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及磁浮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11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及磁浮列车,所述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包括安装座、液压缸、车轮连杆、车轮以及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设有容纳所述车轮连杆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止挡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止挡面与垂向之间具有自锁角度,所述车轮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所述车轮连杆的下端与车轮轴相铰接;所述液压缸斜向布置,其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下端套装于所述车轮轴;所述容纳槽内部设有能够侧向移动卡槽部件,其与所述容纳槽的侧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卡槽部件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该救援轮机构在磁浮列车悬浮失效时作为备用的垂向支撑,保证磁浮列车能够在牵引救援车的牵引下,安全快速的救援回站。站。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及磁浮列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浮列车
,尤其涉及磁浮列车的救援轮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设有所述救援轮机构的磁浮列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铁运营时速已经达到400km/h速度级,而飞机速度在1000km/h速度级,高铁和飞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速度空白,而高速磁浮交通运输需求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0003]高速磁浮列车对于扩大城市圈,城市协同发展,提升交通运力,缓解交通窘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高速磁浮列车蓬勃发展,以抱轨式悬浮架为核心的高速磁浮因安全可靠而成为磁浮列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抱轨式悬浮架在出现悬浮失效时,由于无车轮结构,靠滑撬支撑列车垂向载荷,而滑撬摩擦系数较大。
[0004]因此列车救援困难,这是目前阻碍磁浮列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该救援轮机构在磁浮列车悬浮失效时作为备用的垂向支撑,保证磁浮列车能够在牵引救援车的牵引下,安全快速的救援回站。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的磁浮列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包括安装座、液压缸、车轮连杆、同轴设置的两个车轮以及位于所述两个车轮之间的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所述止挡部件设有容纳所述车轮连杆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止挡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止挡面与垂向之间具有自锁角度,所述车轮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所述车轮连杆的下端与车轮轴相铰接;所述液压缸斜向布置,其上端与所述安装座相铰接,下端套装于所述车轮轴;所述容纳槽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车轮连杆一侧的卡槽部件,所述卡槽部件能够侧向移动,其与所述容纳槽的侧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卡槽部件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具有第一限位斜面和第二限位斜面,所述车轮连杆的侧面设有第三限位斜面,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杆,所述挡杆设有第四限位斜面。
[0008]可选地,在待机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缩短,所述车轮连杆通过其第三限位斜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一限位斜面相配合,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液压缸伸长,所述车轮连杆支撑于所述容纳槽的止挡面,同时,所述挡杆通过其第四限位斜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二限位斜面相配合。
[0009]可选地,所述止挡面与垂向之间的自锁角度为2
°
~10
°

[0010]可选地,在从待机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过程中,所述车轮连杆通过其第三限位斜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第一限位斜面的相对移动,使所述卡槽部件向压缩弹簧的方向侧向移
动。
[0011]可选地,所述挡杆设有第五限位斜面,所述第五限位斜面与所述第四限位斜面之间圆滑过渡。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斜面相对于垂向的倾斜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相对于垂向的倾斜度,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3]可选地,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有呈长圆形孔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装于所述两个车轮的车轮轴。
[0014]可选地,所述容纳槽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之间设有导向柱,所述卡槽部件设有导向孔并通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0015]可选地,所述止挡部件的侧向投影呈倒三角形。
[0016]可选地,两个所述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对称安装。
[0017]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磁浮列车,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底部的悬浮架,所述悬浮架的横梁设有救援轮机构,其中,所述救援轮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
[00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主要由安装座、车轮、止挡部件、卡槽部件、车轮连杆、液压缸等部件组成,通过止挡部件、卡槽部件及车轮连杆的相互配合,实现救援机构的待机状态自锁,以及工作状态重力及机构双自锁,保证液压缸推拉工作时能够驱动止挡部件、卡槽部件自锁和解锁,轮对受力时不会使机构解锁,机构控制简单,仅需要液压缸提供推拉动作即可,同时救援机构待机和工作状态无需液压缸保压,在救援工况下,救援轮通过轨缝时,救援轮和轨道会产生较大的垂向和横向冲击,通过双重自锁的设计,使得救援机构在工作时被锁定,保证救援机构工作稳定可靠。
[001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列车设有所述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由于所述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设有该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的磁浮列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在拆除车轮之后的侧视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在拆除安装座和车轮之后的轴侧透视图;
[0023]图4为止挡部件的轴侧透视图;
[0024]图5为卡槽部件安装于止挡部件的轴侧透视图;
[0025]图6为卡槽部件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车轮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两个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对称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1所示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从待机状态转换到工作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安装座2.车轮3.止挡部件31.容纳槽311.止挡面312.左侧面313.右侧面314.导向柱4.卡槽部件41.导向孔42.限位凸起421.第一限位斜面422.第二限位斜面5.车轮连杆51.第三限位斜面6.液压缸61.安装孔7.车轮轴8.挡杆81.第四限位斜面82.第五限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33]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在拆除车轮之后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在拆除安装座和车轮之后的轴侧透视图。
[0034]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主要由安装座1、两个车轮2、止挡部件3、卡槽部件4、车轮连杆5、液压缸6等部件组成,其中,两个车轮2同轴设置,安装在同一车轮轴7上,止挡部件3位于两个车轮2之间,止挡部件3的侧向投影呈倒三角形,固定于安装座1的下方。
[0035]车轮连杆5的上端与安装座1相铰接,车轮连杆5的下端与车轮轴7相铰接,止挡部件3的内部设有容纳车轮连杆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液压缸(6)、车轮连杆(5)、同轴设置的两个车轮(2)以及位于所述两个车轮之间的止挡部件(3);所述止挡部件(3)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的下方,所述止挡部件(3)设有容纳所述车轮连杆(5)的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具有止挡面(311)、左侧面(312)和右侧面(313),所述止挡面(311)与垂向之间具有自锁角度α,所述车轮连杆(5)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座(1)相铰接,所述车轮连杆(5)的下端与车轮轴(7)相铰接;所述液压缸(6)斜向布置,其上端与所述安装座(1)相铰接,下端套装于所述车轮轴(7);所述容纳槽(31)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车轮连杆(5)一侧的卡槽部件(4),所述卡槽部件(4)能够侧向移动,其与所述容纳槽(31)的侧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卡槽部件(4)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42);所述限位凸起(42)具有第一限位斜面(421)和第二限位斜面(422),所述车轮连杆(5)的侧面设有第三限位斜面(51),所述液压缸(6)的下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杆(8),所述挡杆(8)设有第四限位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待机状态下,所述液压缸(6)缩短,所述车轮连杆(5)通过其第三限位斜面(51)与所述限位凸起(42)的第一限位斜面(421)相配合,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液压缸(6)伸长,所述车轮连杆(6)支撑于所述容纳槽(31)的止挡面(311),同时,所述挡杆(8)通过其第四限位斜面(81)与所述限位凸起(42)的第二限位斜面(422)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救援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311)与垂向之间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全付善强翟超智虞大联辜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