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09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中对线路板的散热效果差,线路板温度较高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锅体和机头,锅体包括内胆组件和壳体,内胆组件内具有加工腔,壳体位于内胆组件的外侧,壳体与内胆组件之间设有线路板,机头设有向加工腔输送热风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与线路板电连接,壳体内侧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壳体围成安装线路板的安装腔,安装支架将线路板与内胆组件隔开,壳体在安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在安装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线路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第一通风间隙,线路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第二通风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能够对线路板形成有效散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气炸锅通常包括锅体和机头,锅体包括内胆组件和壳体,内胆组件内具有加工腔,壳体位于内胆组件的外侧,壳体与内胆组件之间设有线路板,机头设有向加工腔输送热风的热风组件,使加工腔内的食物获得加热,相应的,内胆组件与壳体之间的温度会比较高,使位于壳体与内胆组件之间的线路板处于较高温度的工作环境,线路板的温度会快速上升,由于线路板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比较高,过高的温度可能会造成线路板损坏或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线路板形成有效散热。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机头,锅体包括内胆组件和壳体,内胆组件内具有加工腔,壳体位于内胆组件的外侧,壳体与内胆组件之间设有线路板,机头设有向加工腔输送热风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壳体围成安装线路板的安装腔,安装支架将线路板与内胆组件隔开,壳体在安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在安装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线路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第一通风间隙,线路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第二通风间隙。
[0005]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胆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第三通风间隙,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三通风间隙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壳体在安装支架上方设有与第三通风间隙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三通风间隙,带走内胆组件和安装支架的部分热量,利用热空气上升的特性,使完成换热的空气自动从第二出风口排出,形成循环流动的气流,使安装腔周围的温度持续下降,从而能够减少对线路板的热辐射。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胆组件包括形成加工腔的内胆体和连接于内胆体顶部外周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内胆体与安装支架之间及固定圈与安装支架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间隙。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内胆组件与安装支架隔开,使内胆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有效减少热量传递到安装支架上,使线路板处于较低温度的环境工作,也可以降低对安装支架的耐热要求,使安装支架不易损坏,对线路板形成有效的隔热作用,以及降低制造成本。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具有过风间隙,壳体在第二进风口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凸起的挡风板。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三通风间隙内的空气温度较高,上升较快,过风间隙容易形成负压,安装腔内的空气会补充过去,从而在挡风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形成向上吹风能隔热的风幕,这样安装支架与壳体之间不需要密封连接也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既方便装配,又有利于隔热与散热,以及挡风板也可以对第三通风间隙内的热风形成阻挡作用,进一步减少第三通风间隙内的热风进入安装腔内。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内胆组件,安装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壳体。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安装支架的两端形成固定,有效避免安装支架安装时发生倾斜,使安装支架更好地隔绝热量进入安装腔,也同时能够提高内胆组件与壳体装配后的稳定可靠性。
[0013]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胆组件包括形成加工腔的内胆体和连接于内胆体顶部外周的固定圈,安装支架的顶部设有连接凸耳,紧固件穿过连接凸耳与固定圈固定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在安装支架上开孔实现安装支架和固定圈之间的连接,有利于保证安装支架的隔热效果。
[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与固定圈的其中一个设有定位凸筋、另外一个设有与定位凸筋配合的定位凹槽。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凸筋和定位凹槽,对安装支架的安装形成预定位作用,方便组装,也可以使安装支架获得可靠连接,使安装支架安装更可靠,有效避免安装支架发生倾斜,有利于安装支架有效隔绝热量进入安装腔。
[0017]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内底面设有固定安装支架的卡槽;或者,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设有抵于壳体定位的支撑脚。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卡槽或者支撑脚,能够对安装支架底端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安装支架安装不易发生倾斜,使安装支架更好地起到隔热效果。
[0019]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托住线路板形成第二通风间隙的支撑筋,安装支架上还设有将线路板固定于支撑筋上的卡扣和/或螺钉柱;和/或,所述安装支架的侧边设有卡线槽。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筋和卡扣或螺钉柱,使线路板固定在支撑筋上,从而空气能够接触线路板的底部,有效增加对线路板的散热效果;设置卡线槽,能够将线路板的线路卡在卡线槽内,使线路排列更有序,也可以使线路处于远离内胆组件的一侧,减少线路受到的热辐射,有效避免线路直接暴露在高温的内胆组件周围而发生损坏。
[0021]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通风间隙的宽度不小于5mm;和/或,所述第二通风间隙的宽度不小于5mm。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第一通风间隙的宽度,使进入第一通风间隙的空气足够多,增加对线路板散热的效果,使线路板能够快速降温,也可以使空气流通更流畅,减少空气受到的阻力,从而减少噪音产生,若第一通风间隙的宽度小于5mm,则进入第一通风间隙的空气比较少,对线路板的散热效果不明显,也会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噪音;和/或,通过合理设置第二通风间隙的宽度,使进入第二通风间隙的空气足够多,增加对线路板和安装支架散热的效果,使线路板和安装支架能够快速降温,也可以使空气流通更流畅,减少空气受到的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少噪音产生,若第二通风间隙的宽度小于
5mm,则进入第二通风间隙的空气较少,对线路板的散热效果不明显,也会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噪音。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安装支架将线路板与内胆组件隔开,有效减少热量进入安装腔,降低了安装腔内的温度,使线路板处于相对较低温度的环境工作,满足线路板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其次,壳体在安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在安装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使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利用热空气上升的特性,使吸收线路板的热量后的空气能够自动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形成循环流动的气流,对线路板持续降温,进一步确保线路板正常运行,无需额外设置风扇,能够节约成本和降低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以及,线路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第一通风间隙,线路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第二通风间隙,使线路板分别与壳体和安装支架隔开形成空气墙,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有效减少热量通过壳体和安装支架传递到线路板上,减少线路板升温,也可以增加空气与线路板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对线路板的散热效果,有利于降低线路板的温度,此外,空气在通过第一通风间隙和第二通风间隙时对壳体和安装支架也可以形成散热,进一步降低线路板工作环境的温度。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锅体和机头,锅体包括内胆组件和壳体,内胆组件内具有加工腔,壳体位于内胆组件的外侧,壳体与内胆组件之间设有线路板,机头设有向加工腔输送热风的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与线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壳体围成安装线路板的安装腔,安装支架将线路板与内胆组件隔开,壳体在安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在安装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出风口,线路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第一通风间隙,线路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第二通风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组件与安装支架之间具有第三通风间隙,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三通风间隙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壳体在安装支架上方设有与第三通风间隙连通的第二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组件包括形成加工腔的内胆体和连接于内胆体顶部外周的固定圈,固定圈的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内胆体与安装支架之间及固定圈与安装支架之间形成第三通风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具有过风间隙,壳体在第二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门书标刘孝碧冯家凯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