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454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其包括夹紧机构和抵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壳体、固定凹槽以及夹紧油门踏板的夹紧组件,固定凹槽和夹紧组件分别连接在夹紧壳体上,抵紧机构包括抵紧座和转动连接在抵紧座上的抵紧组件,抵紧组件包括抵紧端,抵紧端对应固定凹槽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抵紧机构的抵紧端压抵在夹紧油门踏板的夹紧机构的固定凹槽内,使油门踏板能够长时间保持在需要的开度,将车辆速度保持在一定速度进行放电,以完成CLTC缩短法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验无需驾驶员长时间实际控制油门而造成疲劳驾驶,减少试验过程中因人员长时间驾驶造成的试验失误及降低试验的安全性。驾驶造成的试验失误及降低试验的安全性。驾驶造成的试验失误及降低试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具体地说,是涉及纯电动车续航过程中使用的试验辅助驾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纯电动车续航里程试验中,按照国家相关法规《GB/T 18386.1

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中关于CLTC缩短法试验的内容,在试验中需要驾驶员将车辆速度保持在100km/h(允许误差2km/h)进行放电,且不可以使用定速巡航等辅助功能,一般情况下这种试验需要保持3小时以上放电(续航能力越强,需要保持的放电时间越长)。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踩油门会发生肌肉僵直,因此本领域急需设计一种用于续航试验辅助驾驶的简易且易操作的工装结构,不仅有利于帮助司机解脱试验时的驾驶疲劳,同时保证实验的驾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实验中无需驾驶员长时间疲劳驾驶,减少试验过程中因人员长时间驾驶造成的试验失误及降低试验的安全性,避免企业在面对高续航试验测试时因驾驶人员不足造成试验无法完成的情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和抵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壳体、固定凹槽以及夹紧油门踏板的夹紧组件,所述固定凹槽和所述夹紧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夹紧壳体上,所述抵紧机构包括抵紧座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抵紧座上的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抵紧端,所述抵紧端对应所述固定凹槽设置。
[0005]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壳体包括上表面,所述固定凹槽设置于所述上表面。
[0006]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或所述第二夹紧部为螺纹调整杆。
[0007]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壳体包括呈U字形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紧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夹紧部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所述第二夹紧部的表面。
[0008]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抵紧机构还包括偏转角度调整组件,所述抵紧组件通过所述偏转角度组件连接在所述抵紧座上。
[0009]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抵紧座包括座体和竖直连接在所述座体上的杆体,所述偏转角度调整组件上下移动连接在所述杆体上。
[0010]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抵紧组件包括丝杠轴和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连接在所述偏转角度调整组件上。
[0011]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座体为磁吸座体。
[0012]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抵紧端设置于所述丝杠轴的一端,所述丝杠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手轮。
[0013]上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抵紧端设置有能够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固定凹槽的圆球。
[0014]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抵紧机构的抵紧端压抵在夹紧油门踏板的夹紧机构的固定凹槽内,使油门踏板能够长时间保持在需要的开度,将车辆速度保持在一定速度进行放电,以完成CLTC缩短法试验。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抵紧机构的结构图;
[0017]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的夹紧机构的结构图;
[0019]图5为图4的侧视图;
[0020]图6为图4的后视图。
[0021]其中,附图标记
[0022]100:夹紧机构
[0023]110:夹紧壳体
[0024]110a:上表面
[0025]111:第一壳体
[0026]112:第二壳体
[0027]113:第三壳体
[0028]120:固定凹槽
[0029]130:夹紧组件
[0030]131:第一夹紧部
[0031]132:第二夹紧部
[0032]200:抵紧机构
[0033]210:抵紧座
[0034]211:座体
[0035]212:杆体
[0036]220:抵紧组件
[0037]221:抵紧端
[0038]222:丝杠轴
[0039]223:丝杠螺母
[0040]224:转动手轮
[0041]230:偏转角度调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43]说明书中针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
[0044]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的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包括通过其它装置进行连接。
[0045]试验中保持油门踏板开度有三个难点,以简单的一根棍子支撑住油门位置为例:首先棍子的一端和油门踏板接触,另外一端无法找到稳定的支撑物。其次试验过程中,由于车辆阻力,电池电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出现需要微调油门踏板开度的问题,一根简单的棍子无法做到轻松而又连续调节油门。第三点因车辆震动,司机腿部姿势更改(长时间驾驶司机易疲劳)等原因,棍子和油门踏板解除的一端易发生打滑和移位,造成车辆速度发生突变。
[0046]基于以上分析,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包括夹紧机构100和抵紧机构200,其中,夹紧机构100用于夹紧油门踏板,抵紧机构200用于抵紧夹紧油门踏板的夹紧机构100,使油门踏板保持一定的开度。夹紧机构100包括夹紧壳体110、固定凹槽120以及夹紧组件130,固定凹槽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壳体、固定凹槽以及夹紧油门踏板的夹紧组件,所述固定凹槽和所述夹紧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夹紧壳体上;以及抵紧机构,包括抵紧座和转动连接在所述抵紧座上的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抵紧端,所述抵紧端对应所述固定凹槽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壳体包括上表面,所述固定凹槽设置于所述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和/或所述第二夹紧部为螺纹调整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续航试验辅助驾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壳体包括呈U字形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紧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夹紧部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上,所述上表面为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然郑丙勇来振华于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