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胶牛油和火锅底料以及油脂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44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胶牛油和火锅底料以及油脂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油脂脱胶剂的制备原料为珍珠岩、食用单宁、水、磷脂酶A1、磷脂酶C、膨润土和二氧化硅。制备时将磷脂酶溶于水中,并将磷脂酶水液以喷雾方式与珍珠岩和食用单宁混合,再加入膨润土和二氧化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珍珠岩和食用单宁将酶制剂水液固定化包埋,用其进行油脂脱胶时没有废水生成,克服了现有物理、化学、酶法脱胶工艺所产生的废水、废液处理困难问题,同时保证了油品得率、风味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省去了行业现有脱胶工艺中的干燥工序,降低能耗与加工成本。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脱胶剂对牛油脱胶后,香味更浓,色泽更好,炒制时不浑汤、不起泡,具有更加优良的品质。具有更加优良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胶牛油和火锅底料以及油脂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脱胶牛油和火锅底料以及油脂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脂是制作火锅底料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火锅要满足不浑汤不起泡的要求,则需要去除油脂中的胶杂和磷脂。目前油脂中去除胶杂的工艺分为化学脱胶、物理水化脱胶和酶法脱胶。其中,化学脱胶工艺为:
[0003]毛油

调温(升温/降温)

加酸液/碱液

搅拌

沉降/离心分离

过滤

干燥

脱胶浓香油;
[0004]物理水化脱胶工艺为:
[0005]毛油

调温(升温/降温)

加水

搅拌

沉降分离

过滤

干燥

脱胶浓香油;
[0006]酶法脱胶工艺为:
[0007]毛油

调温(升温/降温)

加水

加酶制剂

酶解

灭酶

过滤

干燥

脱胶浓香油。
[0008]目前油脂行业浓香油的脱胶工艺及制备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0009](1)化学脱胶、物理水化脱胶及酶法脱胶均会产生废液、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增加污水费用处理成本;
[0010](2)化学脱胶加入酸/碱液,容易损失油脂风味,降低产品风味品质,同时会发生皂化反应,产生皂角,降低经济价值;
[0011](3)物理水化脱胶工艺控制困难,加水过多容易出现乳化现象,降低油品得率;加水过少则会出现脱胶不彻底的问题,同样影响油脂品质;
[0012](4)化学脱胶、物理水化脱胶及酶法脱胶均需要进行油脂干燥工艺,干燥工艺会消耗大量蒸汽,能耗消耗大。
[0013]因此开发一种新的油脂脱胶试剂和脱胶工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1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胶牛油和火锅底料以及油脂脱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浓香油脂脱胶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液、能耗过高、油品得率过低、风味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同时运利用该油脂脱胶剂的脱胶工艺制备浓香火锅牛油产品。
[001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脂脱胶剂,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0016]珍珠岩45~55份、食用单宁2~6份、水35~45份、磷脂酶A1 2~6份、磷脂酶C 2~6份、膨润土2~6份和二氧化硅1~5份。
[0017]进一步,油脂脱胶剂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0018]珍珠岩50份、食用单宁5份、水40份、磷脂酶A1 5份、磷脂酶C 5份、膨润土5份和二
氧化硅3份。
[0019]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的油脂脱胶剂以珍珠岩和食用单宁作为酶的固定载体,以磷脂酶A1和磷脂酶C的复合物作为脱胶酶;其中,珍珠岩和单宁均具有孔隙,特别是珍珠岩具有高孔隙率,磷脂酶埋藏于孔隙中,珍珠岩和食用单宁对磷脂酶形成包埋,使磷脂酶能够稳定的发挥脱胶酶解作用。而且,珍珠岩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和吸湿性,不仅能够对溶解于水中的磷脂酶进行吸附以实现磷脂酶固定的目的,而且可以在油脂脱胶过程中吸附吸附油脂中的水分和胶杂,促进脱胶反应的正向进行,油脂的脱胶效果得以提升;同时,珍珠岩对油脂的香味和色素吸附能力低,在对水分和胶杂进行吸附的同时又不会影响油脂本身的的色泽和香味。食用单宁吸水后呈酸性,可以调节油脂的pH值,使磷脂酶在最适pH条件下对油脂进行脱胶;并且食用单宁水解产物能够降低油脂的黏性,油脂中的胶杂更容易被脱除。本专利技术中的油脂脱胶剂结合珍珠岩优异的吸水、吸湿性和食用单宁吸水后呈酸性、降低油脂黏性的特点,创新了磷脂酶制剂固定化包埋技术,既激活和保证了酶的活性,又杜绝了在油脂脱胶过程中直接加水产生的废水。
[0020]油脂温度越高油脂黏性越低,黏性越低越有利于油脂中胶杂的去除。本专利技术中的油脂脱胶酶由磷脂酶C(Purifine)和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复配而成,磷脂酶C能够耐受高温,磷脂酶A1具有较高的酶活上限温度,两者复配后可以使油脂脱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油脂黏度较低,更有利于胶杂的脱除;而且,复配后的磷脂酶相比于单一的磷脂酶具有更高的酶解活性,能够让油脂胶质酶解更彻底,达到最佳酶解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油脂脱胶剂还包括膨润土和二氧化硅。其中,二氧化硅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其它物料颗粒表面被二氧化硅颗粒覆盖后,形成了物理阻隔作用,同时使其他物料表面更光滑,降低了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固定化包埋磷脂酶制剂后的珍珠岩和食用单宁结块,避免影响后续酶解时与物料充分接触时的最大表面积。而膨润土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矿物成分,蒙脱石晶胞形成了层状结构,遇水则矿物晶层间距加大,水分子进入矿物晶层,让膨润土膨胀,充分利用了膨润土吸水就膨胀和吸附特性,配方中加入合适比例的膨润土,能够有效吸附油中多余水分和胶杂。
[0022]进一步,珍珠岩、食用单宁和膨润土的粒径为100~200目,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0~400目。
[0023]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物料以粉末形式存在,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油脂的接触面积更大,并且粉末状的物料能够在油脂中均匀分散,可以产生刚好的脱胶效果。
[0024]二氧化硅的粒径小于其余物料的粒径,二氧化硅包覆于其余物料表面,能够有效防止物料的聚集、结块,避免酶解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油脂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将珍珠岩和食用单宁在100~12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2%,再混合,得混合粉体;
[0027]S2:将磷脂酶A1和磷脂酶C共溶于水中,得磷脂酶水液;
[0028]S3:在搅拌条件下将磷脂酶水液以喷雾的方式喷洒到混合粉体中;
[0029]S4:将膨润土和二氧化硅加入经过S3处理后的混合粉体中,拌匀,即得。
[0030]进一步,S1中烘干温度为105℃。
[0031]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油脂脱胶剂时,先对珍珠岩和食用单宁等固定载体进行干燥,目的是为了去除珍珠岩和食用单宁本身自带的自由水,使后续珍珠岩与食用单宁在固定化包埋磷脂酶水液时,包埋更多磷脂酶,同时让磷脂酶更均匀分散在珍珠岩的孔隙中,以达到预期的脱胶处理效果。
[0032]将磷脂酶配制成溶液,并以喷雾的方式与珍珠岩和食用单宁接触,利用珍珠岩和食用单宁良好的吸水吸湿性能,磷脂酶可以均匀地分布到珍珠岩和食用单宁中,能够有效保证所得的油脂脱胶剂活性均匀。
[003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油脂脱胶剂在动物油脂脱胶中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脱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珍珠岩45~55份、食用单宁2~6份、水35~45份、磷脂酶A12~6份、磷脂酶C 2~6份、膨润土2~6份和二氧化硅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脱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珍珠岩50份、食用单宁5份、水40份、磷脂酶A15份、磷脂酶C 5份、膨润土5份和二氧化硅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脂脱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岩、食用单宁和膨润土的粒径为100~200目,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300~400目。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油脂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珍珠岩和食用单宁在100~12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2%,再混合,得混合粉体;S2:将磷脂酶A1和磷脂酶C共溶于水中,得磷脂酶水液;S3:在搅拌条件下将磷脂酶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维泽陈启丽马麟刘桂利宋召婷杨福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