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再现装置以及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76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得在所有只读类型、一次写入类型和可重写类型中,在导入区域中的基本数据结构彼此一致。导入区域被分成系统导入区域和数据导入区域。在系统导入区域中的轨道坑和坑的坑间距比在数据导入区域中的要长。在系统导入区域中,根据电平限幅技术来检测来自比特的再现信号,并且在数据导入区域和数据区域中,根据PRML技术来检测信号。这样,可以为只读类型、一次写入类型和可重写类型的任何一个,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再现装置或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能够从一次写入型记录介质的导入区域中稳定地再现信号,同时保持格式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一种信息再现装置以及一种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技术介绍
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谓的DVD(数字多用盘)是一个例子。目前的DVD标准包括只读型DVD-ROM标准,一次写入型DVD-R标准、可重写(约1000次)型DVD-RW标准和可重写(约10000次)型DVD-RAM标准。在任何一种标准的信息记录介质中,都在导入区(lead-in area)内记录了基准码(例如,参看美国专利No.5,696,756或日本专利No.2,810,028)。导入区内记录了浮雕(凹和凸)型凹坑(pit),用于记录基准码。在目前的DVD-ROM中,当将激光的波长定义为λ,基底的折射系数定义为“n”时,关于该凹坑的深度,认为λ/(4n)是最佳深度。相反,在目前的DVD-RAM中,导入区内凹坑的深度等于记录区(数据区)内凹槽(groove)的深度。生成使记录区内的串扰(cross-talk)最小的条件,以致认为λ/(5n)至λ/(6n)是最佳深度。在目前的DVD-ROM和DVD-RAM中,导入区内凹坑的深度都是足够大的,因此,可以从导入区内的凹坑获得大的再现信号幅度。相反,在目前的DVD-R中,记录区内凹槽的深度非常小,因此不能获得大的再现信号幅度。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不能在该区域中记录可以不断再现的导入信息。如上所述,在一次写入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存在一个问题,即不能不断地再现来自导入区的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关注一种信息记录介质,一种信息再现装置以及一种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其基本上能避免由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陷所致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依照本专利技术,在与只读型、一次写入型和可重写型中的任何类型保持格式兼容性的同时,能稳定地再现来自一次写入型信息记录介质的导入区的信号。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包括一系统导入区、一数据导入区和一数据区,其中信息以浮雕凹坑的形式记录在该系统导入区内;系统导入区内的轨道间距(track pitch)和浮雕凹坑的最短凹坑间距大于数据导入区和数据区内的轨道间距和最短凹坑间距。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从包括一系统导入区、一数据导入区和一数据区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再现信息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信息以浮雕凹坑的形式记录在该系统导入区内,系统导入区内的轨道间距和浮雕凹坑的最短凹坑间距大于数据导入区和数据区内的轨道间距和最短凹坑间距,该装置包括一个电平限幅单元(level slice unit),依照电平限幅技术检测来自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该系统导入区的信号,还包括一个部分响应似然技术单元,依照部分响应似然技术检测来自数据导入区和数据区中至少一个的信号。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使用包括一系统导入区、一数据导入区和一数据区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和/或再现信号的信息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中信息以浮雕凹坑的形式记录在该系统导入区内,系统导入区内的轨道间距和浮雕凹坑的最短凹坑间距大于数据导入区和数据区内的轨道间距和最短凹坑间距,该装置包括一个电平限幅单元,依照电平限幅技术检测来自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该系统导入区的信号,还包括一个部分响应似然技术单元,依照部分响应似然技术检测来自数据导入区和数据区中至少一个的信号。下文中将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其它的目的和优点,从说明中部分的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获得了解。依靠下面特别指出的方法和组合可实现和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附图并入说明书并构成了说明书一部分,并且该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及上述的一般性说明和下述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附图1示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各个要点以及有益效果;附图2示出了依照本专利技术该实施方式的其它各种要点以及有益效果;附图3给出了一个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视频信息文件分配的示例;附图4给出了另一个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视频信息文件分配的示例;附图5是将被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一个节目流;附图6举例说明了子图片的压缩规则;附图7给出了像素数据和像素名称的分配;附图8给出了像素的分配示例;附图9给出了子图片单元SPU与子图片压缩SP_PCK之间的相互关系;附图10给出了子图片单元头SPUH的内容;附图11给出了子图片类别SP_CAT的构成;附图12给出了用于压缩的位图数据的像素数据的构成;附图13给出了作为一个单元的压缩数据;附图14给出了3位的游程长度压缩规则(在行的单元中)以及在3位数据中8色表达式;附图15给出了4位的游程长度压缩规则(在行的单元中)以及在4位数据中16色表达式;附图16给出了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依照游程长度压缩规则的实际数据结构的示例;附图17给出了当附图16的数据结构作为一个单元时的一个示例;附图18给出了当附图16的数据结构作为一个单元时的另一个示例;附图19给出了当附图16的数据结构作为一个单元时的又一个示例;附图20给出了4位的游程长度压缩规则(在行的单元中)以及在4位数据中16色表达式的另一个示例;附图21举例说明了一个子图片头和一个显示控制序列;附图22的框图给出了执行记录和再现处理的光盘驱动的示例;附图23的框图给出了播放器参考模式,详细显示了附图22中光盘驱动的信号处理系统; 附图24举例说明了由多个子图片数据包的子图片数据形成的子图片单元;附图25给出了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的数据区内的数据的信号处理;附图26给出了一个数据帧;附图27给出了数据ID中的数据结构;附图28给出了可重写型信息记录介质中数据帧数的内容;附图29给出了可重写型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类型的定义;附图30给出了加扰帧的产生;附图31给出了一个ECC块;附图32给出了加扰帧的分配;附图33给出了一奇偶行的交叉;附图34给出了记录数据字段;附图35给出了同步码的内容;附图36给出了在扇区之间移位的情况下连续的同步码的组合方式之间的比较;附图37给出了在保护区之间移位的情况下连续的同步码的组合方式之间的比较;附图38给出了检测到预料之外的同步码组合方式时误差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附图39给出了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而不管介质类型(只读、一次写入或可重写类型)的相同记录数据的层次结构;附图40给出了只读型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附图41给出了在图40的记录系统内的保护区的详细结构;附图42给出了分配在附加区中的保密信息信号的分配的实施方式;附图43给出了分配在附加区中的保密信息信号的分配另一个实施方式;附图44给出了附加区中数据结构的修改的实施方式;附图45给出了在ROM介质中保护区的示例;附图46给出了在ROM介质中保护区的另一个示例;附图47举例说明了可记录型记录介质与只读型信息记录介质之间在记录形式(格式)上的相互关系;附图48给出了可重写型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区域结构;附图49举例说明了一摆动调制系统;附图50给出了在凸起/凹槽记录中的一摆动调制系统,用于说明不确定位的产生;附图51给出了用于降低不确定位的发生频率的格雷码;附图52给出了用于降低不确定位的发生频率的一特定的轨道码;附图53给出了在可重写型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摆动地址格式;附图54给出了位调制规则;附图55给出了周期的摆动地址位置(WAP)信息的配置;附图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系统导入区;    一数据导入区;以及    一数据区,其中    信息以浮雕凹坑的形式被记录在该系统导入区中;以及    在该系统导入区中的轨道间距和浮雕凹坑的最短凹坑间距大于在该数据导入区和数据区中的轨道间距和最短凹坑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秀夫能弹长作小岛正丸山纯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