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背部按摩功能的后排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背部按摩功能的后排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车型对座椅通常增加背部按摩功能,以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减弱疲劳感。现有技术中具有按摩功能的座椅有很多,但通常采用气动机构实现但气动机构通常利用气袋形式实现,气袋相对与乘员背部接触面积较大,实现不了点触按摩,按摩效果一般。由于前排座椅骨架结构优势,厚度较大,内部空间较大,相对更加容易布置各种调节机构,所以对按摩机构要求不高;而后排座椅后排靠背厚度较小,内部空间相对较狭小,因此对按摩机构有一定要求。
[0003]例如:CN114715007A公开了一种便于装拆和维修的模块化装配式汽车座椅,通过电机、锥齿轮、凸轮轴、弹性条、限位杆、限位架和弹性板,当坐久后腰部感到不适时通过电机输出端驱动一个锥齿轮旋转,之后通过两个锥齿轮啮合驱动凸轮轴转动,凸轮轴转动后使弹性条和弹性板弯曲变形将靠背表面顶起。其中,弹性条竖向设置,凸轮对应于弹性条中部,并能够使弹性条中部凸起。该方案为腰脱功能,不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背部按摩功能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骨架、安装于靠背骨架的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按摩尺组,按摩尺组一侧设置凸轮组;按摩尺组包括轴体,轴体沿其轴向转动连接多个按摩尺,每对按摩尺组的按摩尺对称设置并朝两侧延伸;凸轮组包括与轴体平行的凸轮轴,凸轮轴固定多个与按摩尺一一对应的凸轮,相邻凸轮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所述凸轮轴连接驱动机构,以使凸轮与按摩尺接触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背部按摩功能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尺包括连接为一体的长臂和短臂,短臂用于配合凸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背部按摩功能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为弧形结构,其朝向靠背骨架侧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背部按摩功能的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按摩尺组中,各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冬,郭现磊,王彩国,刘干辉,赵鹏程,付灿灿,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