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716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连接器Pi n拔出力试验夹头,包括固定夹头、活动夹头,所述固定夹头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夹头的顶部的右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平台的高度低于固定块的高度;所述活动夹头的底部设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夹头的右端设有转动块,所述活动夹头设于固定平台的上方,所述转动块与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夹头与活动夹头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可调节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进行夹紧与打开;所述活动夹头的左端设有活动狭窄部,所述固定夹头的左端设有固定狭窄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夹头的结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取,满足对P I N针的夹紧,并配合设备完成对P I N针拉拔力的测试。测试。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


[0001]本技术涉及Pin拔出力试验夹头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厂客户对仪表、车载导航、显示屏等汽车电子产品的连接器PIN脚有要求进行PIN脚拔出力试验的要求,以验证连接器PIN针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的脱落。而连接器接口偏小、PIN针细小等困扰,影响了使用常规夹头对PIN针进行夹紧,难以解决拔出力的保持测试,以验证其拔出力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0003]当前的试验使用自制的挂钩焊接到PIN脚上,但焊接的质量良莠不齐,自制挂钩存在形变影响,需要多次调试和测试才能满足试验标准要求。
[0004]因而需要设计一种满足PIN针夹持力的,夹头又要小,通过夹具材料的选取满足一定强度,并配合试验设备完成对PIN针拉拔力的测试,以满足试验的执行要求。
[0005]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技术缺陷):
[0006]1.最主要、最关键的技术问题:
[0007]缺少一种连接器PIN针夹持夹具。
[0008]PIN针的尺寸比较小(通常为0.4mm*0.4mm),夹取比较困难。
[0009]PIN针的间距比较小(通常为2mm),夹头的活动区域受限。
[0010]2.次要问题(如果有多个,依次列出):
[0011]PIN针的夹取长度受限制,对夹紧力的要求比较大。
[0012]PIN针比较小,若夹取力比较大,容易夹断PIN针。
[0013]要满足试验要求的夹持和微小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连接器PIN针夹持夹具;PIN针的尺寸比较小(通常为0.4mm*0.4mm),夹取比较困难;PIN针的间距比较小(通常为2mm),夹头的活动区域受限的技术问题。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包括固定夹头、活动夹头,所述固定夹头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夹头的顶部的右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平台的高度低于固定块的高度;所述活动夹头的底部设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夹头的右端设有转动块,所述活动夹头设于固定平台的上方,所述转动块与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夹头与活动夹头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可调节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进行夹紧与打开;所述活动夹头的左端设有活动狭窄部,所述固定夹头的左端设有固定狭窄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左侧、上侧设为开口,所述转动块设于转动槽的内部并与转动槽的前后两侧壁活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槽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转动块上设有沿前后贯通的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孔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孔之间通过沿前后延伸的旋转轴进行活动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活动平台上设有向上贯穿活动夹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螺纹孔的内径;所述调节装置设为螺丝,所述螺丝设于通孔内,所述螺丝的底端向下与第一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顶端向上穿出到通孔的外部并设有螺丝头,所述螺丝头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内径。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平台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活动平台上还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分别设有磁铁,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磁铁与第二安装孔内的磁铁磁性相斥;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第一螺纹孔的右方,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通孔的右方。
[002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狭窄部的宽度小于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狭窄部的宽度小于第一螺纹孔内径;所述活动狭窄部设于通孔的左方,所述固定狭窄部设于第一螺纹孔的左方。
[002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狭窄部、活动夹头的体积设为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所述固定狭窄部、固定夹头的体积设为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002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狭窄部、固定狭窄部的左端面齐平且宽度分别设为1
±
0.6mm。
[002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头的右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于固定块的右方,所述连接块的右端设有第二螺纹孔。
[0024]进一步地,所述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设为SKD11钢材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
[0025]综上所述,运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原理分析:(1)通过包括固定夹头、活动夹头,固定夹头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固定平台,固定夹头的顶部的右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平台的高度低于固定块的高度;活动夹头的底部设有活动平台,活动夹头的右端设有转动块,活动夹头设于固定平台的上方,转动块与固定块活动连接,固定夹头与活动夹头之间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可调节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进行夹紧与打开;从而使得活动夹头与固定夹头之间可以实现夹紧运动与打开运动。(2)通过活动夹头的左端设有活动狭窄部,固定夹头的左端设有固定狭窄部;从而能够利用活动狭窄部、固定狭窄部对插在连接器接口的PIN针进行夹紧。由上述分析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即连接器PIN针夹持夹具)通过活动狭窄部、固定狭窄部的设置,从而解决了PIN针的尺寸比较小,夹取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以及PIN针的间距比较小,夹头的活动区域受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夹头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夹头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夹头的第三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活动夹头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的活动夹头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技术的活动夹头的第三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1

固定夹头,101

固定平台,102

固定块,103

第一螺纹孔,104

转动槽,105

第一转动孔,106

第一安装孔,107

固定狭窄部;2

活动夹头,201

活动平台,202

通孔,203

第二安装孔,204

活动狭窄部;3

转动块,301

第二转动孔;4

连接块,401

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包括固定夹头(1)、活动夹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头(1)的顶部的左侧设有固定平台(101),所述固定夹头(1)的顶部的右侧设有固定块(102),所述固定平台(101)的高度低于固定块(102)的高度;所述活动夹头(2)的底部设有活动平台(201),所述活动夹头(2)的右端设有转动块(3),所述活动夹头(2)设于固定平台(101)的上方,所述转动块(3)与固定块(10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夹头(1)与活动夹头(2)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可调节活动平台(201)与固定平台(101)之间进行夹紧与打开;所述活动夹头(2)的左端设有活动狭窄部(204),所述固定夹头(1)的左端设有固定狭窄部(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2)的内部设有转动槽(104),所述转动槽(104)的左侧、上侧设为开口,所述转动块(3)设于转动槽(104)的内部并与转动槽(104)的前后两侧壁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04)的前后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孔(105),所述转动块(3)上设有沿前后贯通的第二转动孔(301),所述第二转动孔(301)与前后两侧的第一转动孔(105)之间通过沿前后延伸的旋转轴进行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一种车载连接器Pin拔出力试验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10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03),所述活动平台(201)上设有向上贯穿活动夹头(2)的通孔(202),所述通孔(202)的内径大于第一螺纹孔(103)的内径;所述调节装置设为螺丝,所述螺丝设于通孔(202)内,所述螺丝的底端向下与第一螺纹孔(10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顶端向上穿出到通孔(202)的外部并设有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龙林兆淘黄新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