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73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柔性缓冲器,包括管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管体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并且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管体开口端中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穿过导向套伸出管体外,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弹簧套环及密封件,所述弹簧套环靠导向套一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弹簧套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弹簧套环的另一侧,所述活塞端部上设置有阀片及活塞套,所述密封件与管体间设置有阻尼油填充。通过导向套对活塞杆进行导向,不会出现偏缸;通过弹性元件和弹簧套环的二次缓冲;避免活塞杆回缩过快或活塞杆压力过大导致缓冲器损坏。缓冲器损坏。缓冲器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缓冲器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器械
,具体为柔性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装备正往更大的运载能力和更高的运行速度的方向发展,对于缓冲器的吸能量和承受的最大撞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缓冲器具备气缸、沿轴向移动自如地插入到所述气缸内的筒状的杆、与所述杆的前端连接并且将所述气缸内划分为两个室的活塞,在所述活塞中设置使两个室连通的通路,并且,在所述活塞中安装对通过在内部收容具有粘性的工作流体来对施加于活塞杆的冲击进行缓冲。在对冲击进行缓冲之后,借助弹性部件的弹性反弹力来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活塞移动到原位置,从而可对随后的冲击进行缓冲,因此,对于保障机械装备安全的缓冲设备正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可以安全平缓的将发生碰撞的机械停止下来,传统的缓冲器通常不具有柔性缓冲能力,在缓冲瞬间,由于整个机械设备的巨大惯性,会对缓冲器造成很大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柔性缓冲器,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柔性缓冲器,包括管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管体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并且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管体开口端中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穿过导向套伸出管体外,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弹簧套环及密封件,所述弹簧套环靠导向套一侧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弹簧套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弹簧套环的另一侧,所述活塞端部上设置有阀片及活塞套,所述密封件与管体间设置有阻尼油填充。
[0006]优选的,所述活塞与管体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阀片设置于活塞与活塞套之间,所述阀片外径及活塞套最大外径均小于活塞外径。
[0007]优选的,所述管体、活塞杆、活塞及导向套轴心均重合。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套与管体开口端平齐。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改变管内径提高缓冲器柔性,管体设计为管体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使得缓冲器在缓冲过程中活塞杆所受力度由小到大再到小依次变化;通过导向套对活塞杆进行导向,其导向平稳,不会出现偏缸;通过弹性元件和弹簧套环的二次缓冲,提高缓冲效果;避免活塞杆回缩过快或活塞杆压力过大导致缓冲器损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
[0016]1‑
管体,2

活塞,3

活塞杆,4

导向套,5

弹簧套环,6

密封件,7

弹性元件,8

阀片,9

活塞套,10

阻尼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下面结合图1

3对本技术的柔性缓冲器作详细的描述:
[0019]柔性缓冲器,包括管体1、活塞2及活塞杆3,所述管体1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并且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管体1开口端中设置有导向套4,所述活塞杆3一端与活塞2相连,另一端穿过导向套4伸出管体1外,所述活塞杆3上设置有弹簧套环5及密封件6,所述弹簧套环5靠导向套4一侧上设置有弹性元件7,所述弹性元件7一端与弹簧套环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4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6设置于弹簧套环5相对于弹性元件的另一侧,所述活塞2端部上设置有阀片8及活塞套9,所述密封件6与管体1之间设置有阻尼油10填充。
[0020]所述活塞2与管体1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阀片8设置于活塞2与活塞套9之间,所述阀片8外径及活塞套9最大外径均小于活塞2外径。所述管体1、活塞杆3、活塞2及导向套4轴心均重合。所述导向套4与管体1开口端平齐。所述弹性元件7为弹簧。
[0021]工作原理:缓冲器在受到冲击力时,活塞2相对导向套4沿着管体1进行移动,活塞2上开设有导流孔,活塞2受到阻尼油的压强,活塞2上的阀片8受压阻挡了导流孔,同时由于管体1的内径大于活塞2的外径,在管体1和活塞2之间出现空隙,使阻尼油10通过该空隙流向密封件6,密封件6受力压缩弹性元件7,而本缓冲器的管体1设计为管体1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在活塞2移动过程中,管体1和活塞2之间的空隙也随活塞2移动由大到小再到大变化,也就是活塞2受阻尼油10压强面积由大到小再到大变化,使得缓冲器在缓冲过程中活塞杆3所受力度由小到大再到小依次变化,提高了缓冲器柔性。弹性元件7也在缓冲器吸收冲击时被压缩,冲击解除时,弹性元件7释放弹性势能膨胀,以使活塞2移动(复位),此时阻尼油10可通过导流孔并冲开阀片8,对比冲击过程时活塞移动中的同一位置瞬间,阻尼油10通过的面积更大,活塞2受到的压强更小,即使得活塞2可以更为轻松地复位,实现缓冲器被动返回(复位)功能,因而可提高缓冲器的可操作性。
[0022]综上所述,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改变管内径提高缓冲器柔性,管体1设计为管体1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使得缓冲器在缓冲过程中活塞杆3所受力度由小到大再到小依次变化;通过导向套4对活塞杆3进行导向,其导向平稳,不会出现偏缸;通过弹性元件7和弹簧套环5的二次缓冲,提高缓冲效果;避免活塞杆3回缩过快或活塞杆3压力过大导致缓冲器损坏。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活塞及活塞杆,所述管体内径从中端向两侧逐渐增大,并且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管体开口端中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穿过导向套伸出管体外,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弹簧套环及密封件,所述弹簧套环靠导向套一侧上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弹簧套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弹簧套环的另一侧,所述活塞端部上设置有阀片及活塞套,所述密封件与管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致力气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