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90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配置有潜水泵的反应池,与反应池连通的磁分离池,磁分离池上部通过螺旋输送机构连接磁种回收装置,磁分离池底部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溢流进入MBR膜池,磁种回收装置分别对接反应池及污泥脱水机,所述磁分离池中配置有磁盘,磁分离池水面上设置有旋转刮渣条,旋转刮渣条与螺旋输送机构对接,旋转刮渣条与磁盘同向同步旋转,MBR膜池配置有抽吸泵,上述设备均位于箱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可以灵活地进行配置,采用超磁处理设备,改善污染河水中溶解氧、嗅味、总磷、浊度、透明度、COD、氨氮等多项指标。指标。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黑臭水体、无排水管网覆盖的污染支渠、工业废水等分散式点源污染水体的水治理
,特指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不断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从而导致不少河流,尤其是中小型河流长期处理黑臭状态。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解决黑臭水体现状迫在眉睫。但目前在排查过程中部分地区仍存在截污不到位、无排水管网覆盖的问题,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内,其中含有的大量氮、磷等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质恶化,威胁水体生态平衡,其中还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导致水体黑臭。
[0003]目前我国村镇污水治理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广且分散,以家庭生活污水为主,面源广、排放分散,现有化粪池渗漏严重。(2)污水排放量不稳定,间歇排放波动大,早中晚做饭时段污水排放量高于其他时段。(3)投资建造成本高,以往村镇生活污水多采用集中式的工程模式,前期手续复杂且含有较大的管网投资,其时间及建造成本偏高。(4)运行管理复杂,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投入运营后,对运营维护及管理要求较高,与现有的人力匹配度不够契合,导致较多项目停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可以缓解市政管网建设的压力,有效节约建设面积,快速很好地改善原污水渠的污染情况,有效实现中水回用、节约用水。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配置有潜水泵的反应池,与反应池连通的磁分离池,磁分离池上部通过螺旋输送机构连接磁种回收装置,磁分离池底部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溢流进入MBR膜池,磁种回收装置分别对接反应池及污泥脱水机,所述磁分离池中配置有磁盘,磁分离池水面上设置有旋转刮渣条,旋转刮渣条与螺旋输送机构对接,旋转刮渣条与磁盘同向同步旋转, MBR膜池配置有抽吸泵,上述设备均位于箱体中。
[0006]上述方案中,磁分离池侧部溢流进入溢流池中,溢流池底部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连接。
[0007]进一步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悬挂生物填料,且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
[0008]进一步的,MBR膜池中配置有多根管状的MBR滤膜,各MBR滤膜端部均连接对应的抽吸泵,且MBR膜池底部配置有第二曝气装置。
[0009]进一步的,箱体中还配置有与各电器设备电性连接的远程数控单元。
[0010]进一步的,旋转刮渣条下方具有倾斜设置的传送槽,且传送槽与螺旋输送机构对接。
[0011]进一步的,磁种回收装置通过螺旋提升机构对接反应池,磁种回收装置通过隔膜泵及管道对接污泥脱水机。
[0012]进一步的,箱体表面具有进水管头与潜水泵连接,潜水泵配置有网罩,箱体表面具有出水管头与抽吸泵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行成本低;设备利用超磁分离技术结合生物反应及MBR膜技术,不需要大量的药剂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形成大的絮团,而仅需微絮凝。与常规的混凝沉降系统比较,可以大大节约系统的药剂使用量,节约药剂费用,同时设备总装机功率,电耗少,设备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综合运行成本为传统工艺的1/2;(2)与传统工艺相比,设备去污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磁盘表面产生强磁力可以快速地捕捉到微磁性絮团,结合生物填料与MBR膜技术,使整个水净化处理过程的时间大大减少,大大优于传统的沉淀法;(3)市面上超磁分离水净化设备均存在处理氨氮效率不高的问题,设备结合生物填料与MBR膜技术解决了超磁分离水净化过程中对于氨氮去除率较低的缺点;(4)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设备采用集装箱式外壳,运输方便,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只需根据进出水管道直接与该设备相连,可以灵活地进行配置,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的30%左右。此外,设备配备有远程数控室,可以远程调节设备电源开关、药剂投放剂量、进出水流量等。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配置有潜水泵11的反应池1,在设备外开挖调节池(若场地无调节池场地可提供,可加装调节池箱体),将处理水体抽吸至调节池内,利用潜水泵11将调节池内处理水抽至反应池1中,在潜水泵外加装网罩,起到过滤处理水中较大的污染物。
[0016]处理水提升至反应池1内,向反应池1内投加混凝剂、助凝剂与磁种形成磁性微絮团,混凝剂PAC投加量一般为10mg/L~15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一般为1mg/L~2mg/L、磁种200目投加量一般为200mg/L~300mg/L,反应池1连通的磁分离池2,絮凝后的污水流经磁分离池2,磁性微絮团受到磁盘强磁力的作用,克服水中阻力,被磁盘21表面捕获,吸附于磁盘21表面。
[0017]具体的,磁分离池2上部通过螺旋输送机构3连接磁种回收装置4,磁分离池2中配置有磁盘21,磁分离池2水面上设置有旋转刮渣条22,旋转刮渣条22与螺旋输送机构3对接,旋转刮渣条22与磁盘21同向同步旋转,旋转刮渣条22下方具有倾斜设置的传送槽221,且传送槽221与螺旋输送机构3对接。随着磁盘21的转动逐渐从水体中分离出来的待悬浮物于磁盘上失去大部分水分,磁盘21运转到旋转刮渣条22时,形成隔磁卸渣带,由旋转刮渣条22将
废渣刮入传送槽221中,而后废渣进入螺旋输送机构3并运输至磁种回收装置4中,实现磁种和非磁种分离,磁种回收装置4分别对接反应池1及污泥脱水机7,具体为磁种回收装置4通过螺旋提升机构41对接反应池1,磁种回收装置4通过隔膜泵及管道对接污泥脱水机7,使磁种回收至反应池1中重新参与絮凝反应,非磁种进入污泥脱水机7中进行脱水处理后外运。
[0018]磁分离池2侧部溢流进入溢流池20中,溢流池20底部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5连接,这样可以保磁盘21对附有磁种的絮凝体进行有效吸附,而不含絮凝体的水则溢入溢流池20中,从溢流池20底部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5,进一步对去除絮凝体的污水进行微生物净化。
[0019]磁分离池2底部与生物接触氧化池5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5中悬挂生物填料51,且生物接触氧化池5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52。经超磁处理后的余水随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5,生物填料51在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的驯化后挂膜,为各种微生物繁殖提供着床,由于氧气接触的不同,生物膜由内到外分别生长有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好氧菌,污水经过生物填料在不同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污染物分解,活性污泥通过脱水后外运处理。
[0020]生物接触氧化池5通过溢流进入MBR膜池6,所述MBR膜池6配置有抽吸泵61,MBR膜池6中配置有多根管状的MBR滤膜60,各MBR滤膜60端部均连接对应的抽吸泵61,且M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有潜水泵(11)的反应池(1),与反应池(1)连通的磁分离池(2),磁分离池(2)上部通过螺旋输送机构(3)连接磁种回收装置(4),磁分离池(2)底部与生物接触氧化池(5)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5)通过溢流进入MBR膜池(6),磁种回收装置(4)分别对接反应池(1)及污泥脱水机(7),所述磁分离池(2)中配置有磁盘(21),磁分离池(2)水面上设置有旋转刮渣条(22),旋转刮渣条(22)与螺旋输送机构(3)对接,旋转刮渣条(22)与磁盘(21)同向同步旋转, MBR膜池(6)配置有抽吸泵(61),上述设备均位于箱体(1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分离池(2)侧部溢流进入溢流池(20)中,溢流池(20)底部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5)中悬挂生物填料(51),且生物接触氧化池(5)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52)。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远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弘东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