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等离子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04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实现画质高的PDP驱动电路及等离子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DP驱动电路具有通过将至少包括电感、开关元件和二极管的升压电路与回收电容器连接,将回收电容器的成为剩余的电压再生为维持电压电源,来使回收电容器的电压降低的功能。由于点亮率低时,通过使回收电容器的电压降低,从而可以在点亮率低的轻负载时使亮度降低,所以,可实现高灰度的影像显示,从而能够实现画质高的PDP驱动电路及等离子显示装置。而且,通过在写入定时慢的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中使回收电容器的电压上升,来使写入动作稳定,可实现画质高的PDP驱动电路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壁挂式电视机及大型显示器中所使用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的驱动电路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AC型的代表的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简记为 "PDP"),通过下述方法构成,即,按照将两电极组成矩阵,并且在间 隙中形成放电空间的方式,平行对置配置对进行面放电的扫描电极及维持 电极实施排列而形成的由玻璃基板构成的前面板、和排列数据电极而形成 的由玻璃基板构成的背面板,并利用玻璃粉(glass frit)等密接材料密封 其外周部。然后,在前面板与背面板的两基板之间设置由隔壁划分的放电 单元,是在该隔壁间的单元空间形成了荧光体层的构成。在这种构成的 PDP中,通过气体放电使产生紫外线,利用该紫外线激励红色(R)、绿 色(G)及蓝色(B)各种颜色的荧光体使其发光,由此进行彩色显示。在这种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为了削减其消耗电力,提出了各种消耗电 力削减技术。作为削减消耗电力的技术之一,公开了一种着眼于PDP是电容性的负 载,通过包含电感作为构成要素的谐振电路使其电感和PDP的电容性负载 LC谐振,将蓄积在PDP的电容性负载中的电力回收到电力回收用的电容 器,从而将回收的电力再利用于PDP的驱动的、所谓电力回收电路(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依据上述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在等离 子显示装置的电极驱动电路构成中,利用对维持期间中的电力回收部与电 压箝位部进行切换的定时,进一步削减消耗电力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2)。对于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极驱动电路构成而言,在通过LC谐振从电力回收部向面板供给电流时发生第一放电,接着,通过电压箝位部向面板施加电压值Vsus,而发生第二放电。由于通过连续进行两次放电,与一次放电相比可以降低必要的电流量的峰值,所以,能够削减消耗电力。 并且,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以画面的点亮率(将发光的像素数除以整个 像素数的值)使两次放电的定时可变的技术。另外,还公开了削减写入期间中的消耗电力的技术。由于数据电极与 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都同样是电容性,所以,通过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中 具备与扫描电极或维持电极驱动电路所具备的回收电路部相同的电路,可 以回收在写入期间蓄积于面板的电荷。而且,还公开了一种对回收电路部 附加新的电路,可进一步削减消耗电力的电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另外,上述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PDP装置还具备对随着面板的大画 面化及高精细化而产生的写入动作无法正确进行这一课题进行解决的机构。g口,如果PDP实现了大画面化、高精细化,则地址放电电流增大,导致扫描脉冲中产生大的电压降,从而使得写入动作不稳定。鉴于此,上述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PDP装置为了防止写入动作的不稳定化,利用了通过数据电极来改变数据施加电压的定时这一方法。专利文献l:特公平7—109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132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49823号公报近年来,为了降低消耗电力,按照提高面板的发光效率的方式增强了 而板性能。即, 一次放电中产生的发光亮度增高。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画 质,还存在着尽量将灰度设定得多这一要求。尤其在显示画面暗的影像、 即点亮率低的影像时等,由于如果在显示暗的影像时灰度少,则难以调整 明暗,所以,导致画质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画质而希望将灰度尽可能设 定得多。与此同时,还期待着通过使一次放电所产生的绝对亮度降低,来 更暗地进行暗的影像显示的驱动方法。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所涉及的PDP装置,着眼于面 板是电容性负载,并具备回收面板的电荷、然后将其再利用的回收电路, 所以,具有出色的损失降低效果。不过,由于唯一地决定了电荷的回收方 法,所以,无法与点亮率的大小无关地通过回收电路的动作使灰度或亮度与第一现有技术相比,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所涉及的 PDP装置,通过使用维持期间中来自电力回收部的放电、和来自电压箝位 部的放电这两个放电,与第一现有技术相比使消耗电力降低。而且,通过 根据点亮率来变更电力回收部与电压箝位部的时间间隔,进一步降低了消 耗电力。不过,由于第一次放电借助电力回收部的电感供给电流,所以, 由电感决定电流供给量。即,第一次放电的强度根据点亮率、也就是说放 电的像素数而变化。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PDP装置中,各像素的 第一次发光亮度根据点亮率而变化。结果,例如在为了显示暗的影像而制 作点亮率低的影像,为此降低了亮度的情况等时,越使点亮率降低,负载 越小,结果亮度增高。因此,仅通过该现有技术,无法在点亮率低时等显示将亮度抑制得低的影像。而且,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PDP装置中还公开了下述内容由于第二次放电强度受到第一次放电强度影响,所以,为 了控制第二次发光亮度,对电压箝位部的电压进行调整。但是,由于电压 箝位部通常与大电容的电容器并联连接,为了调整电压箝位部的电压需要 大容量的电源,所以,产生了会导致电路成本增大的问题等。由于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所涉及的PDP装置,在数据电极驱动电路中具备回收电路部,所以,和不具备回收电路部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消耗电力。并且,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PDP装置中, 由于按照能够比现有的回收电路部进一步回收面板电容的方式设置有电 流限制电路,所以,可进一步降低消耗电力。不过,当回收电容器的电压 超过了设定电压时,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PDP装置中,按照使回收电容 器的电压成为设定电压的方式,通过电阻来消耗回收的电力。可实现有效 地利用未被电阻消耗而成为回收后的剩余的电力。另外,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PDP装置中的、在写入期间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写入动作时间性错移的技术,对于稳定写入动作是有效的。不过, 这种时间性错移的动作会使得地址放电的放电强度变弱,从而产生地址动 作不稳定等其他课题(参照图9)。即,在数据电压的施加定时慢的数据 电极(例如图9中的Dm2)中,从施加了扫描脉冲(图9中的SCn)后到 被施加数据电压为止的期间(图9中的tl t2),长时间持续着被施加低 的数据电压(图9中为Vm2L附近的电压)的状态。通过被施加这样的低的数据电压,会导致初始化动作中形成的壁电荷随着时间减少。结果,在 对施加定时慢的数据电极施加数据电压、进行写入动作时,由于壁电荷已 经减少,所以,地址放电的放电强度减弱。期待着解决这一课题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所述的等离子显 示面板驱动电路,为了在对具有负载电容的显示面板施加规定的电压前 后,进行针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负载电容的电力的供给和回收,将电感元件、 开关和电容器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暂时形成LC谐振电路。在该等离子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中,具有使所述电容器的电压可变的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根据技术方案1而 提出,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按照与基准电极一致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容器 的电压,在降低所述电容器的电压时,使电力的供给源回收电力。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根据技术方案2而 提出,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 一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的电感元件;集电极端子与所述电感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发射极端子与维持电压的负侧电源连接的晶体管;阳极侧与所述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为了在对具有负载电容的显示面板施加规定的电压前后,进行针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负载电容的电力的供给和回收,将电感元件、开关和电容器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暂时形成LC谐振电路,其中,具有使所述电容器的电压可变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秀树池田敏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