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07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具体包括顺次连接的A柱、上边梁、B柱、门槛以及H柱,A柱与所述上边梁的交接处为第一接缝处;A柱与所述H柱的交接处为第二接缝处;B柱与上边梁的交接处为第三接缝处;B柱与门槛的交接处为第四接缝处。A柱上固设有A柱补丁板;所述B柱上固设有B柱补丁板;所述A柱补丁板平铺于所述A柱内侧表面;所述A柱补丁板的下端设有重合部;所述B柱补丁板平铺于所述B柱内侧表面。本申请通过对门环不同位置强度需求的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添加补丁板,以满足门环强度需求,加强汽车的安全性能。同时也能减少补丁板的用料,有效降低门环整体质量,达到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达到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达到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越发迅速,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取得了在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地位,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重要的汽车发展板块。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研究表明,一辆汽车的质量若能减少10%,则其能耗经济性可提高6%

8%,同时汽车的排放也会降低。而当前,由于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重大问题,对为让汽车轻量化、高速化、高功率化变得尤为重要。
[0003]而在汽车的整个架构中,汽车车身就约占了汽车总质量的30%,在空载情况下,约70%的能耗都用在了车身质量上。因此,要想实现对汽车的轻量化,车身变轻对于整车而言显得更为关键。而车身作为整车的基本框架,在降低质量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整体强度,进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在现有的轻量化技术中,通过减轻车门环的重量来实现轻量化设计已成为一项重要技术,而为了提升门环强度,都会采用通过补丁来加强,但是现在对门环补丁的添加效果并没有达到足够轻量化的效果,致使添加补丁过多而门环强度不高的情况。
[0004]因此,针对门环补丁添加效果不好,使得门环重量过大,门环强度不高的问题,现在需要提供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解决门环不够轻量化,门环强度不够高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用于根据门环不同位置的强度需求,优化补丁的位置和形状,以降低门环质量的同时,提高门环强度,具体为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具体包括顺次固定连接的A柱、上边梁、B柱、门槛以及H柱,所述A柱与所述上边梁的交接处为第一接缝处;所述A柱与所述H柱的交接处为第二接缝处;所述B柱与上边梁的交接处为第三接缝处;所述B柱与门槛的交接处为第四接缝处。所述A柱上固定设有A柱补丁板;所述B柱上固定设有B柱补丁板;所述A柱补丁板平铺于所述A柱内侧表面;所述A柱补丁板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接缝处;所述A柱补丁板的下端设有重合部;所述重合部与所述第二接缝处重合,并与所述H柱的顶部重合;所述B柱补丁板平铺于所述B柱内侧表面,所述B柱补丁板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接缝处,所述B柱补丁板下端延伸至所述第四接缝处。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09]通过对门环不同位置强度需求的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添加补丁板,以满足门环强度需求,从而提升门环强度,加强汽车的安全性能。同时也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补丁板的用
料,从而有效降低门环整体质量,达到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0010]值得说明的是,虽然现在也有很多通过添加补丁的方式对门环进行强度的提升,但是在车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多地方存在强度不够,导致车辆安全性不够高的情况。而本方案是结合了汽车在多种操作环境下,对门环不同位置的强度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丁板的添加,以此提升容易被忽略的位置的强度。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A柱补丁板通过40

50个点焊位焊接在所述A柱上。通过点焊的方式先将A柱补丁板固定在A柱相应的位置上,以此对A柱补丁板进行固定,以提升A柱补丁板的稳定性。而要满足A柱补丁板的稳定性,通过40个点焊位即可达到稳定需求,而结合A柱不同位置的强度需求,可适量增加点焊位,同时点焊位不能超过50个,以保证门环的轻量化需求。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A柱补丁板上的点焊位主要分布于A柱补丁板的两侧。根据测试,在汽车的各种操作环境下,A柱作为汽车靠前方的支撑柱,其强度需求更高,而焊点是将补丁板与A柱结合在一起,使通过增加补丁板能够达到汽车碰撞强度需求的同时,有效节约焊接重叠区域,从而降低整个零件的重量。而各不同位置的强度需求主要分布在A柱两侧,在发生碰撞时A柱的两侧会先受到撞击。因此,为能降低补丁对A柱的重量影响,同时又能提升A柱的强度需求,通过对点焊位的合理布局,即能满足A柱补丁板的固定要求,又能进一步加强A柱的强度要求。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B柱补丁板通过35

45个点焊位焊接在所述B柱上。通过点焊的方式先将B柱补丁板固定在B柱相应的位置上,以此对B柱补丁板进行固定,从而提升B柱补丁板的稳定性。而要满足B柱补丁板的稳定性,通过35个点焊位即可达到稳定需求,而结合B柱不同位置的强度需求,可适量增加点焊位,同时点焊位不能超过45个,以保证门环整体轻量化的需求。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B柱补丁板上的点焊位均匀分布于所述B柱补丁板上。根据测试,在汽车的各种操作环境下,B柱作为汽车门靠后的支撑柱,其不仅需要提供整体车架的支撑作用,还会被反复开关使用。因此其所需要的强度需求除了支撑以外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以防止变形。而根据B柱不同位置的强度需求分析,将点焊位均匀分布,能整体提高B柱补丁板的强度,同时又能降低补丁对B柱的重量影响,因此针对B柱的这些需求点,通过对点焊位的合理布局,从而满足对B柱补丁板的固定,又能进一步加强B柱的强度和耐久性。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A柱补丁板厚度为1.0

2.5mm。为能满足A柱补丁板对A柱强度的提升,A柱补丁板的厚度不得小于1.0mm;同时为了尽可能的降低A柱的重量,提高轻量化性能,A柱补丁板的厚度不得超过2.5mm。
[00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B柱补丁板厚度为0.8

2.0mm。为能满足B柱补丁板对B柱强度的提升,B柱补丁板的厚度不得小于0.8mm;同时为了尽可能的降低B柱的重量,B柱补丁板的厚度不得超过2.0mm。
[00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A柱补丁板长度为720

790mm,所述B柱补丁板长度为700

770mm。A柱长度包括重合部,而一般在对A柱进行强度提升时,只会关注于A柱本身的强度需求,而会将A柱与H柱的第二接缝处忽略。而在汽车实际的操作使用中,特别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相较于H柱而言A柱自身强度过高,使得第二接缝处更容易产生形变,导致折断或
内陷,从而对驾驶员造成伤害。而重合部就将第二接缝处和H柱的顶部进行加强,以提高第二接缝处的强度,提升门环的安全性。因此A柱补丁板的长度覆盖范围为720

790mm,能够同时加强第二接缝处的强度。同时,重合部根据H柱的顶部结构进行设计,将H柱顶部全部覆盖,以提升稳定性,而为了降低补丁对门环整体的重量影响,A柱补丁板的长度不宜超过790mm,B柱补丁板长度不宜超过770mm。
[001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A柱补丁板为镀铝硅补丁板;所述B柱补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包括顺次固定连接的A柱、上边梁、B柱、门槛以及H柱,所述A柱与所述上边梁的交接处为第一接缝处;所述A柱与所述H柱的交接处为第二接缝处;所述B柱与上边梁的交接处为第三接缝处;所述B柱与门槛的交接处为第四接缝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上固定设有A柱补丁板;所述B柱上固定设有B柱补丁板;所述A柱补丁板平铺于所述A柱内侧表面;所述A柱补丁板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接缝处;所述A柱补丁板的下端设有重合部;所述重合部前端与所述第二接缝处贴合,所述重合部后端与所述H柱的顶部贴合;所述B柱补丁板平铺于所述B柱内侧表面,所述B柱补丁板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接缝处,所述B柱补丁板下端延伸至所述第四接缝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补丁板通过40

50个点焊位焊接在所述A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补丁板上的点焊位分布于所述A柱补丁板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冲压成型带补丁板门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至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