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616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3
为克服现有天然杀菌剂微针存在耐热性不足和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辅料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层辅料单侧表面的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改性天然杀菌剂5~30份、纳米替加环素2~7份和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252~306份;所述改性天然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草豆蔻3~7份、莪术1~2份、黄连1~3份、黄柏2~4份、三颗针1~4份和甘蔗渣纤维4~10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针贴片具有较好的微针结构强度和优异的创口防感染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感染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伤口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在突破了皮肤这层有效的保护屏障后,各类细菌容易直接接触伤口后造成感染,受感染的皮肤伤口愈合时间延长,部分会导致慢性感染使皮肤无法愈合,严重时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在临床上,通常使用静脉注射或口服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但系统性给药通常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产生危害,而且最后仅有少部分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起作用,作用于伤口部分的药物浓度不足。
[0003]采用微针给药的方式来治疗伤口感染具有很大的前景,其能直接作用于伤口处进行持续的细菌消杀。例如CN107405301A公开了一种用于向皮肤递送活性成分的微针贴片,该微针贴片包括含有治疗活性成分的尖端部分和快速溶解性背衬层部分,可以使药物在伤口处持续释放。
[0004]然而目前主流抗菌微针采用的药物都是有机抗菌剂或无机抗菌剂或是复合抗菌剂,这些抗菌剂都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使得伤口产生抗药性,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现有的一些天然杀菌剂虽然耐药性和细胞毒性较低,却难以实际应用至抗菌微针中,其存在的缺陷为:1、天然杀菌剂普遍存在耐热性不足的问题,在制备常规液体口服制剂、注射制剂或药膏时,该问题不明显,而在制备微针制剂时,由于需要采用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骨架材料,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难以在常温下溶解,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以促进其在水中的溶解和分散,这通常会导致天然杀菌剂的部分失效或是挥发油类物质的减少,进而影响其抗菌效果;2、微针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以刺穿表皮层以将药物递送至真皮层,而天然杀菌剂通常以精油的形式添加,会极大影响微针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制备得到微针强度偏低,容易在按压过程中提前断裂,进而影响药物递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天然杀菌剂微针存在耐热性不足和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包括外层辅料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层辅料单侧表面的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改性天然杀菌剂 5~30份、纳米替加环素 2~7份和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所述改性天然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草豆蔻3~7份、莪术1~2份、黄连1~3份、黄柏2~4份、三颗针1~4份和甘蔗渣纤维 4~10份;所述外层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抑菌剂 3~8份、止血材料 13~18份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
[0007]可选的,所述甘蔗渣纤维的直径为12~28μm,长度为0.42~3.77mm。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明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糊精、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葡聚糖、糖原、直链淀粉、葡聚糖、羟丙基纤维素、糖苷、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可选的,所述微针还包括糖类48

52份和盐12

18份。
[0010]可选的,所述糖类选自蔗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盐选自氯化钠。
[0011]可选的,所述抑菌剂选自α

氰基丙烯酸乙酯和银

铜复合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可选的,所述止血材料选自纳米载银沸石。
[0013]可选的,所述外层辅料还包括止痛剂3~6份,所述止痛剂选自地佐辛和罗哌卡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可选的,所述外层辅料和所述微针还包括水,以质量计,所述微针和所述外层辅料的含水量为0.1%~15%。
[00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按重量份称取草豆蔻3~7份、莪术1~2份、黄连1~3份、黄柏2~4份、三颗针1~4份和甘蔗渣纤维4~10份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天然杀菌剂;按重量份称取改性天然杀菌剂5~30份、纳米替加环素 2~7份、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252~306份和水517~620份,在85℃~95℃条件下加热并超声分散得到微针成型液;按重量份称取抑菌剂 3~8份、止血材料 13~18份、第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和水517~620份,在85℃~95℃条件下加热并超声分散得到衬底成型液;将微针成型液施加于微针成型模具的微针腔中,脱水收缩得到微针的针尖部分;继续施加衬底成型液于微针成型模具上,脱水得到连接所述针尖部分的针体部分以及连接所述针体部分的外层辅料,脱模得到微针贴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针贴片,为了降低有机或无机杀菌剂的细胞毒性,采用天然杀菌剂(草豆蔻、莪术、黄连、黄柏、三颗针)与有机杀菌剂纳米替加环素配合,能够在较低的细胞毒性下保持对于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同时,为了避免天然杀菌剂的加入对于耐热性和微针强度的影响,采用了甘蔗渣纤维对天然杀菌剂进行改性,该改性方法为在上述天然杀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物料中加入甘蔗渣纤维进行共混,甘蔗渣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液性,与天然杀菌剂相容性较好,改性后天然杀菌剂的耐热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能够达到接近150摄氏度的耐热效果,满足微针成型液的制备温度需求,且天然杀菌剂吸附于甘蔗渣纤维上,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能够延长该微针贴片的抗菌效果;同时,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加入的甘蔗渣纤维能够在成型的微针中形成三维交织的网状支撑结构,微针的强度不仅没有因为天然杀菌剂的加入劣化,反而有所提升,进而达到了较好的表皮穿刺的效果,有利于提升给药剂量的稳定性。
[0017]通过在所述外层辅料中加入抑菌剂,在微针递送改性天然杀菌剂和纳米替加环素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后续性感染,长效抑菌。同时,所述外层辅料中含有的止血材料能够加速创口结痂,加速止血,有利于避免细菌侵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包括外层辅料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层辅料单侧表面的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改性天然杀菌剂 5~30份、纳米替加环素 2~7份和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所述改性天然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草豆蔻3~7份、莪术1~2份、黄连1~3份、黄柏2~4份、三颗针1~4份和甘蔗渣纤维 4~10份;所述外层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抑菌剂 3~8份、止血材料 13~18份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
[0020]采用微针作为药物递送载体,针刺本身会调动机体应激能力,接触兴奋和肌肉紧张,针刺镇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辅料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层辅料单侧表面的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改性天然杀菌剂 5~30份、纳米替加环素 2~7份和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所述改性天然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草豆蔻3~7份、莪术1~2份、黄连1~3份、黄柏2~4份、三颗针1~4份和甘蔗渣纤维 4~10份;所述外层辅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抑菌剂 3~8份、止血材料 13~18份和第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252~30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渣纤维的直径为12~28μm,长度为0.42~3.7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明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糊精、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葡聚糖、糖原、直链淀粉、葡聚糖、羟丙基纤维素、糖苷、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还包括糖类48

52份和盐12

18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选自蔗糖、海藻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盐选自氯化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感染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青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