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盖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25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7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晶玻璃盖板,包括:微晶玻璃本体;形成在所述微晶玻璃本体至少一表面上的强化层;形成在所述强化层背离所述微晶玻璃本体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阻隔层,所述阻隔层为透明的无机材料层、透明的有机材料层、或者透明的无机材料层与透明的有机材料层层叠而成的复合层;所述无机材料层含有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材料层主要含有有机硅化合物或者树脂。本申请还提供应用该微晶玻璃盖板的电子设备。所述阻隔层可防止强化层中的Na析出,有效避免强化后微晶玻璃在高温高湿环境测试“发白发雾”的问题。所述阻隔层是透明的,不影响微晶玻璃盖板的光学性能。盖板的光学性能。盖板的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晶玻璃盖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微晶玻璃盖板及应用该微晶玻璃盖板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晶玻璃是指加有晶核剂(或不加晶核剂)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在一定温度制度下进行晶化热处理,在玻璃内均匀地析出大量的微小晶体,形成致密的微晶相和玻璃相的多相复合体。微晶玻璃作为一种特种玻璃,在材料强度,耐刮擦等性能上优于普通玻璃。以二硅酸锂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盖板,因加工制程中化学强化(离子交换)或者碱性清洗等会带来表层损伤,在表面形成一疏松层。在耐候性标准测试高温高湿环境(55℃/95%,60℃/90%,85℃/85%等)中,离子交换进入玻璃的Na原子极易与空气中H原子的发生置换,导致Na析出,进而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带有置换离子的盐类化合物,使微晶玻璃呈现表面发白发雾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晶玻璃盖板,包括:
[0004]微晶玻璃本体;
[0005]形成在所述微晶玻璃本体至少一表面上的强化层;
[0006]形成在所述强化层背离所述微晶玻璃本体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阻隔层,所述阻隔层为透明的无机材料层、透明的有机材料层、或者透明的无机材料层与透明的有机材料层的叠层;所述无机材料层含有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材料层主要含有有机硅化合物或者树脂。
[0007]所述阻隔层覆盖在所述强化层上,以物理阻隔方式将强化层中的Na与外界的空气和水汽等隔离开来;通过控制阻隔层的制备工艺参数,可以获得致密的阻隔层,防止强化层中的Na析出,有效避免强化后微晶玻璃在高温高湿环境测试“发白发雾”的问题。所述阻隔层是透明的,不影响微晶玻璃盖板的光学性能。
[000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材料层为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至少两种混合的一个混合物层;或者所述无机材料层由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一种形成;或者所述无机材料层为由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铝层、氮化硅层、氧化锆层、氧化钛层中的至少两种层叠形成的复合层。
[000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氨基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材料层还包括固化剂和表面活性剂。
[001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包括硅烷、卤代硅烷、硅醇、硅酸乙酯、甲硅烷、硅油、硅橡胶和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阻隔层包括所述无机材料层时,所述无机材料层的厚度10nm

500nm。
[001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阻隔层包括所述有机材料层时,所述有机材料层的厚度10nm

10μm。
[0014]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阻隔层对于波长为550nm的光的透光率≥85%。
[001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晶玻璃本体中主要含有二硅酸锂晶体,且晶体的重量含量≥50%。
[0016]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晶玻璃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强化层和所述阻隔层。
[001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阻隔层上设置有增透减反射膜或抗指纹膜。
[001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阻隔层上设置有装饰层。
[001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强化层是通过将一微晶玻璃放置在含有Na离子或者K离子的高温盐浴中,使所述微晶玻璃中的Li离子与盐浴中Na离子或K离子置换形成,所述微晶玻璃未进行离子置换的部分形成为所述微晶玻璃本体。
[0020]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透明的屏幕显示盖板,所述屏幕显示盖板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微晶玻璃盖板。
[0021]由于上述的微晶玻璃盖板的强度高,抗跌性能优异,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发白发雾”的问题,可有效提升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微晶玻璃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微晶玻璃盖板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是应用本申请的微晶玻璃盖板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微晶玻璃盖板
ꢀꢀꢀꢀꢀꢀꢀꢀꢀꢀꢀꢀꢀꢀꢀꢀꢀꢀꢀꢀꢀꢀ
10a、10b
[0027]微晶玻璃本体
ꢀꢀꢀꢀꢀꢀꢀꢀꢀꢀꢀꢀꢀꢀꢀꢀꢀꢀꢀꢀꢀꢀ
11
[0028]强化层
ꢀꢀꢀꢀꢀꢀꢀꢀꢀꢀꢀꢀꢀꢀꢀꢀꢀꢀꢀꢀꢀꢀꢀꢀꢀꢀꢀꢀ
13
[0029]阻隔层
ꢀꢀꢀꢀꢀꢀꢀꢀꢀꢀꢀꢀꢀꢀꢀꢀꢀꢀꢀꢀꢀꢀꢀꢀꢀꢀꢀꢀ
15
[0030]第一表面
ꢀꢀꢀꢀꢀꢀꢀꢀꢀꢀꢀꢀꢀꢀꢀꢀꢀꢀꢀꢀꢀꢀꢀꢀꢀꢀ
101
[0031]第二表面
ꢀꢀꢀꢀꢀꢀꢀꢀꢀꢀꢀꢀꢀꢀꢀꢀꢀꢀꢀꢀꢀꢀꢀꢀꢀꢀ
102
[0032]电子设备
ꢀꢀꢀꢀꢀꢀꢀꢀꢀꢀꢀꢀꢀꢀꢀꢀꢀꢀꢀꢀꢀꢀꢀꢀꢀꢀ
100
[0033]屏幕显示盖板
ꢀꢀꢀꢀꢀꢀꢀꢀꢀꢀꢀꢀꢀꢀꢀꢀꢀꢀꢀꢀꢀꢀ
20
[0034]壳体
ꢀꢀꢀꢀꢀꢀꢀꢀꢀꢀꢀꢀꢀꢀꢀꢀꢀꢀꢀꢀꢀꢀꢀꢀꢀꢀꢀꢀꢀꢀ
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0036]本申请中记载的数据范围值如无特别说明均应包括端值。
[0037]透明玻璃材质的盖板作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的后盖/壳体,具有更好的外观档次、更好的触感、可装饰性更强、科技感更高。
[0038]以二硅酸锂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盖板,在化学强化过程中,由于微晶玻璃中的Li
离子被置换为Na离子,微晶玻璃盖板的表层产生玻璃化,晶相和非晶相之间形成膨胀系数差异。在化学强化后急速冷却过程中,因为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玻璃相被拉扯损伤,在微晶玻璃中形成疏松的表层。而微晶玻璃的表层中交换进入的Na离子,易通过疏松的表层,与空气中的H发生置换,生成Na2SiO3·
nH2O,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Na2CO3,产生发白发雾的现象,这种现象随着环境温度提升而加速。
[00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微晶玻璃盖板,可作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的后盖/壳体或者透明的屏幕盖板。如图1所示,所述微晶玻璃盖板10a包括微晶玻璃本体11、形成在所述微晶玻璃本体11至少一表面的强化层13、形成在所述强化层13背离所述微晶玻璃本体11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阻隔层15。所述阻隔层15覆盖在所述强化层13上,以物理阻隔方式将强化层中的Na与外界的空气和水汽等隔离开来。通过控制阻隔层15的制备工艺参数,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晶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晶玻璃本体;形成在所述微晶玻璃本体至少一表面上的强化层;形成在所述强化层背离所述微晶玻璃本体的表面上的透明的阻隔层,所述阻隔层为透明的无机材料层、透明的有机材料层、或者透明的无机材料层与透明的有机材料层层叠而成的复合层;所述无机材料层含有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材料层主要含有有机硅化合物或者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层为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至少两种混合的一个混合物层;或者所述无机材料层由硅、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氧化锆、氧化钛中的一种形成;或者所述无机材料层为由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铝层、氮化硅层、氧化锆层、氧化钛层中的至少两种层叠形成的复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晶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氨基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晶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层还包括固化剂和表面活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晶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包括硅烷、卤代硅烷、硅醇、硅酸乙酯、甲硅烷、硅油、硅橡胶和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晶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阻隔层包括所述无机材料层时,所述无机材料层的厚度1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袁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