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撒砂装置及其砂位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撒砂
,具体涉及一种撒砂装置及其砂位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大多都安装有砂箱,为撒砂装置存储并提供砂粒。在恶劣天气下通过撒砂增加车轮和铁轨间的摩擦力,实现车辆安全可靠运行。
[0003]然而,砂箱一般被安装在车体底部,需通过安装在车体蒙皮处的注砂管插入砂箱来输送砂粒进入砂箱。由于车辆本身以及组装误差的叠加导致注砂管经常无法组装到砂箱上,后续整改费时费力。
[0004]砂箱内储存的砂粒均采用不规则棱形结构的石英砂,在其加入砂箱后,砂粒之间会存在相应的不规则间隙。在运行过程中伴随着机车的振动,砂粒之间会相互填隙、挤紧,并在振动过程中摩擦形成少量粉尘,特别是砂箱底部均采用缩口的四方锥台结构,在锥台棱边交汇处因砂粒堆积受到两个面方向的摩擦力,此处砂粒极易聚集无法正常流动,再叠加潮湿空气的侵袭,会导致砂箱内的砂粒板结。
[0005]判断砂箱内砂量的常规方法多是在轨道车辆停止时,司机下车自行通过观察砂箱盖或者砂箱观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箱(1)和砂位检测部件(2);在所述砂箱(1)上设有与注砂管(3)连接的注砂口,在所述砂箱(1)的顶部设有排气口,而在其底部设有与撒砂器(4)连接的出砂口;所述砂位检测部件(2)包括控制器(2.1)和上下设置的第一电容传感器(2.2)和第二电容传感器(2.3);所述控制器(2.1)设置在砂箱(1)上,且分别与第一电容传感器(2.2)、第二电容传感器(2.3)和撒砂器(4)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2.2)和第二电容传感器(2.3)均设置在所述砂箱(1)内,且二者的一端均与砂箱(1)的箱体连接,而另一端为砂位检测端,且均位于出砂口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一电容传感器(2.2)的砂位检测端的底面与第二电容传感器(2.3)的砂位检测端的底面之间的间距记为h1,所述砂箱(1)内的砂粒经撒砂器(4)撒砂后使得砂位依次降低至第一电容传感器(2.2)的砂位检测端和第二电容传感器(2.3)的砂位检测端,当砂位降低至第二电容传感器(2.3)的砂位检测端时,所述控制器(2.1)根据第一电容传感器(2.2)和第二电容传感器(2.3)反馈的砂位信号判断砂箱(1)内无砂;此时,若停止撒砂,则砂箱(1)内的砂粒受自身重力作用回填至砂面水平,该砂面水平对应的砂位与第二电容传感器(2.3)的砂位检测端的底面之间的间距记为h2,其中h2小于h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板结机构(5),所述防板结机构(5)包括进风管和至少一组气动喷射组件,所述气动喷射组件设置在所述砂箱(1)内的底部,且通过进风管与所述控制器(2.1)连接;所述控制器(2.1)包括电磁阀和与电磁阀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风管上,所述进风管接通压缩空气;所述气动喷射组件包括喷射座(5.1)、进风道(5.2)和喷射口(5.3),所述喷射座(5.1)设置在所述砂箱(1)内的底部上;所述进风道(5.2)设置在所述喷射座(5.1)上,其一端与所述进风管连接,而另一端与喷射口(5.3)连接;所述喷射口(5.3)设置在所述喷射座(5.1)上,在所述喷射口(5.3)内填充金属颗粒烧结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组所述气动喷射组件中所述喷射口(5.3)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设在所述喷射座(5.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板结机构(5)还包括湿度传感器(5.4),所述湿度传感器(5.4)设置在砂箱(1)内,且位于第一电容传感器(2.2)和第二电容传感器(2.3)之间,并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构件(6),所述排气构件(6)设置在所述砂箱(1)的排气口上,其包括芯体(6.1)和外壳(6.2),所述芯体(6.1)卡接在所述排气口上,且在芯体(6.1)上设有与砂箱(1)内部连通的气流通道(6.1.1);所述外壳(6.2)卡接在芯体(6.1)上,且在二者间形成用于气体流动的环形气腔(6.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晟晟,何岳平,陈诚,黄晓芳,刘子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