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6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适用于同时使用冷冻治疗及化学治疗的场合,包括介质进口、介质通路、出气口、出气通路及伸入人体肿瘤部位的有效冷段,冷刀上设置有给药通路,给药通路与在有效冷段开设的开口相连。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在冷冻前或冷冻后向肿瘤部位高浓度给药,冷冻后肿瘤细胞膜出现较大的孔隙,便于药物进入细胞,从而得到较佳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人体肿瘤靶向冷冻治疗冷刀。
技术介绍
随着对肿瘤认识的不断加深,在治疗中综合治疗已经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合理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代替传统的单一治疗已成为共识。外科手术切除是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疗法则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肝癌为例,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若不治疗,平均生存期仅为1-3个月。肝癌由于其本身的病理特点,早期常无症状,一经发现,多已至中晚期,能手术切除者仅为10%-15%,介入治疗就成为唯一的选择。和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有其独特之处,介入治疗是一种精确靶向摧毁的过程,不会导致大量正常组织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在肿瘤的介入治疗中,局部冷治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肿瘤的冷冻介入治疗是将能单独控制的安装有温差电偶的数支冷刀插入肿瘤部位,然后在冷刀头部施以低温将肿瘤杀死。冷冻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细胞内冰晶形成和冰晶的机械性损伤,细胞脱水和皱缩,细胞电解质毒性浓缩和PH值改变,细胞膜脂蛋白成分变性,血流淤积和微血栓形成。此外,冷冻的作用还可能与免疫有关。目前应用于冷冻治疗主要有两种系统液氮系统和氩氦系统。液氮系统是利用物质由液体变成气体时需要吸收大量气化潜热的原理来使组织温度迅速降低。手术中将液氮通入冷刀内,当其接触组织时气化吸热,即可使治疗冷刀的温度迅速降低,使组织快速降温、冻结,然后在冷刀内通以常温的空气使组织复温,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将肿瘤杀死。如图1所示,传统液氮冷刀由一组同心管组成,包括进液管15、回气环腔11、回气腔14、真空腔12及有效冷段13组成,液体氮通过进液管15流向冷刀的顶部,到达有效冷段13后相变吸热,使组织温度降低,气氮或气液混合氮从回气腔14流回,有效冷段13以上的部分有真空腔12,起到绝热的作用。真空腔12的目的是防止非治疗段漏热,减少液氮在到达有效冷段13途中的气化,保护与探针非治疗段接触的正常组织不被冻伤,同时方便手术医生手持。氩氦刀是利用气体的绝热节流效应完成降温和复温的治疗过程。压力较高的气体流经小孔绝热节流时,随着压力的下降温度往往会发生变化,有些气体温度下降,而有些气体温度上升,绝热节流效应也称为焦耳汤姆逊效应,。当冷刀内循环氩气时,氩气在刀尖急速膨胀,在很短的时间内冷冻病变组织在零下140度,复温时,氦气在刀尖急速膨胀,急速加热处于超低温状态的病变组织,冷冻和复温循环将肿瘤杀死。如图2所示,氩氦刀进气管25的前端是节流喷嘴22,气体到达该节流喷嘴22后突然膨胀,发生节流效应。膨胀后的气体从进气管25外面的空腔流回。上述进气管25中间有一段呈螺旋形,外表面是片状鳞片,形成热交换翅管24。在热交换翅管24中回流的温度较低的气体和进气进行热交换,预先降低进气的温度,使节流后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测温热电偶23安装在前端。当然,肝癌冷冻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例如不能保证彻底完全杀死病灶,细胞冷冻治疗后肝癌有一定的复发率,这可能是由于部分癌细胞转移到未经冷冻处理的正常肝脏组织上造成的。对此可将冷冻治疗与其它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使用,JohnG.Baust等报道说,用化疗与冷冻手术综合治疗可促进癌细胞死亡、减小复发率。化疗是一种利用药物阻碍癌细胞生长并杀死癌细胞,从而治疗癌症的方法。化疗适用于无法一次切除的大肝癌,它可以使肿瘤缩小而有机会二期切除,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化疗始于20世纪中叶,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从化疗药物到给药途径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疗效显著提高。虽然化疗的疗效比过去有所提高,但化疗的副作用大,因为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不少正常细胞,化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掉头发、呕吐的副作用。另外,单纯用化疗的方法疗效较差,一般化疗要与其它治疗方法综合使用。冷冻化学疗法,即对肿瘤进行深度冷冻,然后施以强效药物。细胞在受到冷冻时,它们的外膜就会出现细孔,使大的药物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单靠冷冻还会留下足以形成新肿瘤的癌细胞,但是施以强效药物之后差不多就不会再有任何癌细胞存活。这种冷冻化学疗法应该比常规疗法的针对性更强,因为冷刀能够准确指向靶器官。冷冻化学疗法不会伤害健康组织,因而能够减少副作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冷刀,可以综合使用冷冻治疗及化学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适用于同时使用化学治疗及冷冻治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包括介质进口、介质通路、出气口、出气通路及伸入人体肿瘤部位的有效冷段,其特征在于冷刀上设置有给药通道,给药通道与在有效冷段开设的开口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适用于同时使用冷冻治疗及化学治疗的场合,冷冻前或冷冻后向肿瘤部位高浓度给药,冷冻后肿瘤细胞膜出现较大的孔隙,便于药物进入,通过冷冻及药物的双重使用,有效杀死人体肿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氮冷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氩气冷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有多层同心管,即第一同心管31、设置于第一同心管31外侧的第二同心管32,第一同心管31与第二同心管32在前端依靠连接管30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在上述第一同心管31及第二同心管32之间具有第三同心管33。上述第一同心管31与第三同心管33之间形成介质通路34,而第二同心管32与第三同心管33之间形成出气通路35。上述第三同心管33不与连接管30相接触,形成通路连接上述介质通路34及出气通路35,形成一个循环。在上述第三同心管33的外围进一步具有真空管11,且在冷刀的前段没有被真空管11包围,形成有效冷段1。在靠近使用者握持的一端的真空管11外还具有绝热手柄3,以方便使用者握持。介质通路34上靠近上述绝热手柄3的一端具有介质进口7,而在出气通路35上靠近上述绝热手柄3的一端具有出气口6。在使用中,自介质进口7输出液体氮,液体氮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在流经介质通路34后进入有效冷段1,在有效冷段1处液体氮气化,从而将有效冷段1的温度降低,然后混合有液氮及气氮的氮气经出气通路35至出气口流出。在上述有效冷段1的前部,上述第一同心管31与第二同心管32之间的连接管30的中间部分具有开口41,因此在第一同心管31内部具有一个中空型的部分,形成给药通道42。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设置于冷刀外围的外管52、设置于冷刀中部的给药通道58、外管52与给药通道58之间的回气腔54及设置于回气腔54中的进气管53。外管52前端具有开口57,该开口57与给药通道58相连接。进气管53有一部分绕给药通道58螺旋状上升,这一部分外表面带有换热片,称热交换翅管13。进气管53前端为J-T喷嘴1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靶向治疗人体肿瘤的冷刀,包括介质进口、介质通路、出气口、出气通路及伸入人体肿瘤部位的有效冷段,其特征在于:冷刀上设置有给药通道,给药通道与有效冷段开设的开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兆华马和武苏颖颖薛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靶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