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57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4
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及车辆,该一体式冷却管路包括挤出梁,挤出梁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包括多个支撑壁;一体式水道,多个支撑壁的一部分互相接合以形成一体式水道,一体式水道沿挤出梁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挤出梁的端部附近具有水道开口;水管密封接头,水管密封接头密封连接水道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冷却管路与车身结构一体式设计,利用车身铝挤压成型特性,直接实现冷却管路,取消传统冷却软管,降低冷却液流阻,优化整车布置空间,简化产线装配,优化车身刚度强度,提升人机舒适性。提升人机舒适性。提升人机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对应的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现代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推进,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对高压元件、高算力控制器的需求日益加大,相应地,如何结合这些部件的冷却需求,设计更优的热管理方案成为各个车企尤其重视的课题。新能源汽车作为近些年高速发展的行业,围绕高压电池包开展的白车身开发还处在探索阶段,白车身与冷却系统,高压系统等其他系统的一体化整合方案较少,创新不足。
[0003]针对车辆后方的部件,需要从前舱引出冷却水管分支,经下地板连至后方。这样做不仅管道冗长,而且针对新能源汽车,为保证动力电池模组排布的最大化和碰撞安全,地板下方一般铺满动力电池,上方保证乘员空间及人机舒适性,因而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两者兼顾的问题。
[0004]目前纯电动车型一般为主后驱或四驱,在后舱区域还可能布置车载充电机,DCDC等高压器件,而低温散热器等热管理模块均布置于前机舱区域,为了实现对后部区域逆变器,电机,充电机等高压器件的冷却,冷却管路需从前舱铺设到后舱,一般车型从前到后需铺设两路直径25mm,总长约6米的冷却管路,且冷却需求越大,管径越大,所需成本越高。
[0005]冷却管路一般铺设在地板和电池之间,大致有两种方案:1.铺设在中央通道下方方案。该方案地板中部需做凸起通道,供管路通行,此方案导致地板不平整,牺牲部分人机舒适性,影响用户感知,同时地板中部突起特征会打断座椅横梁横向贯通的结构,影响整车碰撞尤其是侧碰性能。
[0006]2.高压电池两侧方案。该方案管路铺设与高压电池和门槛之间,受制于整车宽度、门槛结构等因素,在两侧铺设管路势必牺牲部分侧围,门槛等结构件强度,导致整车碰撞,特别是侧碰性能下降,另一方面,管路铺设在高压电池和门槛之间,电池的模组空间会被压缩,影响整车电池带电量,整车续航里程下降。
[0007]如图1A和1B所示为传统冷却水道布置,电池9位于车身地板位置处,高压电池包的两侧分别设置水管4,水管4的外侧为门槛。门槛由门槛内板8和门槛外板7构成,并且门槛内板8和门槛外板7中间区域由挤出梁5提供强度,水管4为独立实体流道,布置于电池9和门槛之间,侵占了电池9的横向空间。
[0008]无论上述哪种方案,冷却管路需从前铺设到后,长度较长,在整个管路路径上需避让其他整车部件,弯折区域多,导致冷却液流阻上升。另一方面,冷却管路需从车头铺设到车尾,整个路径需布置诸多管路固定卡箍,系统失效风险大,容易导致NVH等问题出线,且长管道铺设,造成产线装配困难,影响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载冷却管路铺设长度较长、装配困难,并且导致冷却液流阻较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及车辆,至少解决了冷却管路长度、流阻等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包括挤出梁,挤出梁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包括多个支撑壁;一体式水道,多个支撑壁的一部分互相接合以形成一体式水道,一体式水道沿挤出梁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挤出梁的端部附近具有水道开口;水管密封接头,水管密封接头密封连接水道开口。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其中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互相接合以形成车辆侧面的门槛,且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限定长条形的内部中空区域,挤出梁设置于中空区域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快插水管,快插水管连接水管密封接头,且快插水管的至少一部分沿车辆门槛长度方向布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挤出梁的端部密封,水道开口设置于挤出梁端部附近的侧面,且水道开口位于门槛内板与挤出梁的交界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水管密封接头为直管,其第一端包括螺纹和密封圈,螺纹与水道开口相匹配,密封圈和门槛内板密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水道开口设置于挤出梁的端部,且水道开口位于门槛内板与挤出梁的交界面。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水管密封接头为直管,其第一端包括螺纹和密封圈,螺纹与水道开口相匹配,密封圈和门槛内板密封。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门槛内板包括凸出部,凸出部抵靠在电池包的延伸梁上,且快插水管还连接机舱区域、车尾区域的外部部件和电机冷却管路。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支撑壁在挤出梁内部一体成型构成一体式水道,一体式水道的侧壁由支撑壁构成。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冷却管路。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将冷却管路与车身结构一体式设计,利用车身铝挤压成型特性,直接实现冷却管路,取消传统冷却软管,降低冷却液流阻,优化整车布置空间,简化产线装配,优化车身刚度强度,提升人机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A和1B是现有的冷却管路与车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式冷却管路应用于车辆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挤出梁部分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B

B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水管密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散热器,2

水壶,3

电机,4

水管,5

挤出梁,51

支撑壁,6

一体式水道,7

门槛外板,8

门槛内板,9

电池,10

水管密封接头,11

快插水管,12

螺纹,13

密封圈,14

螺栓,15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作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用来作为解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用,并非意味着已经穷举了本专利技术所有的实施方式。
[0024]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在布置集成、密封、装配等方面的创新方案,在其他如车身结构,材料等方面技术成熟,技术风险小,方案可实施性强。
[0026]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首先将车辆所在的立体空间定义为XYZ空间,其中X轴为车头朝向的方向,其定义了车辆的前后方向,Y轴为车门朝向的方向,其定义了车辆的左右方向,Z轴为车顶朝向的方向,其定义了车辆的上下方向。在XYZ空间中,为XY平面为从上往下俯视的平面,即车辆所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梁,所述挤出梁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包括多个支撑壁;一体式水道,所述多个支撑壁的一部分互相接合以形成所述一体式水道,所述一体式水道沿所述挤出梁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挤出梁的端部附近具有水道开口;水管密封接头,所述水管密封接头密封连接所述水道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其中:所述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互相接合以形成车辆侧面的门槛,且所述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限定长条形的内部中空区域,所述挤出梁设置于所述中空区域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插水管,所述快插水管连接水管密封接头,且所述快插水管的至少一部分沿车辆门槛长度方向布置。4.如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一体式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梁的端部密封,所述水道开口设置于挤出梁端部附近的侧面,且所述水道开口位于门槛内板与挤出梁的交界面。5.如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身一体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勇潘煜玮王一龙孙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