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397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传输带和下线码垛子系统,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包括支撑座、限位框和推动臂,通过将堆叠的板材放入所述限位框的内部,通过所述推动臂将板材逐个送至所述传输带的上方,以PLC为核心,实现板材上线、板材拼接、打孔、拧螺钉、钢筋焊接以及下线码垛等功能的全自动运行,实现装配生产过程全自动,减少人工介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动的一种建筑方式,但由于行业特性以及历史原因,导致目前的生产方式还是以手工、半自动生产为主,生产过程包括:板材拼接、打孔、拧螺钉、钢筋焊接等工序。
[0003]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装配工人劳动强度大,装配现场粉尘浓度较高,对工人健康危害大,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大批量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解决了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装配工人劳动强度大,装配现场粉尘浓度较高,对工人健康危害大,且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大批量推广及应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传输带和下线码垛子系统,沿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和下线码垛子系统;
[0006]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包括支撑座、限位框和推动臂,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一端,所述限位框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限位框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推动臂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限位框靠近所述推料口的一侧。
[0007]其中,所述限位框包括框体和活动门,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活动门通过合页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框体的一侧。
[0008]其中,所述推动臂包括气缸、推杆和板体,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板体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推料口的内部。
[0009]其中,所述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包括机械臂、钻孔头和螺钉枪,所述机械臂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机械臂间隔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两侧,所述钻孔头与其中一个所述机械臂连接,所述螺钉枪与另一个所述机械臂连接,所述螺钉枪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铁。
[0010]其中,所述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还包括螺钉架,所述螺钉架设置于所述螺钉枪的下方,所述螺钉架的顶端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放置孔。
[0011]其中,所述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采用焊接头,所述焊接头与其中一个所述机械臂连接。
[0012]其中,所述下线码垛子系统包括支撑台、卸料臂和收集框,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收集框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相对两侧,所述卸料臂设置于所述支撑台的上方。
[0013]其中,所述收集框包括移动车、箱体、弹簧和支撑板,所述移动车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一侧,所述箱体与所述移动车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车的上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0014]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通过将堆叠的板材放入所述限位框的内部,通过所述推动臂将板材逐个送至所述传输带的上方,以PLC为核心,实现板材上线、板材拼接、打孔、拧螺钉、钢筋焊接以及下线码垛等功能的全自动运行,实现装配生产过程全自动,减少人工介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收集框的剖视图。
[0020]1‑
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2

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3

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4

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5

传输带、6

下线码垛子系统、7

支撑座、8

限位框、9

推动臂、10

推料口、11

出料口、12

框体、13

活动门、14

气缸、15

推杆、16

板体、17

机械臂、18

钻孔头、19

螺钉枪、20

螺钉架、21

放置孔、22

支撑台、23

卸料臂、24

收集框、25

移动车、26

箱体、27

弹簧、28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请参阅图1

图4,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收集框的剖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1、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2、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3、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4、传输带5和下线码垛子系统6,沿所述传输带5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1、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2、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3、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4和下线码垛子系统6;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1包括支撑座7、限位框8和推动臂9,所述支撑座7设置于所述传输带5的一端,所述限位框8与所述支撑座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7的上方,所述限位框8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推动臂9设置于所述支撑座7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限位框8靠近所述推料口10的一侧。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工业以太网通讯交互数据,保障产品信息
在各个环节的统一性,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行;系统中使用了大量交流伺服,保障装配精度,提高装配效率,提升系统稳定性。所有交流伺服由运动控制器和PLC控制,运动控制器、PLC与交流伺服通过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总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了六轴工业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使系统更柔性、灵活、智能,实现适应不同型号产品的装配,根据产品型号快速换型,更换装配参数等功能;工业机器人与生产线控制系统通过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总线通信;生产计划及产品数据由上位系统下发,并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传输带和下线码垛子系统,沿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自动打孔拧螺钉子系统、钢筋自动上线子系统、钢筋自动焊接子系统和下线码垛子系统;所述板材自动上线子系统包括支撑座、限位框和推动臂,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传输带的一端,所述限位框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限位框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推动臂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并位于所述限位框靠近所述推料口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包括框体和活动门,所述框体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活动门通过合页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框体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臂包括气缸、推杆和板体,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板体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推料口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板材全自动生产线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历何全林何伦贾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毕普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