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95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包括有提水曝气组件、水力发电组件、灯光组件、以及若干设于提水曝气组件周围的生态浮床组,提水曝气组件包括有喷泉主机、喷嘴、浮筒,喷泉主机固设于浮筒处,水力发电组件固定设置于喷泉主机和喷嘴之间,灯光组件架设于喷嘴处,水力发电组件与灯光组件电连接,提水曝气组件的喷泉主机喷出的水带动水力发电组件产生电能,水力发电组件向灯光组件进行供电,灯光组件映照从喷嘴处喷出的喷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力发电组件将提水曝气组件喷出水的动能转化成用于对灯光组件进行供电的电能,在改善水质的同时也能营造美丽的水上景观效果,并且实现节能环保。环保。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

技术介绍

[0002]从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至今,全球范围内已有30%~40%的湖泊和水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湖泊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失衡的重要标志,严重地影响了引用水源地的生态、用水安全。目前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式,有 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投加化学药剂杀藻、投加适量微生物、培养功能性植物、建立人工生态体系等。但是,现有的水体富营养治理方式过于单一,在环境美化、能耗循环利用等方面没有形成整合。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包括有提水曝气组件、水力发电组件、灯光组件、以及若干设于所述提水曝气组件周围的生态浮床组,所述提水曝气组件包括有喷泉主机、喷嘴、浮筒,所述喷泉主机固设于所述浮筒处,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喷泉主机和所述喷嘴之间,所述灯光组件架设于所述喷嘴处,所述水力发电组件与所述灯光组件电连接,所述提水曝气组件的所述喷泉主机喷出的水带动所述水力发电组件产生电能,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向所述灯光组件进行供电,所述灯光组件映照从所述喷嘴处喷出的喷泉。
[0005]进一步阐述,所述水力发电组件包括有壳体、壳盖、转轮,所述壳体的内壁处嵌设有定子铁芯,所述转轮内固定设置有转子磁极,所述转轮旋转设置于由所述壳体和所述壳盖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壳体处设有入水口、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喷嘴相连通,水经所述入水口推动所述转轮,再从所述出水口输送至所述喷嘴。
[0006]进一步阐述,所述壳体与所述壳盖之间夹设有密封片。
[0007]进一步阐述,所述浮筒的四周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生态浮床组相连接的固定连接环。
[0008]进一步阐述,所述灯光组件包括有支撑架、环形光源,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提水曝气组件的所述喷泉主机的法兰盘处,所述环形光源固设于所述支撑架处,所述喷嘴穿设于所述环形光源的中间空腔。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水力发电组件将提水曝气组件喷出水的动能转化成用于对灯光组件进行供电的电能,在改善水质的同时也能营造美丽的水上景观效果,并且实现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2]图3为水力发电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3]附图标号:10、提水曝气组件;11、喷泉主机;111、法兰盘;12、喷嘴;13、浮筒;131、固定连接环;20、水力发电组件;21、壳体;211、入水口;212、出水口;22、壳盖;23、转轮;231、叶片;24、定子铁芯;25、密封片;30、灯光组件;31、支撑架;32、环形光源;40、生态浮床组;41、浮动组块;42、植物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5]结合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包括有提水曝气组件10、水力发电组件20、灯光组件30、以及若干设于提水曝气组件10周围的生态浮床组40,生态浮床组40处可种植功能性植物,既可以美化水面环境,又能够起到调理水质的作用,提水曝气组件10包括有喷泉主机11、喷嘴12、浮筒13,喷泉主机11固设于浮筒13处,水力发电组件20固定设置于喷泉主机11和喷嘴12之间,灯光组件30架设于喷嘴12处,水力发电组件20与灯光组件30电连接,提水曝气组件10的喷泉主机11喷出的水带动水力发电组件20产生电能,水力发电组件20向灯光组件30进行供电,灯光组件30映照从喷嘴12处喷出的喷泉,使喷泉的水花呈现光彩效果。灯光组件30通过水力发电组件20向其进行供电,水力发电组件20将提水曝气组件10喷出水的动能转化电能,在改善水质的同时也能营造美丽的水上景观效果,并且实现节能环保。整体可观赏性高,有利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
[0016]结合附图2和附图3所示,水力发电组件20包括有壳体21、壳盖22、转轮23,壳体21的内壁处嵌设有定子铁芯24,转轮23内固定设置有转子磁极(注:附图中未示出),转轮23旋转设置于由壳体21和壳盖22所形成的空腔内,壳体21处设有入水口211、出水口212,出水口212与喷嘴12相连通,水经入水口211推动转轮23,再从出水口212输送至喷嘴12。壳体21与壳盖22之间夹设有密封片25。如附图3所示,壳体21处的入水口211与出水口212之间的连线位于转轮23的切向位置。当提水曝气组件10喷出的水进入壳体21的入水口211后,水直接推动转轮23的叶片231,并从壳体21的出水口212输出至喷嘴12。转轮23在水的推力下进行旋转,由于转轮23内固定设置有转子磁极,而壳体21的内壁处嵌设有与该转子磁极相配合的定子铁芯24,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进而向灯光组件30输出电能。
[0017]结合附图1所示,浮筒13的四周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生态浮床组40相连接的固定连接环131。浮筒13通过固定连接环131与生态浮床组40相连接,既可以打造不同形态的生态浮床景观,又可以采用生态治理手段提高水质,响应了国家生态治理政策,增加了使用多样性。生态浮床组40具体由若干浮动组块41拼接而成,每一浮动组块均设有可用于种植功能性植物的植物盆42。固定连接环131也可作为固定绳捆扎点,通过重物抛锚的方式来固定提水曝气组件10。
[0018]结合附图2所示,灯光组件30包括有支撑架31、环形光源32,支撑架31固定安装于提水曝气组件10的喷泉主机11的法兰盘111处,环形光源32固设于支撑架31处,喷嘴12穿设
于环形光源32的中间空腔。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1]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提水曝气组件(10)、水力发电组件(20)、灯光组件(30)、以及若干设于所述提水曝气组件(10)周围的生态浮床组(40),所述提水曝气组件(10)包括有喷泉主机(11)、喷嘴(12)、浮筒(13),所述喷泉主机(11)固设于所述浮筒(13)处,所述水力发电组件(20)固定设置于所述喷泉主机(11)和所述喷嘴(12)之间,所述灯光组件(30)架设于所述喷嘴(12)处,所述水力发电组件(20)与所述灯光组件(30)电连接,所述提水曝气组件(10)的所述喷泉主机(11)喷出的水带动所述水力发电组件(20)产生电能,所述水力发电组件(20)向所述灯光组件(30)进行供电,所述灯光组件(30)映照从所述喷嘴(12)处喷出的喷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提水曝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发电组件(20)包括有壳体(21)、壳盖(22)、转轮(23),所述壳体(21)的内壁处嵌设有定子铁芯(24),所述转轮(23)内固定设置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远吴立煌郭泽滨林佳鑫庄伟能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