通过使所述连接部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键槽配合(即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一键槽内,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二键槽内,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二键槽内,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一键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置于所述阻尼材料层内,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键的连接部包括楔形结构。
[0013]通过将所述连接键的连接部设置为楔型结构,相对于常规的键连接方式,能够在键连接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使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能够同步绕轴向旋转的同时,减少所述外转子冲片和所述内转子冲片在径向上的相对位移,使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能够紧密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转子冲片上开设有多个去重孔,多个所述去重孔沿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5]通过设置所述去重孔,能够降低所述内转子冲片的重量,实现轻量化。
[0016]进一步的,所述去重孔内均设置有加强筋。
[0017]由于所述内转子冲片上开设有所述去重孔的原因导致所述内转子冲片的椭圆模态频率会相对较低,进而会导致电机在高速下,电机齿槽转矩会激发转子椭圆模态引起共振,进而提高电机的噪声振动。
[0018]所述内转子冲片由硅钢片一次冲压成型,通过在前述一次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在所述去重孔内一体成型所述加强筋,使所述内转子冲片在高速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作用下,所述加强筋能够对所述去重孔形成支撑作用,可以使所述内转子冲片的整体刚度增加,从而提高所述内转子冲片的椭圆模态固有频率,避免共振,进而降低电机噪声振动。
[0019]其中,所述加强筋的结构设置可以包括多种方式,例如但不限于:
[0020]1、在所述去重孔内的斜对角之间设置三角形加强筋;
[0021]2、在所述去重孔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设置“V”字型加强筋,所述“V”字型加强筋的喇叭口朝向所述内转子冲片的中心轴或朝向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
[0022]3、在所述去重孔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设置“U”字型加强筋,所述“U”字型加强筋的开口朝向所述内转子冲片的中心轴或朝向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
[0023]4、在所述去重孔内设置加强筋,将所述去重孔分隔为第一去重孔和第二去重孔。
[0024]5、在所述去重孔内沿孔的径向设置有两个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的侧边形成夹
角。
[0025]进一步的,所述内转子冲片上开设有多个去重孔,多个所述去重孔沿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去重孔内沿孔的径向设置有两个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的侧边形成夹角。
[0026]进一步的,所述内转子冲片上开设有多个斜极定位孔,多个所述斜极定位孔沿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周向间隔设置。
[0027]在所述内转子冲片上设置所述斜极定位孔,当转子使用斜极后,会优化其电磁力的大小,能够降低电磁激励,进而达到减震降噪的目的。
[0028]进一步的,每组磁钢槽包含两个用于安装永磁体的槽型单元,两个所述槽型单元呈V型设置在所述转子冲片上。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的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心由多个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子冲片沿其轴向堆叠而成;所述永磁体安装于多个所述转子冲片的磁钢槽内。
[0030]进一步的,至少一个连接键沿轴向连接多个所述转子冲片。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轴、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定子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转子冲片和套设在所述内转子冲片外周面上的外转子冲片;所述内转子冲片与所述外转子冲片的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层,阻尼材料层用于吸收和降低所述内转子冲片和所述外转子冲片之间的振动传递;所述内转子冲片、所述外转子冲片和所述阻尼材料层固定连接,所述外转子冲片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磁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冲片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键槽,所述内转子冲片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键槽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键槽内安装有连接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键包括轴向与键槽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沿径向开设有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沿径向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槽沿轴向设置多个;所述槽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逸徐坤施耀贵张飞兵谭建设李艻
申请(专利权)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