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05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5
本申请涉及一种棒料上料装置,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架,工作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棒料的进料箱,进料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连接通道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输送滑道,棒料从输送滑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移动至输送滑道的另一端,进料箱内设置有规整机构,规整机构包括筛分组件和挡杆,筛分组件转动连接在进料箱底部,且位于出料口的上方,挡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筛分组件的中心,另一端向靠近进料箱的内壁的方向延伸。本申请具有投放棒料时无需调整,使得工作效率较高的效果。使得工作效率较高的效果。使得工作效率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料上料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上料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棒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上料装置一般是将物料倒入输送带上,利用输送带的转动,带动物料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物料的上料。而对于棒料的上料,同样利用输送带完成上料。
[000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31112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棍棒自动送料机,包括机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数个输送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输送轮安装于机架上;第二输送带倾斜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与输送轮之间,其输送起始端靠近第一输送带,末端靠近于输送轮,第二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数片隔片,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朝向第二输送带;输送轮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输送带末端的下侧,且沿着机架宽度方向排列设置,输送轮的圆周上设有用于置入棍棒的环槽。使用时,先将成捆的棒料解开,再将棒料逐根或几根放在第一输送带上,第一输送带将棒料运输到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输送带上的隔片将棒料单根隔开,由第二输送带的末端掉入输送轮的环槽中,再由输送轮带动棒料逐根输送,完成棒料的上料。
[000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需要不断调整棒料呈现一种状态放置第一输送带上,才能实现棒料在第一输送带向第二输送带上的输送,操作不便,影响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需要不断调整棒料,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棒料上料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棒料上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棒料上料装置,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棒料的进料箱,所述进料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连接通道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输送滑道,所述棒料从输送滑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移动至输送滑道的另一端,所述进料箱内设置有规整机构,所述规整机构包括筛分组件和挡杆,所述筛分组件转动连接在进料箱底部,且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挡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筛分组件的中心,另一端向靠近所述进料箱的内壁的方向延伸。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若干棒料倒入进料箱内,使得若干棒料堆积在筛分组件上,接着转动筛分组件,带动若干棒料以筛分组件的中心为轴转动,当棒料与挡杆相抵接时,挡杆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棒料不易继续移动,而筛分组件不断转动,从而使得棒料不断挤压挡杆,进而使得挡杆将筛分组件上的棒料进行拨散打乱,使得若干棒料呈水平状态均匀铺设在筛分组件上,棒料的底部与进料箱的内底壁相抵接,实现若干棒料的规整,无需不断的调整棒料,提升了工作效率。当筛分组件带动均匀铺设在筛分组件上的棒料移动至出料口处时,棒料的底部失去支撑力,在重力作用下,棒料从出料口竖直掉落至连接通道内,
并通过连接通道落至输送滑道上,接着棒料随着输送滑道的长度方向往输送滑道远离进料箱的一端滚动,完成棒料的上料,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
[0008]可选的,所述筛分组件包括转动驱动件、规整环和若干浮杆,若干所述浮杆均匀分布在规整环的内壁上,且一端与规整环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浮杆靠近规整环中心的一端固定相连,相邻所述浮杆之间设置有若干分隔杆,若干所述分隔杆的长度由规整环的中心向靠近规整环的方向逐渐递增,所述转动驱动件固定安装在进料箱上,所述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若干浮杆的连接处相连,用于驱动规整环转动,所述挡杆与若干浮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若干棒料倒入进料箱内,使得若干棒料呈现不同状态堆积在若干浮杆上,接着启动转动驱动件,使得若干浮杆带动规整环以规整环的中心为轴转动,从而带动堆积在浮杆上的棒料移动。当棒料移动至与挡杆相抵接时,挡杆起到阻挡作用,限制棒料继续移动,转动驱动件继续带动浮杆转动,使得若干棒料在浮杆上滑移,并移动至相邻分隔杆之间,相邻分隔杆的侧壁对棒料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插入相邻分隔板之间的棒料均处于水平状态,实现棒料的规整,此时棒料与进料箱的内底壁相抵接,当浮杆与插入相邻分隔杆中的棒料的端壁相抵接,并推动棒料以规整环的中心为轴在进料箱的内底壁上滑移。规整环起到固定作用,使得浮杆侧壁与棒料相抵接时,不易弯折变形,增加了若干浮杆排布结构的稳固性。当浮杆带动插设在相邻分隔杆的棒料移动至出料口处时,棒料底部失去进料箱内底部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棒料从相邻分隔杆之间通过连接通道掉落至输送滑道上,接在沿输送滑道的长度方向往远离进料箱的一端滚动,完成棒料的上料。棒料进入进料箱中时,无需刻意的进行棒料的规整,即可使得棒料呈现同一种状态进入输送滑道上,操作便捷,提升了棒料上料的工作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进料箱的内壁设置有可覆盖出料口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出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筛分组件位于挡板与进料箱底壁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若干棒料倒入进料箱中时,挡板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棒料不易穿过相邻分隔板之间的间隙和出料口直接进入连接通道,从而使得输送滑道上不易出现状态不一致的棒料。当若干浮杆带动堆积在浮杆上的棒料移动时,挡板的侧壁与棒料相抵接,也会对棒料的移动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挡板的侧壁同时也能带动棒料在若干浮杆和分隔杆上滑移,便于棒料移动至相邻分隔杆之间,使得棒料呈水平状态,提升了规整棒料的工作效率。
[0012]可选的,所述工作架上转动连接有转接圆盘,所述转接圆盘上贯穿设置有若干转接槽,若干所述转接槽沿转接圆盘的周向均匀布设。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设在相邻分隔杆之间的棒料移动至出料口处时,在重力作用下,棒料从进料箱中掉落至连接通道内,并竖直向下移动,当棒料掉落出连接通道,并落至其中一个转接槽内,接着转动转接圆盘,使得装有一个棒料的转接槽向靠近输送滑道的方向移动,此时转接圆盘的周向侧壁抵接在连接通道的开口处,使得连接通道中靠近地面的一个棒料与转接圆盘的周向侧壁相抵接,从而使得连接通道中的棒料不会继续向下移动。接着转接圆盘继续转动,使得装有棒料的转接槽的开口逐渐对准输送滑道,舒蝶棒料沿着转接槽的侧壁向靠近输送轨道的方向滚动,直至转接槽中的棒料滚至输送滑道上,此时下一个转接槽对准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中的棒料落至下一个转接槽中,重复以上步骤,
依次将连接通道中的棒料运送至输送滑道上,降低了连接通道中的若干棒料一次性全部掉落至输送滑道上,棒料在输送滑道上发生撞击堆叠而滑落出输送滑道的可能性。
[0014]可选的,所述输送滑道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位于输送滑道靠近进料箱的一端,且以输送滑道的中轴线为轴对称,两个所述导向板远离转接圆盘的一端向靠近输送滑道中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棒料从连接通道掉落至输送滑道上时,导向板靠近输送滑道中轴线的一侧与棒料的端壁相抵接,并棒料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棒料沿着导向板的长度方向往远离进料箱的方向移动,同时两个导向板也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棒料落至输送滑道上时也能维持同一种状态,也使得棒料不易在输送滑道上沿输送滑道的宽度方向移动出输送滑道,增加了棒料在输送滑道上维持同一种状态移动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输送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料上料装置,包括工作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棒料的进料箱(2),所述进料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20),所述出料口(20)通过连接通道(13)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输送滑道(3),所述棒料从输送滑道(3)靠近出料口(20)的一端移动至输送滑道(3)的另一端,所述进料箱(2)内设置有规整机构(4),所述规整机构(4)包括筛分组件(41)和挡杆(42),所述筛分组件(41)转动连接在进料箱(2)底部,且位于所述出料口(20)的上方,所述挡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筛分组件(41)的中心,另一端向靠近所述进料箱(2)的内壁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组件(41)包括转动驱动件(411)、规整环(412)和若干浮杆(413),若干所述浮杆(413)均匀分布在规整环(412)的内壁上,且一端与规整环(412)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浮杆(413)靠近规整环(412)中心的一端固定相连,相邻所述浮杆(413)之间设置有若干分隔杆(5),若干所述分隔杆(5)的长度由规整环(412)的中心向靠近规整环(412)的方向逐渐递增,所述转动驱动件(411)固定安装在进料箱(2)上,所述转动驱动件(411)的输出端与若干浮杆(413)的连接处相连,用于驱动规整环(412)转动,所述挡杆(42)与若干浮杆(413)的连接处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2)的内壁设置有可覆盖出料口(20)的挡板(6),所述挡板(6)位于出料口(20)的正上方,所述筛分组件(41)位于挡板(6)与进料箱(2)底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1)上转动连接有转接圆盘(7),所述转接圆盘(7)上贯穿设置有若干转接槽(70),若干所述转接槽(70)沿转接圆盘(7)的周向均匀布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滑道(3)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板(8),两个所述导向板(8)位于输送滑道(3)靠近进料箱(2)的一端,且以输送滑道(3)的中轴线为轴对称,两个所述导向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新城张青余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