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20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包括一反射镜,不同入射光线入射至该反射镜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光路,反射镜固定在一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上,通过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的动作,可改变反射镜的位置或方向,使得不同入射光线皆可经反射镜反射后或直接入射至一影像传感器以产生一影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反射镜的位置或方向以接收不同的入射光线,不但增加了影像入射方向的选择性,也使得取像装置的光路系统配置不受外形的限制,而具备薄型外观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
技术介绍
数字相机的崛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传统相机在摄像后必须经由冲洗才能观看到相片,而数字相机改善传统相机的缺点,只需经由屏幕即可观看到影像,以决定是否需重新摄像或是否需要冲洗成相片。也因为数字相机的崛起,于是许多设备便利用数字相机摄像便捷的优点,将运用数字相机优点的光学模块与该设备结合,使得许多设备可具备摄像的功能。然目前所使用应用于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纵深约2-3公分,特别是欲具备光学变焦功能时,镜筒伸缩更长达6-8公分,导致镜筒突出相机机身之外,突出长度甚至有时与相机机身厚度相同,在变焦需改变镜筒长度的情况下,许多力求做到薄型特征的装置,如手机、PDA、笔记型电脑或平板手写电脑欲结合相机功能时,该装置的形状或构造将受到限制。图1所示即为目前所使用的应用在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的光路示意图,光学模块10包括有反射镜102,此反射镜202为固定位置,因此当反射镜102接收一影像所发出的来自右方的光线以产生反射光路104、105,再经由影像传感器106接收而产生影像时,因反射镜102无法移动,因此光学模块10只可定方向取像,影像传感器106无法接收反射光路104、105以外的影像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影像入射方向选择性的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包括使不同入射光线入射而产生不同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及用以接收该等反射光路而产生一影像的影像传感器,其设置于该等反射光路上,还包括一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该反射镜固定于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上。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为一可360°旋转的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为一马达。即所述更包括二固定轴,每一该固定轴分别连接该反射镜的二侧,且其中一该固定轴连接所述可带动该固定轴转动以带动该反射镜旋转的马达。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为一可带动该反射镜任意前后移动位置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步进马达。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为可变换该反射镜的位置或方向;或者可移开该反射镜,以使该等入射光线直接入射至该影像传感器而产生影像。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以手动操作变换该反射镜的方位。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可通过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任意改变反射镜的位置或方向,使用者可选择影像入射方向,因此使结合该光学模块的装置取景方向更具多样性。另外,本技术可通过改变光学模块的光路,使光学模块的镜头配置更具弹性,因此使结合该光学模块的装置可具备薄型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光学模块的光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像装置光学模块的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动装置带动反射镜旋转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图号说明10光学模块 102反射镜104、105反射光路106影像传感器20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202反射镜204、205、206反射光路 208转动装置210影像传感器 211影像传感器212、213固定轴 214机身215线圈 216轴心30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302反射镜304、305反射光路306影像传感器308、309光线310、311、312反射光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一种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图2所示为其光路示意图,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20包括反射镜202,来自右方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反射镜202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光路204、205、206,反射镜202固定在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上,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可为如图4所示的转动装置208,该转动装置208固定于一装置的机身上,其可转动以带动反射镜202作360°旋转,以使反射镜202可选择接收来自四个方向的入射光线,当转动装置208带动反射镜202旋转时,则可接收来自右方的入射光线,当来自右方的入射光线入射至反射镜202后则会产生不同的反射光路204、205、206;另有影像传感器210设置于反射光路204、205、206上,以使反射光路204、205、206可经由反射镜202反射至影像传感器210以接收而产生影像。图3所示为当光线由左方入射时,转动装置将反射镜202转至右方的示意图,当光线由左方入射时,驱动装置将反射镜302转至右方,使得左方入射的光线入射至反射镜302后,产生不同的反射光路310、311、312,再经由影像传感器306接收而产生影像。图4所示为转动装置208的结构示意图,转动装置208包含二固定轴212、213,其上具备永久磁铁(图中未示),固定轴212、213分别连接反射镜202二侧,固定轴212、213可设置于具备薄型特征的装置,如手机、PDA、笔记型电脑或平板手写电脑的机身214上,机身214上设置有电动磁铁(图中未示)及线圈215,电动磁铁上设置有南、北极(如图中所示的S、N极),且固定轴212的轴心216连接一马达(图中未示),马达提供给线圈215电流,使得机身214上的南、北极感应到电流而产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轴212转动进而带动反射镜202旋转;而图5所示为转动装置208带动反射镜202旋转的示意图,当固定轴212、213转动时,连接于固定轴212、213上的反射镜202会随着来回旋转,反射镜202因此可接收不同的入射光线,当反射镜202旋转至二四象限时,光线入射至影像传感器210接收而产生影像,而当反射镜202旋转至一三象限时,光线入射至影像传感器211接收而产生影像,故马达带动反射镜202旋转可使反射镜202接收来自两个方向的入射光线,可使得光学模块20的镜头配置更具弹性,且取像装置的光路系统配置不受外形的限制,从而使得使用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的装置具备薄型特征。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30包括反射镜302,反射镜302固定在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如驱动装置上(图中未示),例如步进马达任意前后移动位置,或可利用手动操作驱动装置,以使来自右方的光线入射至反射镜202产生不同的反射光路304、305,再经由影像传感器306接收而产生影像。其中,当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同时,驱动装置可任意前后移动反射镜302的位置,图6所示为当光线由右方入射至反射镜302时,驱动装置将反射镜302移至左方时,光线所可能产生的反射光路304、305;如图7所示。当光线由上方入射时,驱动装置移开反射镜302,使得来自上方的光线308、309直接入射至影像传感器306接收而产生影像。本技术可应用于具备薄型特征的装置上,如手机、PDA、笔记型电脑或平板手写电脑等通讯设备,通过改变反射镜的方向或位置,使得不同入射光线经反射镜反射后产生不同的光路路径,从而可使光学模块的镜头配置更具弹性,在执行光学变焦功能时,镜头伸缩较不受装置的形状与构造的限制,且通过改变反射镜的位置或方向以接收不同的入射光线,可增加了影像入射方向的选择性,也使得取像装置的光路系统配置不受外形的限制,进而具备薄型外观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包括使不同入射光线入射而产生不同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及用以接收该等反射光路而产生一影像的影像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像装置的光学模块,包括使不同入射光线入射而产生不同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及用以接收该等反射光路而产生一影像的影像传感器,其设置于该等反射光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该反射镜固定于该反射镜方位变换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安林宏茂
申请(专利权)人: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