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67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的第二睡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在膨胀状态时使第一睡垫与第二睡垫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该装置便于收纳,减少占用空间;能够快速散热、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体验,结构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稳定。结构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交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在车上所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在车内休息已经成了常态,由于被座位的空间所限制,无法舒适的平躺在座位上,由于家用汽车后排座位为了乘坐舒适大多数座垫均为倾斜面,当人体躺在座垫上时,不符合人体工学从而平躺容易产生疲惫,现有的睡垫装置只填补了后排脚垫位置的空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方的第二睡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在膨胀状态下,使第一睡垫与第二睡垫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袋和充气机构;所述气囊袋设置在第一睡垫与汽车后排座垫之间;所述充气机构用于气囊袋的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袋充气后变为膨胀状态。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袋在膨胀状态时填充汽车后排座垫的斜面,使第一睡垫与第二睡垫处于一个水平面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折叠部,且第一睡垫的顶面设置有透气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呈网格状的导风板以及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镶嵌在导风板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吹风机构设有若干个;所述导风板包括若干条导风通道,且导风通道与导风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吹风机构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面设有挂带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包括支撑板和支撑脚架;所述支撑板与支撑脚架活动套接,且所述支撑板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翻转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侧面设有挂带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套筒与支撑脚架活动套接;所述套筒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架包括支撑横杆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支撑横杆与支撑板活动套接,且支撑横杆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销组件;所述
包括但不限于气压球打气泵(参考图9)或电动充气泵或打气筒;所述气囊袋3

1充气后变为膨胀状态。
[0031]参考图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囊袋3

1在膨胀状态下气囊袋3

1的侧面形状类似于倒“三角形”状,其底部的斜面角度与汽车后排座垫与后排靠垫之间夹角相近,从而使气囊袋3

1在膨胀状态下能够填充汽车后排座垫与后排靠垫之间夹角产生的斜面空间,使第一睡垫1与第二睡垫2处于一个水平面上,且气囊袋3

1在使用中提供缓冲压力的作用。
[0032]参考图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折叠部4,且第一睡垫1的顶面设置有透气孔,用于进风与出风。
[003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2位于支撑板2

1处还设置有安全带卡槽(图中未展示);在使用时所述第二睡垫2的安全带卡槽与汽车后排座位的安全带卡扣相接;
[0034]参考图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睡垫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呈网格状的导风板6以及吹风机构7;所述吹风机构7镶嵌在导风板6内,使第一睡垫1快速散热。
[0035]参考图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吹风机构7设有若干个;所述导风板6包括若干条导风通道6

1,且导风通道6

1与导风通道6

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吹风机构7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6

1相连通,所述导风通道6

1设有导风出口,所述导风出口与第一睡垫1的外面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2由支撑板2

1与挂带8组成,挂带8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挂带8为可调节挂带,使其对支撑板2

1具有牵引力。
[0036]与上述第二睡垫2结构有区别的另一种方案,参考图2、图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睡垫2包括支撑2

1和支撑脚架2

2;所述支撑板2

1与支撑脚架2

2活动套接,且所述支撑板2

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翻转部5。
[0037]参考图5、图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2

1侧面还设有挂带8与汽车前排座椅连接;所述挂带8为可调节挂带;所述支撑板2

1的底部通过套筒9与支撑脚架2

2套接,从而使支撑脚架2

2能够在支撑板2

1上进行折叠,便于收纳;所述套筒9设有用于限位的定位孔。参考图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架2

2包括支撑横杆2

21和第一伸缩杆2

22;所述支撑横杆2

21与支撑板2

1底部的套筒9活动套接,且支撑横杆2

21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销组件10;所述第一伸缩杆2

22与支撑横杆2

21垂直连接,且第一伸缩杆2

22外壁处设置有等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第一伸缩杆2

22内部设有第二伸缩杆2

23,且第二伸缩杆2

23的内部插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卡销组件11。
[0038]参考图7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销组件10和第二卡销组件11由销钉12和弹性部件13组成。
[003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1:首先将第二睡垫2设有的支撑脚架2

2放置汽车后排的脚垫上,调节支撑脚架2

2的高度,使支撑板2

1的一端搭在后排座垫上增加受力点,形成均匀的受力,然后将挂带8套在前排座椅的头枕处,调整挂带8的长度,使挂带8对支撑板2

1产生牵引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再将第一睡垫1铺设到汽车后排座垫上,第一睡垫1通过魔术贴与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后排座垫上的第一睡垫(1)和设置在汽车后排脚垫上方的第二睡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包括气囊组件(3);所述气囊组件(3)在膨胀状态下,使第一睡垫(1)与第二睡垫(2)组成相对平整的支撑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3)包括气囊袋(3

1)和充气机构(3

2);所述气囊袋(3

1)设置在第一睡垫(1)与汽车后排座垫之间;所述充气机构(3

2)用于气囊袋(3

1)的充气或放气;所述气囊袋(3

1)充气后变为膨胀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3

1)在膨胀状态时填充汽车后排座垫的斜面,使第一睡垫(1)与第二睡垫(2)处于一个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设有用于方便收纳的折叠部(4),且第一睡垫(1)的顶面设置有透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睡垫(1)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呈网格状的导风板(6)以及吹风机构(7);所述吹风机构(7)镶嵌在导风板(6)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7)设有若干个;所述导风板(6)包括若干条导风通道(6

1),且导风通道(6

1)与导风通道(6

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吹风机构(7)的出风口与导风通道(6

1)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座睡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睡垫(2)包括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杰黄飞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抖云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