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463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去氢表雄酮(DHEA)是合成米非司酮、屈螺酮、炔诺酮、醋酸阿比特龙、醋酸乌利司他等众多甾体药物的一个关键中间体。去氢表雄酮也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最为丰富的甾体物质,是人体内40多种激素合成所必需的前提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去氢表雄酮获得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从天然产物中提取。
[0003]化学法合成DHEA,有如下路线:
[0004][0005]该方法以4

AD为原料,用乙酰氯和醋酐为3位烯酯化试剂、用高效催化剂吡啶盐酸盐催化乙二醇缩酮保护17位羰基、用硼氢化钾还原,稀盐酸水解去17位保护制备得到DHEA,总收率为70%,产品纯度大于99.0%。该工艺为纯化学方法,工艺较为复杂,需要采用昂贵的催化试剂,产物收率不高。
[0006]生物法合成DHEA,有如下路线:
[0007][0008]该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DHEA,原料是植物甾醇,先将3位羟基保护,再利用
微生物发酵脱去17位饱和支链,最后经过水解得到DHEA。生物合成具有原料来源广,反应步骤简短等优点,但是反应液成分复杂,后处理分离繁琐,产物的收率降低。
[0009]因此,如何得到一种工艺简单、高收率、高纯度的DHEA的合成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以解决目前合成去氢表雄酮方法复杂、产物收率低的技术问题。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在保护气氛下,将水、冰醋酸和D

抗坏血酸钠混合后顺次加入叔丁醇、强碱催化剂和4

雄烯二酮进行反应,得到5

雄烯二酮;
[0014]2)将叔丁醇与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后得到磷酸盐缓冲体系;
[0015]3)向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投入5

雄烯二酮、氯化镁、酮还原酶、辅酶和辅酶再生系统进行酶促反应,即得到去氢表雄酮。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水、冰醋酸和D

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比为10~15:0.2~0.5:0.3~0.6。
[0017]进一步的,所述强碱催化剂包含叔丁醇钾、叔丁醇钠、乙醇钠和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进一步的,所述D

抗坏血酸钠、叔丁醇、强碱催化剂和4

雄烯二酮的质量比为0.3~0.6:2~5:1~3:1。
[0019]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保护气氛包含氮气和/或氩气;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40℃,反应的时间为1.5~3h。
[0020]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包含质量比为1.0~2.0:0.1~0.2:0.1~0.4:3.0~5.0的一水葡萄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二水磷酸二氢钠和水;所述磷酸盐缓冲体系的pH为6.8~7.8;
[0021]步骤2)中,所述叔丁醇的含量是磷酸盐缓冲液质量的0.4~1.0倍。
[0022]进一步的,所述酮还原酶包含KRED

101、KRED

119和KRED

130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进一步的,所述辅酶包含NAD和NADH,所述NAD和NADH的质量比为1~3:1~3。
[0024]进一步的,所述辅酶再生系统包含质量比为0.5~0.7:0.001~0.003的谷氨酸和谷氨酸脱氢酶;所述5

雄烯二酮、氯化镁、酮还原酶、辅酶和辅酶再生系统的质量比为1:0.2~0.3:0.003~0.005:0.01~0.015:0.4~0.8。
[0025]进一步的,所述酶促反应的温度为35~45℃,酶促反应的时间为3~5h。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D

抗坏血酸钠控制体系氧气含量,避免中间产物5

AD与氧气发生反应,使5

AD更稳定的存在于反应体系中;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酮还原酶、辅酶和辅酶再生系统能够使5

AD更稳定、快速的转化为DHEA。
[0028]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路线简单,相比于化学法合成DHEA路线更短,需要的反应条件更温和,相比于化学法合成DHEA的收率仅有70%,而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得到的总产物收率高达
95%,产物纯度在99%以上,工业化应用价值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在保护气氛下,将水、冰醋酸和D

抗坏血酸钠混合后顺次加入叔丁醇、强碱催化剂和4

雄烯二酮进行反应,得到5

雄烯二酮;
[0031]2)将叔丁醇与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后得到磷酸盐缓冲体系;
[0032]3)向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投入5

雄烯二酮、氯化镁、酮还原酶、辅酶和辅酶再生系统进行酶促反应,即得到去氢表雄酮。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冰醋酸和D

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比为10~15:0.2~0.5:0.3~0.6,优选为11~14:0.3~0.4:0.35~0.55,进一步优选为12~13:0.35~0.38:0.44~0.52。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强碱催化剂包含叔丁醇钾、叔丁醇钠、乙醇钠和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叔丁醇钾和/或叔丁醇钠。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D

抗坏血酸钠、叔丁醇、强碱催化剂和4

雄烯二酮的质量比为0.3~0.6:2~5:1~3:1,优选为0.35~0.55:3~4:1.5~2.5:1,进一步优选为0.44~0.52:3.5~3.8:1.8~2.0:1。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保护气氛包含氮气和/或氩气,优选为氮气。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40℃,反应的时间为1.5~3h;优选的,反应的温度为30~38℃,反应的时间为2~2.5h;进一步优选的,反应的温度为32~35℃,反应的时间为2.5h。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包含质量比为1.0~2.0:0.1~0.2:0.1~0.4:3.0~5.0的一水葡萄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二水磷酸二氢钠和水,优选为1.5~1.9:0.14~0.18: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保护气氛下,将水、冰醋酸和D

抗坏血酸钠混合后顺次加入叔丁醇、强碱催化剂和4

雄烯二酮进行反应,得到5

雄烯二酮;2)将叔丁醇与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后得到磷酸盐缓冲体系;3)向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投入5

雄烯二酮、氯化镁、酮还原酶、辅酶和辅酶再生系统进行酶促反应,即得到去氢表雄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冰醋酸和D

抗坏血酸钠的质量比为10~15:0.2~0.5:0.3~0.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碱催化剂包含叔丁醇钾、叔丁醇钠、乙醇钠和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

抗坏血酸钠、叔丁醇、强碱催化剂和4

雄烯二酮的质量比为0.3~0.6:2~5:1~3: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化学

酶法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保护气氛包含氮气和/或氩气;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40℃,反应的时间为1.5~3h。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系祖斌艾文陶琳郭明明杨兵马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