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44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所述料斗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防漏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防漏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顶部与料斗相接触,所述旋转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防漏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空间容量即为所需塑料颗粒的质量,进而可以对加工设备进行定量下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启动电机二可以带动调节杆旋转,调节杆旋转的过程中会改变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容量,进而实现在需要不同容量的塑料颗粒时都能进行定量下料,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制品在加工时通常需要使用下料机构将颗粒原料投入到加工设备中。目前现有的对塑料颗粒下料的机构在使用时,不能对塑料颗粒定量的添加,而且在添加的过程中塑料颗粒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所以提出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下料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所述料斗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防漏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防漏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顶部与料斗相接触,所述旋转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防漏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防漏箱并与旋转筒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旋转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贯穿旋转筒并与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左侧与旋转筒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旋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调节杆相接触。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料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杆,所述料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三,两个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搅拌杆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防漏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一、电机二以及电机三信号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旋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条,两个所述密封条的顶部均与防漏箱相接触。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调节板的顶部穿插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顶部与旋转筒相接触。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本方案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空间容量即为所需塑料颗粒的质量,进而可以对加工设备进行定量下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启动电机二可以带动调节杆旋转,调节杆旋转的过程中会改变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容量,进而实现在需要不同容量的塑料颗粒时都能进行定量下料,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6]在对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加料的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正反启动电机二可以带动调节板对塑料颗粒进行拍打,提高塑料颗粒下落速度的同时,有效的避免塑料颗粒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降低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出现空隙导致获取的塑料颗粒质量小于需要获得质量的情况出现,而且进料口与出料槽对齐进行下料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二可以带动调节板向固定板移动,进而可以将颗粒从进料口挤出,有效的提高塑料颗粒下料的效率,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塑料颗粒未能全部排出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装置的下料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
[0022]1、料斗;2、防漏箱;3、通槽;4、出料槽;5、旋转筒;6、进料口;7、电机一;8、调节杆;9、电机二;10、调节板;11、固定板;12、搅拌杆;13、电机三;14、控制器;15、密封条;16、密封板;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中,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料斗1,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2,料斗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3,防漏箱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4,防漏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筒5,旋转筒5的顶部与料斗1相接触,旋转筒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防漏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7,电机一7的输出轴贯穿防漏箱2并与旋转筒5固定连接,旋转筒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8,旋转筒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9,电机二9的输出轴贯穿旋转筒5并与调节杆8固定连接,调节杆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0,调节板10的左侧与旋转筒5的内壁相接触,旋转筒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底部与调节杆8相接触。
[0025]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首先将配置好的塑料颗粒直接倒入到料斗1内部,接着颗粒会从通槽3以及进料口6落入到旋转筒5内部,颗粒接着会聚集在调节板10以及固定板11之间,直到将调节板10与固定板11之间填充满,即可获取到适量的原料,此时使用者驱动电机一7,电机一7会带动旋转筒5在防漏箱2内部旋转,旋转的过程中防漏箱2会对进料口6进行密封,进而避免颗粒通过进料口6跑出,导致获取的原料量不达标情况出现,直到进料口6与出料槽4对齐,此时旋转筒5内部的原料则会通过进料口6以及出料槽4排出,即可对加工设备进行下料,在此过程中,调节板10与固定板11之间的空间容量即为所需塑料颗粒的质量,进而可以对加工设备进行定量下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启动电机二9可以带动调节杆8旋转,调节杆8旋转的过程中会改变调节板10与固定板11之间的容量,进而实现在需要不同容量的塑料颗粒时都能进行定量下料,有效的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而且在对调节板10与固定板11之间加料的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正反启动电机二9可以带动调节板
10对塑料颗粒进行拍打,提高塑料颗粒下落速度的同时,有效的避免塑料颗粒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降低调节板10与固定板11之间出现空隙导致获取的塑料颗粒质量小于需要获得质量的情况出现,而且进料口6与出料槽4对齐进行下料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二9可以带动调节板10向固定板11移动,进而可以将颗粒从进料口6挤出,有效的提高塑料颗粒下料的效率,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塑料颗粒未能全部排出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装置的下料效果。
[0026]请参阅图1与3,其中:料斗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杆12,料斗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三13,两个电机三13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搅拌杆12固定连接。
[0027]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启动两个电机三13可以带动搅拌杆12在料斗1内部进行旋转,搅拌杆12旋转的过程中会对料斗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进而避免原料出现结块堆积在料斗1内部导致通槽3堵塞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28]请参阅图1,其中:防漏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一7、电机二9以及电机三13信号连接。
[0029]本技术中,通过防漏箱2正面固定连接的控制器14可以便于使用者对电机一7、电机二9以及电机三13进行控制,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30]请参阅图4,其中:旋转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条15,两个密封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漏箱(2),所述料斗(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3),所述防漏箱(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4),所述防漏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筒(5),所述旋转筒(5)的顶部与料斗(1)相接触,所述旋转筒(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防漏箱(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轴贯穿防漏箱(2)并与旋转筒(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旋转筒(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二(9),所述电机二(9)的输出轴贯穿旋转筒(5)并与调节杆(8)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0),所述调节板(10)的左侧与旋转筒(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旋转筒(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底部与调节杆(8)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江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尼尔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