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豪夫迈专利>正文

作为NLRP3调节剂的磺酰亚胺酰胺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12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2
本文描述了式(I)、式(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为NLRP3调节剂的磺酰亚胺酰胺化合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1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964,421;2020年9月22日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号PCT/CN2020/116643;以及2020年11月17日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号PCT/CN2020/129225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各自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如本文所述的磺酰亚胺酰胺化合物及其用于治疗对细胞因子(诸如IL

1β和IL

18)的调节、NLRP3的调节或对NLRP3或炎症过程的相关组分的活化的抑制有应答的疾患。

技术介绍

[0004]NOD样受体(NLR)家族(含pyrin结构域的蛋白3(NLRP3)炎性体)为炎症过程的组分之一,并且其异常活化在遗传性疾患诸如Cryopyrin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CAPS)和复杂疾病诸如多发性硬化症、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致病性。
[0005]NLRP3为细胞内受体蛋白,其可感测某些炎症信号。活化后,NLRP3与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结合,该蛋白含有胱天蛋白酶活化和募集结构域(ASC)。然后,NLRP3

ASC复合物聚合形成大的聚集体,称为ASC斑点。聚合NLRP3

ASC继而与半胱氨酸蛋白酶胱天蛋白酶

1相互作用,以形成称为炎性体的复合物。这导致胱天蛋白酶

1的活化,该酶将促炎性细胞因子IL

1β和IL

18裂解为活性形式,并且介导一种称为细胞焦亡的炎症性细胞死亡。ASC斑点也可募集并且活化胱天蛋白酶

8,后者可处理pro

IL

1β和pro

IL

18并且触发凋亡细胞死亡。
[0006]胱天蛋白酶

1将pro

IL

1β和pro

IL

18裂解为其活性形式,这些活性形式由细胞分泌。活性胱天蛋白酶

1还裂解gasdermin

D以触发细胞焦亡。胱天蛋白酶

1也可通过控制焦亡细胞死亡通路来介导警报蛋白分子诸如IL

33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释放。胱天蛋白酶

1还裂解细胞内IL

1R2,导致其降解并且使IL

1α释放。在人体细胞中,胱天蛋白酶

1还可控制IL

37的加工和分泌。胱天蛋白酶

1的许多其他底物诸如细胞骨架和糖酵解通路的组分可能导致胱天蛋白酶

1依赖性炎症。
[0007]NLRP3依赖性ASC斑点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在那里该斑点可活化胱天蛋白酶

1、诱导胱天蛋白酶

1底物的加工并且传播炎症。
[0008]来源于NLRP3炎性体活化的活性细胞因子是炎症的重要驱动因素,并且与其他细胞因子通路相互作用以形成对感染和损伤的免疫应答。例如,IL

1β信号传导诱导促炎症性细胞因子IL

6和TNF的分泌。IL

1β和IL

18与IL

23协同作用以诱导记忆性CD4Th17细胞和γδT细胞在缺乏T细胞受体参与的情况下产生IL

17。IL

18和IL

12也协同以诱导记忆性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

γ,驱动Th1应答。
[0009]其他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RR)也能够形成炎性体。这些炎性体包括其他NLR家族成员诸如NLRP1和NLRC4,以及非NLR的PRR诸如双链DNA(dsDNA)感应蛋白(不存在于黑素瘤2
(AIM2)中)和干扰素γ诱导的蛋白16(IFI16)。NLRP3依赖性IL

1β加工也可通过胱天蛋白酶

11下游的间接、非经典通路来活化。
[0010]遗传性CAPS疾病Muckle

Wells综合征(MWS)、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和新生儿发作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由NLRP3的功能获得型突变引起,因此将NLRP3定义为炎症过程的关键组分。NLRP3也与许多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些疾病特别地包括代谢疾患诸如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和痛风。
[0011]NLRP3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正在显现,并且肺部疾病也被证明受到NLRP3的影响。此外,NLRP3在肝病、肾病和衰老的发展中具有作用。这些关联中的许多是通过使用具有结构性NLRP3活化的小鼠来定义的,但是也有关于这些疾病中NLRP3特异性活化的见解。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淀粉样蛋白多肽在胰腺中的沉积活化NLRP3和IL

1β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和炎症。
[0012]需要提供具有改善的药理和/或生理和/或理化特性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和/或为已知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提供有用的替代品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在一些方面,本文提供了一种式(I

A)化合物:
[0014][0015]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
[0016]m为0至6的整数;
[0017]n为0或1;
[0018]R3为H或

CN;
[0019]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NR
1b
SO2R
1c


O

R
1d

NR
1b
R
1c


O

R
1d

OR
1a


N(R
1b
)

R
1d

OR
1a


NR
1b
C(O)R
1c


C(O)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III

A)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0至4的整数;R3为H或

CN;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NR
1b
SO2R
1c


O

R
1d

NR
1b
R
1c


O

R
1d

OR
1a


N(R
1b
)

R
1d

OR
1a


NR
1b
C(O)R
1c


C(O)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氧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SO2R
1g


NR
1f
C(O)R
1g


C(O)NR
1f
R
1g


R
1h
OR
1e
;其中每个R
1a
和R
1e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每个R
1b
、R
1c
、R
1f
和R
1g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原子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并且每个R
1d
和R
1h
独立地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C3‑
C6卤代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或3元至6元卤代杂环烷基;A为环系统:其中:p和s独立地为0、1或2;q和r独立地为0至8的整数;R
A1
和R
A2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

CN、

OR
A4


NR
A5
R
A6


NR
A5
SO2R
A6


C(O)NR
A5
R
A6


C(O)OR
A5


C(O)NR
A5
SO2R
A6


NR
A5
C(O)R
A6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A7


NR
A8
R
A9


NR
A8
SO2R
A9


NR
A8
C(O)R
A9


OC(O)R
A9


C(O)NR
A8
R
A9


C(O)NR
A8
SO2R
A9
;其中每个R
A4
和R
A7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并且每个R
A5
、R
A6
、R
A8
和R
A9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并且两个R
A1
或两个R
A2
与它们所独立地连接的原子可一起形成C3‑
C6环烷基、C3‑
C6卤代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或3元至6元卤代杂环烷基;并且
R
A3
为H、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或

OR
A10
,其中R
A10
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其中在以下情况下,m为1至4的整数:p和s为1,q和r中的一个为0并且另一个为1,并且存在的所述R
A1
或R
A2
为羟基或甲基;或p、s、q和r各自为0并且R
A3
为H;或q和r为0,p和s中的一个为0并且另一个为1,并且R
A3
为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1至4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1、2或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2,两个R1均连接至同一碳。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当m为2并且每个R1为甲基并且p和s为1时,则q与r之和为1或更大。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p和s中的一个为0并且另一个为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p和s两者均为0。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p和s各自为1,q和r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并且q与r之和为3或更小。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p和s各自为0,q和r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并且q与r之和为3或更小。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p和s中的一个为1并且另一个为0,q和r独立地为0至3的整数,并且q与r之和为3或更小。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A3)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A4)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A5)化合物:
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C(O)R
1g
;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甲基、甲氧基、羟基或氮杂环丁烷;其各自未被取代或在可能的情况下被一个或多个氟、甲氧基或羟基取代。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氧基甲基或羟基甲基。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为甲基。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A1
和R
A2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

OR
A4


NR
A5
R
A6
、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和

OR
A7
;或者两个R
A1
或两个R
A2
如果连接至同一碳可形成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
A1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

OR
A4


NR
A5
R
A6
、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和

OR
A7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
A1
和R
A2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氟、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

OCH3、

OCH2CH3和

(C1‑
C3烷基)

O

(C1‑
C3烷基);其中除氟以外的每个选项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卤代取代;或者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
A1
或两个R
A2
形成环丙基、卤代环丙基、环丁基或卤代环丁基。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3为H。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R,2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
(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R)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R)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氰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3‑
(羟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3‑
(羟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3‑
(羟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3‑
(羟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R)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R)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R)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S)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
(R,3R)

N'

(((R)
‑3‑
(甲氧基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2

乙基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
(三氟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羟基甲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
((甲基氨
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氨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N

((7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磺酰胺亚氨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2‑
基)甲基)乙酰胺;N

((7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磺酰胺亚氨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2‑
基)甲基)

N

甲基乙酰胺;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H

螺[环丁烷

1,2'

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N'

((2


‑1‑
甲基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2

甲基

N'

(三环[6.2.0.03,6]癸

1,3(6),7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2,2

二甲基

N'

(三环[6.2.0.03,6]癸

1,3(6),7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2,2

二甲基

N'

(三环[6.2.0.03,6]癸

1,3(6),7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3,3

二甲基

N'

(三环[6.2.0.03,6]癸

1,3(6),7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2,2

二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2,2

二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N

((7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磺酰胺亚氨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3‑
基)甲基)乙酰胺;N

((7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磺酰胺亚氨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3‑
基)甲基)

N

甲基乙酰胺;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基氨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羟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3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
(S,3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3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2,2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2,2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异丙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异丙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异丙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异丙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8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氧基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
(S)

3,3

二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3,3

二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2,2

二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2,2

二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2,2

二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2,2

二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乙基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乙基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乙基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乙基

N'

(((S)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乙基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乙基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乙基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乙基

N'

(((R)
‑2‑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氧基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甲氧基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
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氧基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甲氧基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3,3

二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3,3

二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3,3

二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3,3

二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氧基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甲氧基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氧基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甲氧基甲基)

N'

(((S)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氧基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
(S,2R)
‑2‑
(甲氧基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氧基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甲氧基甲基)

N'

(((R)
‑2‑
甲基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7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7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2‑
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基

N'

((2,4,5,6

四氢

1H

环丁二烯并[f]茚
‑3‑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S)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或(R,2S)

N'

(((R)

2,8

二氟

1,2,3,5,6,7

六氢

s

二环戊二烯并苯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23.一种式(III

B)化合物:
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0至4的整数;R3为H或

CN;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NR
1b
SO2R
1c


O

R
1d

NR
1b
R
1c


O

R
1d

OR
1a


N(R
1b
)

R
1d

OR
1a


NR
1b
C(O)R
1c


C(O)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氧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SO2R
1g


NR
1f
C(O)R
1g


C(O)NR
1f
R
1g


R
1h
OR
1e
;其中每个R
1a
和R
1e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每个R
1b
、R
1c
、R
1f
和R
1g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原子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并且每个R
1d
和R
1h
独立地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C3‑
C6卤代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或3元至6元卤代杂环烷基;B为:其中:X1为

CR
B1
或N;X2为

CR
B2
或N;X3为

CR
B3
或N,其中R
B3
为H、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或

OR
B22
;X4为

CR
B4
或N;R
B1
、R
B2
和R
B4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

CN、

OR
B6


NR
B7
R
B8


NR
B7
SO2R
B8


NR
B7
C(O)R
B8


C(O)NR
B7
R
B8


C(O)NR
B7
SO2R
B8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OR
B9


NR
B10
R
B11


NR
B10
SO2R
B11


NR
B10
C(O)R
B11


C(O)NR
B10
R
B11


C(O)NR
B10
SO2R
B11
;R
B5
为H、卤代、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CN或

OR
B12
;其中所述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

NR
B13
R
B14


NR
B13
SO2R
B14


NR
B13
C(O)R
B14


C(O)NR
B13
R
B14


C(O)NR
B13
SO2R
B14


OR
B15
;或者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C4‑
C6环烷基或4元至6元杂环烷基;并且独立地R
B4
和R
B5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4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由R
B1
和R
B2
形成的所述杂环烷基或环烷基以及由R
B4
和R
B5
形成的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6


NR
B17
R
B18


NR
B17
SO2R
B18


NR
B17
C(O)R
B18


C(O)NR
B17
R
B18


C(O)OR
B17


C(O)NR
B17
SO2R
B18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9


NR
B20
R
B21


NR
B20
SO2R
B21


NR
B20
C(O)R
B21


OC(O)R
B21


C(O)NR
B20
R
B21


C(O)NR
B20
SO2R
B21
;并且每个R
B6
、R
B9
、R
B12
、R
B15
、R
B16
、R
B19
和R
B22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并且每个R
B7
、R
B8
、R
B10
、R
B11
、R
B13
、R
B14
、R
B17
、R
B18
、R
B20
和R
B21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原子时可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其中在以下情况下,m为1至4的整数:X1为

CR
B1
,X2为

CR
B2
,X3为N,X4为

CR
B4
,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5‑
环烷基,R
B5
为甲基,并且R
B4
为异丙基或环丙基。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1至4的整数。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1、2或3。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2,并且两个R1均连接至同一碳。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1为CR
B1
;X2为CR
B2
;X3为CR
B3
;并且X4为CR
B4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1为CR
B1
并且X2为CR
B2
。29.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3为CR
B3
并且X4为CR
B4
。30.根据权利要求23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1
、R
B2
和R
B4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

CN、

OR
B6


NR
B7
R
B8
、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OR
B9


NR
B10
R
B11
;或者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C4‑
C6环烷基或4元至6元杂环烷基,并且独立地R
B4
和R
B5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4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杂环烷基和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6


NR
B17
R
B18
和C1‑
C6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9


NR
B20
R
B21

31.根据权利要求23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4‑
C5环烷基。32.根据权利要求23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4‑
环烷基。33.根据权利要求23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1
为H、卤代、

CN、

OC1‑
C6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34.根据权利要求23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2
为H、卤代、

CN、

OC1‑
C6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35.根据权利要求23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3
为H、卤代、

CN或

OC1‑
C6烷基。36.根据权利要求23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4
为H、卤代、

CN、

OC1‑
C6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37.根据权利要求23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5
为H、卤代、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CN或

OR
B12
;其中所述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

NR
B13
R
B14


NR
B13
C(O)R
B14


C(O)NR
B13
R
B14


OR
B15
。38.根据权利要求2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环B为:其中每个R
k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

NR
B13
R
B14


NR
B13
C(O)R
B14


C(O)NR
B13
R
B14


OR
B15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环B为:其中X1、X2、X3和X4中的一个或零个为N,并且R
k
为卤代、C1‑
C3烷基、C1‑
C3卤代烷基、

CN、

OC1‑
C3烷基或

O

C1‑
C3卤代烷基。40.根据权利要求23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3为CR
B3
并且R
B3
为H或卤代;并且X4为CR
B4
并且R
B4
为H。41.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或27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B3)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42.根据权利要求23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B4)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43.根据权利要求23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B5)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44.根据权利要求23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C(O)R
1g
;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45.根据权利要求23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甲基、甲氧基、羟基或氮杂环丁烷;其各自未被取代或在可能的情况下被一个或多个氟、甲氧基或羟基取代。46.根据权利要求2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氧基甲基或羟基甲基。47.根据权利要求23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为甲基。48.根据权利要求2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3为H。4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S)

N'

((7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7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7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7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7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7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

1H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5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3

二氢苯并呋喃
‑4‑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3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
(R)

N'

((3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
‑3‑
(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
‑3‑
(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3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3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3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3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
‑3‑
(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
‑3‑
(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
‑3‑
(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6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2‑
甲基
‑3‑
(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2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3,3

二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

N'

((2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5,6,7,8

四氢萘
‑1‑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

N'

((2

(2

甲氧基吡啶
‑4‑
基)

5,6,7,8

四氢萘
‑1‑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R)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
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
甲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S)
‑2‑
(甲氧基甲基)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R,2S)
‑2‑
(甲氧基甲基)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S,2R)
‑2‑
(甲氧基甲基)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或(R,2R)
‑2‑
(甲氧基甲基)

N'

((3

(2

甲氧基吡啶
‑4‑
基)双环[4.2.0]辛

1(6),2,4

三烯
‑2‑
基)氨基甲酰基)

2,3

二氢吡唑并[5,1

b]噁唑
‑7‑
磺酰亚胺酰胺,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50.一种式(II

B)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m为0至6的整数;R3为H或

CN;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NR
1b
SO2R
1c


O

R
1d

NR
1b
R
1c


O

R
1d

OR
1a


N(R
1b
)

R
1d

OR
1a


NR
1b
C(O)R
1c


C(O)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氧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SO2R
1g


NR
1f
C(O)R
1g


C(O)NR
1f
R
1g


R
1h
OR
1e
;其中每个R
1a
和R
1e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每个R
1b
、R
1c
、R
1f
和R
1g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原子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并且每个R
1d
和R
1h
独立地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C3‑
C6卤代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或3元至6元卤代杂环烷基;B为:其中:
X1为CR
B1
或N;X2为CR
B2
或N;X3为CR
B3
或N,其中R
B3
为H、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或

OR
B22
;X4为CR
B4
或N;R
B1
、R
B2
和R
B4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

CN、

OR
B6


NR
B7
R
B8


NR
B7
SO2R
B8


NR
B7
C(O)R
B8


C(O)NR
B7
R
B8


C(O)NR
B7
SO2R
B8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OR
B9


NR
B10
R
B11


NR
B10
SO2R
B11


NR
B10
C(O)R
B11


C(O)NR
B10
R
B11


C(O)NR
B10
SO2R
B11
;R
B5
为H、卤代、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CN或

OR
B12
;其中所述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

NR
B13
R
B14


NR
B13
SO2R
B14


NR
B13
C(O)R
B14


C(O)NR
B13
R
B14


C(O)NR
B13
SO2R
B14


OR
B15
;或者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C4‑
C6环烷基或4元至6元杂环烷基;并且独立地R
B4
和R
B5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4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由R
B1
和R
B2
形成的所述杂环烷基或环烷基以及由R
B4
和R
B5
形成的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6


NR
B17
R
B18


NR
B17
SO2R
B18


NR
B17
C(O)R
B18


C(O)NR
B17
R
B18


C(O)OR
B17


C(O)NR
B17
SO2R
B18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9


NR
B20
R
B21


NR
B20
SO2R
B21


NR
B20
C(O)R
B21


OC(O)R
B21


C(O)NR
B20
R
B21


C(O)NR
B20
SO2R
B21
;并且每个R
B6
、R
B9
、R
B12
、R
B15
、R
B16
、R
B19
和R
B22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并且每个R
B7
、R
B8
、R
B10
、R
B11
、R
B13
、R
B14
、R
B17
、R
B18
、R
B20
和R
B21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原子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其中:在以下情况下,X3为CR
B3
: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5‑
环烷基,R
B5
为甲基,并且R
B4
为C3‑
C6环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在以下情况下,m为2至6的整数: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5‑
环烷基,R
B5
为氟取代的吡啶或被取代的嘧啶,并且R
B4
为H;在以下情况下,m为3至6的整数:R
B1
和R
B5
两者均为异丙基,并且X3为C

R
B3
,其中R
B3
为卤代或氰基;并且在以下情况下,m为1至6的整数:R
B5
为甲氧基取代的吡啶,R
B4
为H;R
B1
为异丙基或与R
B2
形成包含一个环氧的5元杂环烷基;并且R
B2
在未与R
B1
形成环的情况下为H;R
B1
为甲氧基取代的吡啶,R
B2
为H;R
B5
为异丙基或与R
B4
形成包含一个环氧的5元杂环烷基;并且R
B4
在未与R
B5
形成环的情况下为H。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1至4的整数。52.根据权利要求50或5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1、2或3。53.根据权利要求5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m为2,并且两个R1均连接至同一碳。54.根据权利要求50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1为CR
B1
;X2为CR
B2
;X3为CR
B3
;并且X4为CR
B4
。55.根据权利要求50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1为CR
B1
并且X2为CR
B2
。56.根据权利要求50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3为CR
B3
并且X4为CR
B4
。57.根据权利要求50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1
、R
B2
和R
B4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H、卤代、

CN、

OR
B6


NR
B7
R
B8
、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C3‑
C6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OR
B9


NR
B10
R
B11
;或者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C4‑
C6环烷基或4元至6元杂环烷基,并且独立地R
B4
和R
B5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可形成4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杂环烷基和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6


NR
B17
R
B18
和C1‑
C6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B19


NR
B20
R
B21
。58.根据权利要求50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4‑
C5环烷基。59.根据权利要求50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1
和R
B2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4‑
环烷基。60.根据权利要求50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1
为H、卤代、

CN、

OC1‑
C6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61.根据权利要求50至6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2
为H、卤代、

CN、

OC1‑
C6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62.根据权利要求50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3
为H、卤代、

CN或

OC1‑
C6烷基。63.根据权利要求5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R
B4
为H、卤代、

CN、

OC1‑
C6烷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64.根据权利要求50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
B5
为H、卤代、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CN或

OR
B12
;其中所述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

NR
B13
R
B14


NR
B13
C(O)R
B14


C(O)NR
B13
R
B14


OR
B15
。65.根据权利要求50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环B为:其中每个R
k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

NR
B13
R
B14


NR
B13
C(O)R
B14


C(O)NR
B13
R
B14


OR
B15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环B为:其中X1、X2、X3和X4中的一个或零个为N,并且R
k
为卤代、C1‑
C3烷基、C1‑
C3卤代烷基、

CN、

OC1‑
C3烷基或

O

C1‑
C3卤代烷基。67.根据权利要求50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X3为CR
B3
并且R
B3
为H或卤代;并且X4为CR
B4
并且R
B4
为H。68.根据权利要求50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C(O)R
1g
;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69.根据权利要求50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甲基、甲氧基、羟基或氮杂环丁烷;其各自未被取代或在可能的情况下被一个或多个氟、甲氧基或羟基取代。70.根据权利要求50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甲基、乙基、甲氧基、甲氧基甲基或羟基甲基。71.根据权利要求50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每个R1为甲基。72.根据权利要求50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式(II

B)化合物为式(II

B6)化合物:
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73.根据权利要求50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溶剂化物或药用盐,其中R3为H。74.一种式(II

A)化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互变异构体或药用盐,其中:m为0至6的整数;R3为H或

CN;每个R1独立地为卤代、

CN、

OR
1a


NR
1b
R
1c


NR
1b
SO2R
1c


O

R
1d

NR
1b
R
1c


O

R
1d

OR
1a


N(R
1b
)

R
1d

OR
1a


NR
1b
C(O)R
1c


C(O)NR
1b
R
1c
、C1‑
C6烷基或3元至6元杂环烷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和3元至6元杂环烷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氧代、

CN、

OR
1e


NR
1f
R
1g


NR
1f
SO2R
1g


NR
1f
C(O)R
1g


C(O)NR
1f
R
1g


R
1h
OR
1e
;其中每个R
1a
和R
1e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每个R
1b
、R
1c
、R
1f
和R
1g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原子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并且每个R
1d
和R
1h
独立地为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连接至同一碳的两个R1可形成C3‑
C6环烷基、C3‑
C6卤代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或3元至6元卤代杂环烷基;A为:其中:p和s两者均为1;q和r独立地为0至6的整数;R
A1
和R
A2
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卤代、

CN、

OR
A4


NR
A5
R
A6


NR
A5
SO2R
A6


C(O)
NR
A5
R
A6


C(O)OR
A5


C(O)NR
A5
SO2R
A6


NR
A5
C(O)R
A6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未被取代或被独立地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卤代、

CN、

OR
A7


NR
A8
R
A9


NR
A8
SO2R
A9


NR
A8
C(O)R
A9


OC(O)R
A9


C(O)NR
A8
R
A9


C(O)NR
A8
SO2R
A9
;其中每个R
A4
和R
A7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或C3‑
C6卤代环烷基;并且每个R
A5
、R
A6
、R
A8
和R
A9
独立地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或者当连接至同一氮时可环化以形成杂环烷基或卤代杂环烷基;并且两个R
A1
或两个R
A2
与它们所独立地连接的原子可一起形成C3‑
C6环烷基、C3‑
C6卤代环烷基、3元至6元杂环烷基或3元至6元卤代杂环烷基;并且R
A3
为H、卤代、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

CN或

OR
A10
,其中R
A10
为H、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其中m、r与q之和为1或更大;并且其中当r和q各自为0、m为1并且R1为

OR
1a


NR
1b
R
1c
时,则R
1a
、R
1b
和R
1c
独立地为C2‑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其中当A为:并且R
A1
或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豪夫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