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5378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包括有冲淤槽、一级跌流坝、二级跌流坝、抽水净化装置,一级跌流坝和二级跌流坝设于冲淤槽的下游处,一级跌流坝和二级跌流坝之间设有沉水植物净化带,抽水净化装置的抽水端与一级跌流坝相连通,抽水净化装置的排水端与出水堰相连通,出水堰与沉水植物净化带之间连通有出水槽,抽水净化装置包括有提升水泵、生化筒,提升水泵的抽水管与生化筒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缓冲合流制溢流污染,极大地降低污水中的SS、COD和氨氮浓度,实现水质净化。实现水质净化。实现水质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治理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受到合流制管网系统以及污水厂处理能力的限制,大量的混合雨污水溢流至受纳水体。不仅包含未经处理的生活、工业污水以及降雨径流等,而且还含有腐烂的管道底泥和雨水冲刷所带来的污染物,存在持续时间短、水量大、水质差、浑浊度高、有异味等问题,进而给城市河网水系带来严重危害。如何有效控制和削减城市合流制溢流(CSO)污染,已经成为业内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末端控制主要包括构建调蓄池、人工湿地系统、旋流分离器等,单一的处理单元和功能已经很难解决合流制溢流污染带来的各种问题。
[0003]人工湿地是一种高效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末端控制措施。人工湿地是对自然湿地系统的模拟。人工湿地最开始用于处理中小型城市的污水,后面发展用来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沉淀、过滤、植物吸收以及微生物降解吸附等作用,降低污水中的SS、TP等污染物质,从而削减污染物。人工湿地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承受污染负荷能力强,在城市建设中能和景观相结合。人工湿地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调蓄雨洪,改善生态环境。但是,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易受季节因素影响。
[0004]旋流分离器是一种分离非均相混合物的设备。合流制溢流污水以一定的速度从旋流器上部进水口沿切向进入。随后,会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受到外壁的限制,合流制溢流污水会进行由上而下的旋流运动。由于固液两相之间的密度差,所受到的离心力、向心浮力和流体曳力并不相同,导致较重的固体颗粒经旋流分离器底流口排出。而大部分分离后的清洁液体则经过溢流口排出,从而实现分离部分污染物的目的。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少、成本低,但是溢流管和沉沙嘴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并且所能够去除污染物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多项水质指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包括有冲淤槽、一级跌流坝、二级跌流坝、抽水净化装置,所述一级跌流坝和所述二级跌流坝设于所述冲淤槽的下游处,所述一级跌流坝和所述二级跌流坝之间设有沉水植物净化带,所述抽水净化装置的抽水端与所述一级跌流坝相连通,所述抽水净化装置的排水端与出水堰相连通,所述出水堰与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带之间连通有出水槽,所述抽水净化装置包括有提升水泵、生化筒,所述提升水泵的抽水管与所述生化筒相连通。
[0007]进一步阐述,所述生化筒包括有滤化组件、降解组件,所述降解组件设于所述滤化组件的上端处,所述滤化组件包括有曝气风管、进水管、污泥收集管,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
曝气风管和所述污泥收集管之间,所述曝气风管的下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曝气风管的上端与鼓风机相连接。
[0008]进一步阐述,所述降解组件包括有聚氨酯填料、上层金属网、下层金属网,所述聚氨酯填料设于所述上层金属网和所述下层金属网之间。
[0009]进一步阐述,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带种植有苦草、金鱼藻、狐尾藻。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缓冲合流制溢流污染,极大地降低污水中的SS、COD和氨氮浓度,实现水质净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号:10、冲淤槽;20、一级跌流坝;30、二级跌流坝;40、抽水净化装置;41、格栅网罩;42、浮筒水位控制器;43、提升水泵;44、生化筒;441、滤化组件;4411、曝气风管;4412、进水管;4413、污泥收集管; 442、降解组件;4421、聚氨酯填料;4422、上层金属网;4423、下层金属网;45、鼓风机;50、沉水植物净化带;60、出水堰;70、出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5]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包括有冲淤槽10、一级跌流坝20、二级跌流坝30、抽水净化装置40,冲淤槽10具体设置在主要合流制溢流口、闸门井、水闸出口等溢流污水较多的区域,冲淤槽10的具体大小可根据溢流污水量和沟渠断面进行计算布置,冲淤槽10的结构通常需要向下拓深0.3~0.5m并设置一定的坡度,以方便收集和沉淀底泥、垃圾和雨水冲刷所带来的大颗粒悬浮物。由冲淤槽和一级跌流坝形成天然的调蓄池,冲淤槽方便收集和沉淀管道积存的底泥、垃圾和雨水冲刷所带来的大颗粒悬浮物。后续可通过吸泥车定期抽吸淤泥或者人工清淤保证畅通。一级跌流坝20和二级跌流坝30设于冲淤槽10的下游处,一级跌流坝20和二级跌流坝30均主要由沙包堆砌而成,并铺设一层土工膜进行阻水,一级跌流坝20和二级跌流坝30之间保持0.1~0.2m的水位高差,一级跌流坝20和二级跌流坝30之间设有沉水植物净化带50,抽水净化装置40的抽水端与一级跌流坝20相连通,抽水净化装置40的排水端与出水堰60相连通,抽水净化装置40的抽水端具体设置在一级跌流坝20的前端,抽水净化装置40的抽水端具体设置有格栅网罩41、浮筒水位控制器42。抽水净化装置40在高水位时会自动抽吸,而在低水位时会自动停机。出水堰60与沉水植物净化带50之间连通有出水槽70,抽水净化装置40包括有提升水泵43、生化筒44,提升水泵43的抽水管与生化筒44相连通。
[0016]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生化筒44包括有滤化组件441、降解组件442,降解组件442设于滤化组件441的上端处,滤化组件441包括有曝气风管4411、进水管4412、污泥收集管4413,进水管4412设于曝气风管4411和污泥收集管4413之间,曝气风管4411的下端与进水管4412相连通,曝气风管4411的上端与鼓风机4414相连接。生化筒44具体呈圆柱形构造,曝气风管4411具体为开孔的多圈环形管,开孔方式为环形管每隔10cm交替开设一个直径为
3~5mm的微孔,方向为斜向下45
°
,确保曝气均匀性,保证微生物的生长所需氧量和填料的正常挂膜。污泥收集管4413具体为开孔的单圈环形管,接排泥管定期自动排泥。进水管4412具体为4根并呈十字型分布连接并开设有孔,进水口处设置阀门,各进水管4412均可采用钢管作为支撑。曝气风管4411连接鼓风机,并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水质状况定时交替运行,随时调整曝气量控制气水比。鼓风机具体采用变频调节的方式和精确曝气的控制系统。鼓风机可根据实际进水水质和水量及时调整接触氧化池的气水比,实现节能降耗。
[0017]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降解组件442包括有聚氨酯填料4421、上层金属网4422、下层金属网4423,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淤槽(10)、一级跌流坝(20)、二级跌流坝(30)、抽水净化装置(40),所述一级跌流坝(20)和所述二级跌流坝(30)设于所述冲淤槽(10)的下游处,所述一级跌流坝(20)和所述二级跌流坝(30)之间设有沉水植物净化带(50),所述抽水净化装置(40)的抽水端与所述一级跌流坝(20)相连通,所述抽水净化装置(40)的排水端与出水堰(60)相连通,所述出水堰(60)与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带(50)之间连通有出水槽(70),所述抽水净化装置(40)包括有提升水泵(43)、生化筒(44),所述提升水泵(43)的抽水管与所述生化筒(4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筒(44)包括有滤化组件(441)、降解组件(442),所述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伟纪丽英吴立煌庄伟能黄天辰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