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40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具体涉及汽车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多个按摩单元、按摩控制单元及音响系统,所述多个按摩单元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按摩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按摩单元和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音响系统设置于车内并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所述音响系统播放的音乐旋律控制所述按摩控制单元启动相应的按摩单元及按摩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利用音乐旋律控制按摩单元,使得驾乘人员在享受音乐的同时缓解疲劳,增加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和体验感。增加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和体验感。增加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和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座椅舒适性的功能不断增多,汽车消费者对座椅的舒适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座椅性能的好坏作为衡量乘车汽车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将直接影响对整车的评价。在现有的汽车上,座椅舒适性差,驾驶员或乘客经过长时间的久坐和颠簸劳碌,会感觉劳累不舒服,尤其是驾驶员,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易出现疲劳感。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汽车座椅,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增加座椅的舒适感,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体验感和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多个按摩单元、按摩控制单元及音响系统,所述多个按摩单元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按摩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按摩单元和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音响系统设置于车内并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所述音响系统播放的音乐旋律控制所述按摩控制单元启动相应的按摩单元。
[0005]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多个按摩单元包括分别对应于人体的肩部、背部、腰部及大腿部的第一按摩单元、第二按摩单元、第三按摩单元和第四按摩单元。
[0006]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第一按摩单元、第二按摩单元和第三按摩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座椅靠背上,所述第四按摩单元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上,其中,所述第一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切线的距离为390~410mm;所述第二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切线的距离为265~275mm;所述第三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切线的距离为145~155mm;所述第四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与靠背的交叉处的距离为143~153mm。
[0007]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每个所述按摩单元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按摩模块,所述第一按摩单元的两个按摩模块的间隙为115~125mm;所述第二按摩单元的两个按摩模块及第三按摩单元的两个按摩模块的间隙为150~160mm;所述第四按摩单元的两个按摩模块的间隙为195~205mm。
[0008]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按摩模块包括按摩组件及驱动所述按摩组件的按摩电机,所述按摩电机与所述按摩控制单元通过线束电性连接。
[0009]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按摩控制单元上设有按摩档位和按摩模式,所述车身控制器根据所述音响系统播放的音乐节奏控制相应的按摩档位和/或按摩模式启动。
[0010]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按摩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座垫下方。
[0011]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疲劳检测系统,所述疲劳检测系统
通过线束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疲劳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驾驶员的疲劳感并将其反馈至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相应的按摩单元启动。
[0012]在本技术一示例中,所述汽车座椅还包括氛围灯系统,所述氛围灯系统与所述车身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该车辆包含上述的汽车座椅。
[0014]本技术汽车座椅,在座椅本体的不同位置上设置按摩单元,可以对驾驶员或乘客进行按摩,缓解旅途中的疲劳感,提高驾驶及乘坐的舒适性;且将车内的音响系统与按摩单元通过车身控制器联动,利用将音响系统的音律控制按摩单元的启动或强度,增加了驾驶员和乘客体验感。本技术的汽车座椅还包括疲劳检测系统,利用疲劳检测系统检测驾驶员的疲劳感,并通过车身控制器启动相应按摩模式及强度,提高驾驶员的感知,防止疲劳驾驶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汽车座椅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汽车座椅于一实施例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汽车座椅沿图1的A

A向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汽车座椅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汽车座椅沿图4的B

B向的剖视图。
[0021]元件标号说明
[0022]100、座椅本体;110、座椅靠背;120、坐垫;101、第一按摩单元;102、第二按摩单元;103、第三按摩单元;104、第四按摩单元;105、按摩控制单元;106、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4]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可以缓解驾驶员和乘员旅途中的疲劳,增加舒适性和体验感。
[0026]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00、多个按摩单元、按摩控制单元105及音响系统,其中,多个按摩单元设置在座椅本体100上,按摩控制单元105通过线束分别与多个按摩单元及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音响系统设置于车内并与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车身控制器可通过音响系统播放的音乐旋律控制按摩控制单元启动相应的按摩单元,以此实现音响系统与按摩单元的联动,增加座椅舒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驾驶员与乘客的体验感。在其它实施例中,按摩控制单元105也可以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与多个按摩单元及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
[0027]请参阅图1至图5,座椅本体100包括座椅靠背110及与座椅靠背110连接的坐垫120,座椅靠背110与坐垫120的安装角度符合人体工学要求,在此不做赘述。多个按摩单元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110和坐垫120上,使得人体多点位同时按摩,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长时间的驾驶及乘坐疲劳,提高驾驶及乘坐的舒适性。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按摩单元包括第一按摩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多个按摩单元,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上;按摩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按摩单元和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音响系统,设置于车内并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所述音响系统播放的音乐旋律控制所述按摩控制单元启动相应的按摩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按摩单元包括分别对应于人体的肩部、背部、腰部及大腿部的第一按摩单元、第二按摩单元、第三按摩单元和第四按摩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单元、第二按摩单元和第三按摩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座椅靠背上,所述第四按摩单元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上,其中,所述第一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切线的距离为390~410mm;所述第二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切线的距离为265~275mm;所述第三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切线的距离为145~155mm;所述第四按摩单元至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与靠背的交叉处的距离为143~153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按摩单元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按摩模块,所述第一按摩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亮易汉林夏宽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