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25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包括电机、风轮(17)和风室,风室内用于安装风轮(17),风室前端设有进风口(18),电机的转轴与风轮(17)连接,电机用于驱动风轮(17)旋转产生气流,风室后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接有两个流道,分别为第一流道(2)和第二流道(3),电机的局部或全部插入所述的第一流道(2)中,优点是:有利于降低风机的噪音。低风机的噪音。低风机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的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吸尘器等清洁装置中,风机承担着形成负压从而形成吸力的核心功能,提升吸入效率和降低噪音,对吸尘器等清洁装置的性能提升和使用体验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帮助,而风机的结构又相对复杂,因此改进的方向就显得不确定,也就是说,没有哪个改进点是主要的,可以说,涉及风机的组成结构的各个点都有可能对风机的性能造成重大影响,但是有一点,本申请人认为是必须加以重视和改进,也是改进的难点,那就是噪音问题,噪音其实也是消耗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消耗就是浪费,那么,如果能够降噪,也就意味着这部分能量被转移到其它地方,这就为吸入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基础和帮助。另外,由于手持式吸尘器、便携性吸尘器的大量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主流,所以吸尘器的噪音控制愈发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提出一种风机,有利于降低风机的噪音。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风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包括电机、风轮和风室,风室内用于安装风轮,风室前端设有进风口,电机的转轴与风轮连接,电机用于驱动风轮旋转产生气流,风室后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接有两个流道,分别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在内侧,第二流道在外侧,电机的局部或全部插入所述的第一流道中。
[0008]优选的,风室后侧设有用于导风的贯通筒体,贯通筒体内沿径向被分成内外两个相互隔开的流道,分别是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在内侧,第二流道在外侧。
[0009]优选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采用隔离圈隔开。
[0010]优选的,隔离圈的前端设有第四导流曲面。
[0011]优选的,风室由风罩和第一导风轮围成,第一导风轮的周向为出风口,该出风口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连通。
[0012]优选的,风罩的前端设有进风口以作为风室前端的进风口,进风口与所述的出风口连通。
[0013]优选的,第一导风轮的中部设有配合孔,该配合孔用于与支撑电机转轴一端的轴承座套接配合连接。
[0014]优选的,第一流道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转轴的轴承座。
[0015]优选的,电机包括定子前支架、定子后支架,定子前支架的定子固定板、定子后支架的定子固定板与定子贯通孔前后套接配合后一模组,该模组整体插入第一流道;第一流
道过来的气流主要通过定子贯通孔导出。
[0016]优选的,电机包括后支架,该后支架与第一流道同轴设置,这样,有利于结构紧凑,同时对电机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0017]优选的,后支架包括导风圈和沿周向设置的多个连接座,导风圈、连接座均设有导流曲面,这样,具有更好地导流效果,有利于降噪。
[0018](五)技术效果
[0019]采用本技术中所公开的一种风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20]本技术设置有两个流道,并且电机的局部或全部插入所述的第一流道中,即内侧的流道中,更有利于气流的流动,有利于降低风机的噪音,另外,所述的流道内的高速气流也有利于电机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风结构的从进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导风结构的从进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导风结构的从出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导风结构的从出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25]图5为图1从进风侧视角展示的正视图。
[0026]图6为电机的轴线爆炸图(未画电连接端子)。
[0027]图7为电机的立体示意图(未画电连接端子)。
[0028]图8为电机插入安装在隔离圈中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9为电机插入安装在隔离圈中并未画定子后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10为风机的从进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1为图10拆除风罩后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12为图11拆除风轮后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13为图12将第一导风轮沿轴线方向爆炸开来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14为设有第二导风轮的导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15为将第二导风轮和贯通筒体分开并错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16为设有第二导风轮时,将第一导风轮沿轴线方向爆炸开来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17为第一导风轮的从出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38]图18为第一导风轮的从出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39]图19为第一导风轮的从出风侧视角展示的立体示意图之三。
[0040]图20为后支架与贯通筒体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21为后支架与贯通筒体连接并画有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22为后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43]图23为用来展示第一导风轮的出风口的用于流向第一导流板的出口,以及该出口与第一导流板的相对位置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44]图24为用来展示第一导风轮的出风口的用于流向第一导流板的出口,以及该出口与第一导流板的相对位置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贯通筒体;2、第一流道;3、第二流道;4、第一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6、径向线;7、缺口部;8、衔接处;9、侧面;10、第一导流曲面;11、第二导流曲面;12、第三导流曲面;13、隔离圈;14、轴承座;15、第四导流曲面;16、风罩;17、风轮;18、进风口;19、第一导风轮;20、第二导风轮;21、定子;22、定子前支架;23、定子后支架;24、端子座;25、电连接端子;26、后支架;27、导风圈;28、连接座;29、导流曲面;30、第一安装面;31、第二安装面;32、螺纹孔;33、连接孔;34、第三导流板;35、转轴;36、轴承;37、转子;38、定子贯通孔;39、定子固定板;40、第四导流板;41、第五导流板;42、尾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48]实施例一:
[0049]如图1、2、3、4所示,为一种导风结构,包括用于导风的贯通筒体1,贯通筒体1内沿径向被分成内外两个相互隔开的流道,分别是第一流道2和第二流道3,第一流道2在内侧,第二流道3在外侧,第一流道2入口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4,第二流道3出口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导流板5。本例中,贯通筒体1基本呈圆筒形。第一导流板4、第二导流板5沿周向均为均匀分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包括电机、风轮(17)和风室,风室内用于安装风轮(17),风室前端设有进风口(18),电机的转轴与风轮(17)连接,电机用于驱动风轮(17)旋转产生气流,其特征在于,风室后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两个流道,分别为第一流道(2)和第二流道(3),第一流道(2)在内侧,第二流道(3)在外侧,电机的局部或全部插入所述的第一流道(2)中;电机包括定子前支架(22)、定子后支架(23),定子前支架(22)的定子固定板(39)、定子后支架(23)的定子固定板(39)与定子贯通孔(38)前后套接配合形成一模组,该模组整体插入第一流道(2),第一流道(2)过来的气流主要通过定子贯通孔(38)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风室后侧设有用于导风的贯通筒体(1),贯通筒体(1)内沿径向被分成内外两个相互隔开的流道,分别是第一流道(2)和第二流道(3),第一流道(2)在内侧,第二流道(3)在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2)和第二流道(3)之间采用隔离圈(13)隔开。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王得胜甄长文毛镮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