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翻转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91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翻转坡板,用于公交车上下台阶的过渡,包括设置于公交车上的固定板、与固定板旋转连接的坡板以及用于固定板与坡板旋转连接的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固定板一侧的第一合页、用于连接坡板一侧的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旋转铰接,第一合页呈L型,所述第二合页呈U型,增大了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用于连接的接触面积,使得翻转坡板在使用时提升了稳固性,且第一合页上还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二合页的避让槽,使得合页组件在闭合状态时紧密贴合,避免了高频度的踩踏使用状态下由于合页组件细小空隙产生的合页组件损坏,提高了合页组件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全性能显著提升。全性能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翻转坡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是一种手动翻转坡板。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公交车一般上下客的台阶较高,不便于残疾人士的轮椅上下车使用,需要加装上下台阶过渡的坡板为残疾人士提供上下车的便利,但是一般的折叠过渡板上的连接件用于连接的接触面积小,容易松动,且收纳时折叠处的连接件容易配合不紧密从而产生细小缝隙,在高频度的踩踏下,连接件极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手动翻转坡板,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手动翻转坡板,用于公交车上下台阶的过渡,包括设置于公交车上的固定板、与固定板旋转连接的坡板以及用于固定板与坡板旋转连接的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用于连接固定板一侧的第一合页、用于连接坡板一侧的第二合页,所述第一合页与第二合页旋转铰接,所述第一合页上设置有第一压边,所述第二合页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坡板的第一U型安装槽,所述第一U型安装槽包括第三压边及第四压边,所述第一压边上设置有用于闭合状态时避让所述第三压边的避让槽。
[0006]进一步,所述坡板上设置有感应部件,所述固定板上设置用于感应所述感应部件相对位置的传感器。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合页通过沉头螺栓固定在公交车上。
[0008]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外框,所述坡板上设置有内框,所述外框包括设置于固定板另外三侧边的第一边框,两两所述第一边框之间通过第一转角连接件连接;所述内框包括设置于坡板另外三侧边的第二边框,两两所述第二边框之间通过第二转角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边框与第二合页内侧形成用于坡板嵌设的第二U型安装槽。
[0009]进一步,所述外框与内框贴合处均采用斜面。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合页上的第四压边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警示条的第一内嵌槽。
[0011]进一步,所述坡板包括两相互配合的铝板、设置于两铝板之间的蜂窝板。
[0012]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包括第一接触面、所述坡板还包括与第一接触面贴合的第二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对侧的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设置有磨砂防滑垫,所述第三支撑面设置有与公交车内地板相衬的地板革。
[0013]进一步,所述外框、内框、第一合页以及第二合页均采用铝型材质。
[0014]进一步,所述坡板的支撑面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坡板的内置拉手。
[0015]本技术的通过提供一种手动翻转坡板,便于残疾人士的轮椅上下车;同时改进了合页组件间的配合,在第一合页处设置了避让槽,使得合页组件的闭合效果更佳,在收纳折叠坡板后固定板与坡板更佳贴合,提高了合页组件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高频度的踩踏
使用状态下由于合页组件细小空隙产生的合页组件损坏。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合页组件在闭合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合页组件在开启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7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第二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的坡板中蜂窝板与铝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标号说明:
[0029]10、固定板;11、传感器;12、外框;121、第一边框;1211、安装孔;1212、第二延伸部;122、第一转角连接件;13、第一接触面;20、坡板;21、感应部件;22、内框;221、第二边框;2211、第二转角连接件;23、第二接触面;24、第三支撑面;25、内置拉手;30、合页组件;31、第一合页;311、第一压边;3111、避让槽;312、第二压边;3121、第一延伸部;313、螺栓;32、第二合页;321、第三压边;322、第四压边;3221、第一内嵌槽;323、第一U型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请参阅图1,是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手动翻转坡板20,用于公交车上下台阶的过渡,包括设置于公交车上的固定板10、与固定板10旋转连接的坡板20,所述坡板20用于公交车上下台阶的过渡,本手动翻转坡板20还包括用于固定板10与坡板20旋转连接的合页组件30。
[0032]所述合页组件30包括用于连接固定板10一侧的第一合页31、用于连接坡板20一侧的第二合页32,所述第一合页31与第二合页32旋转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合页31与第二合页32通过轴连接,第一合页31包括第一压边311与第二压边312,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第一压边311与第二压边312呈L型,所述第二压边312还包括第一延伸部3121,所述第一延伸部3121与公交车车架通过螺栓313固定,优选的,螺栓313可采用沉头螺栓313。所述第二合页32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坡板20的第一U型安装槽323,所述第一U型安装槽323包括第三压边321与第四压边322,所述第一压边311上设置有用于闭合状态时避让所述第三压边321的避
让槽3111,使得合页组件30在闭合状态时紧密贴合,避免产生缝隙,同时,增大了第一合页31与固定板10及公交车架、第二合页32与坡板20的连接面积,使得坡板20在整体上提升了稳固性。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合页32上的第四压边322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警示条的第一内嵌槽3221。
[0033]所述坡板20上设置有感应部件21,请参阅图5,所述固定板10上设置用于感应所述感应部件21相对位置的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11与公交车控制系统电连接,优选地,感应部件21采用强力磁铁,传感器11型号采用AMP 282104

1,当坡板20远离固定板10时,强力磁铁离开传感器11,传感器11开关断开,公交车控制系统产生对应提示信息;当坡板20折叠后贴合固定板10时,强力磁铁靠近传感器11,传感器11的开关接通,公交车控制系统产生对应提示信息,通过传感器11与感应部件21的配合,提高坡板20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34]所述固定板10上设置有外框12,请参阅图6,所述外框12包括设置于固定板10另外三侧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翻转坡板(20),用于公交车上下台阶的过渡,包括设置于公交车上的固定板(10)、与固定板(10)旋转连接的坡板(20)以及用于固定板(10)与坡板(20)旋转连接的合页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组件(30)包括用于连接固定板(10)一侧的第一合页(31)、用于连接坡板(20)一侧的第二合页(32),所述第一合页(31)与第二合页(32)旋转铰接,所述第一合页(31)上设置有第一压边(311),所述第二合页(32)上设置有用于嵌入坡板(20)的第一U型安装槽(323),所述第一U型安装槽(323)包括第三压边(321)及第四压边(322),所述第一压边(311)上设置有用于闭合状态时避让所述第三压边(321)的避让槽(3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翻转坡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坡板(20)上设置有感应部件(21),所述固定板(10)上设置用于感应所述感应部件(21)相对位置的传感器(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翻转坡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31)通过沉头螺栓(313)固定在公交车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翻转坡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上设置有外框(12),所述坡板(20)上设置有内框(22),所述外框(12)包括设置于固定板(10)另外三侧边的第一边框(121),两两所述第一边框(121)之间通过第一转角连接件(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维林杜迫蔡章凤王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柏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