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43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6
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即便在将加热丝与载荷传感器重合配置的情况下,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交通工具用座椅(S)包括:座椅座垫(S1),支撑乘员的臀部;座椅背部(S2),与座椅座垫(S1)连结,成为乘员的靠背;载荷传感器(3),被设在座椅座垫(S1)或座椅背部(S2)的一部分;加热丝(42),配置在比载荷传感器(3)更靠乘员侧;以及中间构件(41),进行加热丝(42)的定位,中间构件(41)被配置在载荷传感器(3)与加热丝(42)之间。配置在载荷传感器(3)与加热丝(42)之间。配置在载荷传感器(3)与加热丝(42)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交通工具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在座椅背部(seat back)或座椅座垫(seat cushion)中设有载荷传感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会在座椅内配置有对乘员已就坐的情况进行探测的载荷传感器和加热座椅以作为制暖用的发热体(加热器)这两者。
[0003]设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的载荷传感器被用于判别是否有乘员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乘员是大人还是儿童、进而以何种姿势就坐等。借助载荷传感器来实现的乘员探测例如被用于在未系扣安全带的情况下敦促乘员系扣的安全带提醒(Seat Belt Reminder,SBR)系统中。
[0004]载荷传感器包含含有多触点的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例如配置在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座垫的装饰罩(trim cover)(表皮材)与座垫衬垫(cusion pad)之间。
[0005]配置在座椅内的发热体是形成为片材状的座椅加热器,例如被配置在座垫衬垫上配置的载荷传感器上。座椅加热器是在由导热率小的材料例如聚酯树脂等的无纺布所制作的基材中配设有包含电阻体的加热丝而成。以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加热丝被直接配置在载荷传感器的触点部(压感部)的铅垂上方或其附近,即便在有规定的载荷附加于载荷传感器的触点部上的情况下,座椅加热器也有可能不弯曲而导致对乘员的就坐状态进行探测的灵敏度下降。
[0006]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中,考虑到加热丝对载荷传感器(专利文献1中称作就坐传感器)造成的影响,而将加热丝配置在不与载荷传感器重合的位置。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

2703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1]但是,若以不与载荷传感器重合的方式来配置加热丝,则尽管不易产生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但由于加热丝的配置部位产生限制,因此有时会对加热性能造成影响。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即便在将加热丝与载荷传感器重合配置的情况下,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所述问题通过下述方式得以解决,即,包括:座椅座垫,支撑乘员的臀部;座椅背部,与所述座椅座垫连结,成为乘员的靠背;载荷传感器,被
设在所述座椅座垫或所述座椅背部的一部分;加热丝,配置在比所述载荷传感器更靠乘员侧;以及中间构件,进行所述加热丝的定位,所述中间构件被配置在所述载荷传感器与所述加热丝之间。
[0015]以往,对座椅加热器中使用的加热丝进行定位的中间构件是以位于比加热丝更靠乘员侧之处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当乘员就坐于座椅时,中间构件受加热丝支撑而不易弯曲,因此,即便有规定的载荷附加于载荷传感器,有时也探测不到就坐状态而导致灵敏度下降。
[0016]本专利技术中,进行加热丝的定位的中间构件被配置在载荷传感器与加热丝之间。因此,当有乘员就坐时,加热丝挤压中间构件,中间构件发生弯曲,由此,载荷传感器的开关将接通。加热丝位于比中间构件更靠乘员侧之处,由此,中间构件变得容易弯曲,因此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得以抑制。因此,可无须考虑对载荷传感器造成的影响而配置加热丝。
[0017]而且,所述的结构中可为,所述载荷传感器具有能够通过所附加的载荷来接通或断开的触点部,所述加热丝被配置在从所述乘员侧观察时与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触点部重合的位置。
[0018]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加热丝重合于触点部,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19]所述的结构中,也可为,多个所述加热丝被配置在与所述触点部重合的位置。
[0020]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有多个加热丝重合于载荷传感器的触点部,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21]所述的结构中,也可为,所述加热丝是在偏离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触点部的中心的位置与所述触点部重合。
[0022]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在加热丝在偏离载荷传感器的触点部的中心的位置与触点部重合的情况下,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23]所述的结构中,也可为,所述加热丝被配置在与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触点部的中心重合的位置。
[0024]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加热丝被配置在与载荷传感器的中心重合的位置,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25]所述的结构中可为,所述中间构件为底布,所述加热丝被固定在所述底布上。
[0026]通过将中间构件设为底布而变得容易弯曲,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得以抑制。
[0027]所述的结构中可为,所述底布被固定在构成所述座椅座垫或所述座椅背部的衬垫的表面。
[0028]通过将底布固定于衬垫的表面,从而底布变得容易弯曲,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得以抑制。
[0029]所述的结构中可为,所述底布被固定在构成所述座椅座垫或所述座椅背部的表皮材的背面。
[0030]通过将底布固定于表皮材的背面,从而底布变得容易弯曲,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得以抑制。
[0031]根据所述的结构,所述中间构件可为具有柔性的构件。
[0032]通过中间构件具有柔性,从而中间构件变得容易弯曲,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得以抑制。
[0033]而且,根据所述的结构,所述座椅座垫以及所述座椅背部可包括:框架,形成骨架;作为座垫材的衬垫,包覆所述框架;以及表皮材,包覆所述衬垫。
[003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中,进行加热丝的定位的中间构件被配置在载荷传感器与加热丝之间。因此,当有乘员就坐时,加热丝挤压中间构件,中间构件发生弯曲,由此,载荷传感器的开关将接通。加热丝位于比中间构件更靠乘员侧之处,由此,中间构件变得容易弯曲,因此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得以抑制。因此,可无须考虑对载荷传感器造成的影响而配置加热丝。
[0036]而且,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加热丝重合于触点部,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37]而且,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有多个加热丝重合于载荷传感器的触点部,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38]而且,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在加热丝在偏离载荷传感器的触点部的中心的位置与触点部重合的情况下,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39]而且,根据所述的结构,即便加热丝被配置在与载荷传感器的中心重合的位置,载荷传感器对输入载荷的灵敏度的恶化也得以抑制。
[0040]而且,通过将中间构件设为底布而变得容易弯曲,载荷传感器对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座垫,支撑乘员的臀部;座椅背部,与所述座椅座垫连结,成为乘员的靠背;载荷传感器,被设在所述座椅座垫或所述座椅背部的一部分;加热丝,配置在比所述载荷传感器更靠乘员侧;以及中间构件,进行所述加热丝的定位,所述中间构件被配置在所述载荷传感器与所述加热丝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感器具有能够通过所附加的载荷来接通或断开的触点部,所述加热丝被配置在从所述乘员侧观察时与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触点部重合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热丝被配置在与所述触点部重合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是在偏离所述载荷传感器的所述触点部的中心的位置与所述触点部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田晴彦佐佐木尚洋田邉佑磨大野创园田贵正岛崎隼人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